為什麼人們喜歡通過性格測試來給自己和他人劃分類別?

時間 2021-05-31 22:19:15

1樓:狗子

為什麼要做經過更加嚴謹的編撰的人格測試?

因為它能借用群體的力量,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現在和未來。

首先,劃分類別是伴隨人類語言共同發展的一種策略,它可以抽離概括出乙個群體的特點,區分於其他群體。事實上,任何語言本身都是類別劃分的結果。

不作劃分,只是去感受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你只關注於個體,而不劃分類別,就無法描述,無法與其他個體進行交流和對比,也就無法從更大的樣本裡獲得經驗或者智慧型。

心理學的實驗(乃至社會科學的大多數統計),都是基於群體的,需要選取乙個不小於30人的樣本,基於他們的實驗或調查,得出結論推廣到我們感興趣的群體。比如抽取30位B肝病人參加心理干預實驗,來確認這個干預方案是否有效。一位B肝病人可能很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找這麼多人,我只要知道對自己有沒有用就好啊?

可是,每乙個B肝病人都要自己試一遍這樣的干預,來確定有效性嗎?這就等同於乙個病人需要嘗試所以可能的藥,以找到能治病的那一種。不,我們只需要找到和自己情況相同(同一類別、群體)的人,適用於他們的藥應該也會對自己有效。

我們生活中也在用這樣的智慧型。詢問剛去巴厘島旅遊的同事那裡好不好玩以做出自己的旅行計畫,問問同學XX老師的課有不有趣以決定選不選,都是在借用同一類別群體的經驗。性格測試就像是醫院初診,找到你的病友。

而且它應該比你自己去問乙個好友的建議更有參考價值,因為它參考的是一群「病友」——和你屬於同一類別的人,而避免了個體的偶然性(比如同事恰巧在巴厘島生病了所以全程心情不好討厭那裡)

我們喜歡做性格測試,拋去獵奇的因素,是希望了解自己現在是怎樣的人。研究者們編寫修訂的性格/人格測試通過我們對自己的評價,通過我們過去的行為,情緒等指標,將我們劃分成幾個或者十幾個不同的類別,這樣的劃分是基於統計的,即,將和我們有類似行為、情緒反應、自我評價的人劃為同一類別。

而我們真正想要的,是通過過去和現在,了解未來的自己可能如何,並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我們通過科學的測試,了解到自己所在的那個人群類別,這個類別(性格)的人群,有什麼心理特點,未來可能的行為反應,便都是我們可以參考的資訊和智慧型。

認識自己,可以是途徑,也可以是目的哦。你有想過對你來說哪乙個多一些嗎?

為什麼人們都相信所謂的智商測試呢

這竟是一場誤會 我願意相信智商測試結果,但不是因為智商測試結果有過人感。反而是當時拉著我陪他測試的朋友嫉妒了成績,說結果不准。1.正規的智商測試考察的是大腦的邏輯性和資訊處理能力,結果是比較科學的。2.這個結果本身就是科學的,沒作弊的情況下,不相信結果才是自欺欺人。3.高智商未必學習成績高,記憶力好...

為什麼人們更喜歡跑車?

鍵盤賽車手王先森 不同的的人有著不同的購買需求。流暢的外形,優美的線條,這是絕大多數車型做不到的一點,人人都是喜歡美的事物,當你的經濟條件達到了,家用車的剛需條件已經不再困擾你,當然會選擇一輛符合你審美的車型。大部分跑車基本上動力都會比正常的轎車與SUV要強很多,動輒零百加速三到四秒的成績讓很多家用...

為什麼人們喜歡金屬樂?

青春啊,有無盡的煩惱,中年啊,也有無盡的煩惱,我佛曰 人生而皆苦,佛祖慈悲,為化解苦難而來,Duang 的一聲,你警醒了,突然覺得這 Duang 的一下讓你醍醐灌頂,一下子通透,忘卻世間苦,換新重做人,你發憤圖強,決定用大慈悲來感悟這個世界,從新開始生活。Duang 的是不是很刺激?金屬搖滾就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