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有慣性思維?

時間 2021-05-31 11:03:35

1樓:執悲今厄

人腦的【一層潛在思維】只能處理靜止不變的資訊或單變數勻速變化的資訊。

人腦的【二層知曉思維】及以上層才可以處理其他資訊。

又因為絕大多數人在思考絕大多數問題時都是使用的一層思維,因此才表現為【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將資訊處理為固定的或單變數勻速變化的】,即【慣性思維】。

2樓:槓精混凝土直男

慣性思維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經驗判斷,你辦事思考是不是基於過去的經歷,經驗?人學習的也是經驗,知識的積累不也是經驗的積累嗎?學習方式就是經驗積累方式,你從生下來就生活在經驗組成的社會,你怎什麼可能沒有慣性思維。

3樓:安平

在頭牌觀點看到「是檢驗思維質量。在面試過程中突然拋給你乙個匪夷所思的問題,不是為了乙個標準答案,而是考查你能不能迅速從多個方向尋找合理答案。而思維質量的根基,則是邏輯思維能力。」

4樓:邏輯潔癖小當家

思維慣性,也叫習慣性思維。說的是,人類的大腦會沿襲之前的思維方式來處理之後的事情。

正如題主舉例,利用血壓計丈量大樓高度。那麼就用這個例子解釋一下思維慣性的形成和應用。

為什麼最開始大多數人聽到這個問題時,想不出如此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法呢?

從結果來看「找個人問一下」這樣的答案似乎顯而易見。

但是反問一下,如果考試的時候,乙個幾何題問你乙個角度多大的時候,你是否會拿量角器量一下,甚至找監考老師問一下?答案是否定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想不出「找個人問一下」這樣的答案的原因了。

大家可以注意的,文字中間的措辭,如:測量、樓高等,讓這個問題更像是一道試題。所以我們覺得它理應有個標準答案、有個合理的證明過程、且不能出現問老師或估計等考試不會用的方法。

所以我們的思維就因為措辭和情景的誘導,進入了「答題」的思維習慣。

倘若老師換一種情景和問法,不是布置作業,也不是用精確的語言。而是在校園裡遇到同學,問同學說:欸這位同學,這樓有多高呀?

你想想你會如何回答呢?

下面是揭示原理的時候了。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思維慣性?

人類的大腦,經過不斷的練習和鼓勵,就會形成習慣。此處又要提到乙個叫多巴胺的東西。

每當你在學校用應試的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你發現解題成功、取得成績、老師嘉獎、同學羨慕、家長鼓勵,這時你的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你開心、快樂。當你下次再遇到試題的時候,就要用應試的思維來解決。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鼓勵和多巴胺。

這是乙個迴圈,相信很多人也聽過,也知道。就不贅述。

我們只需要知道的是,這個迴圈有幾個關鍵點:1.誘因 2.習慣行為 3.獎勵。

當你看到試題(誘因)時,就回想起解題成功後的快樂(獎勵),所以呼叫了常用的應試思維(習慣行為)來解題。

因此,這個測樓高的問題只需要在誘因處加入一些應試的誘因,讓他看起來更想一道試題,那麼我們的思維就會立刻進入慣性思維。

反證:如果乙個沒有讀過小學的人,沒有參與應試教育的人,比如乙個流浪兒,你讓他來測測這個樓高,他會怎麼想呢?大家自己思考一下。改變習慣的迴圈中的任意環節,都可以打破這個慣性。

再回歸到本行廣告傳播過程中,我們想要製造幽默,就需要首先呼叫別人熟悉的思維模式,然後乙個轉折打破它。

那麼執行的要點就是,在呼叫熟悉思維模式的時候要清晰,要給足相關的元素,讓他們成功聯想。這樣後面的轉折才能不費吹灰之力的成功。

因此,廣告幽默的著力點,似乎並不是如何轉折,而是如何讓受眾聯想到熟悉的思維模式。聯想越強烈,轉折越輕鬆。

如:墓誌銘:張氏,初從文,後從武,騎射鼓,中鼓隸,不成。遂習醫,有大成,自篆一良方,服之,卒。

轉折只有乙個字,卒。但是前面的「有大成」,「良」方。才是我們廣告人需要用工的地方。

5樓:再見理想

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交流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思維模式,特別對於沒有試錯過的事務,尤喜用一貫的思維方式去指定行動計畫,基本不懷疑自己的判斷。很多時候會讓工作方向偏離而渾然不覺。請看這個:

職場案例:慣性思維造成工作失誤

6樓:柳秀才

舉例.其實大家每個人都長高了,只是我我們的思維慣性覺得幾年過去了我怎麼還是這麼高 ,成長是不知不覺的,我是一年半以後偶然量了一下身高才發現我過了一公尺八多因為我們很少去量身高很少去檢驗自己,就如同積累學習一樣時間長了總是會有反應的,會顯現的,不信你們去量量,沒高才怪了.慣性思維如同萬有引力.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舒燦代代 把別人的煩惱拿過來,打包成 要求與期許 磨練與成長 一併收納,變成自己的煩惱,是現代人的樸素技能。這,使得本就不快樂的人生雪上加霜。比如,你兒子初中了還不會九九乘法表,你乾著急他一點不慌 你媽天天催你結婚,說完她爽了你就難受 打工人沒達到KPI於是公司虧損,老闆氣得罵你你就哭了 又因為 人...

人為什麼會有良心?

人類能在自然界成為優勢物種,團隊與合作是關鍵。有團隊,就有人際交往。而有良心的人,相比沒良心的人,在人際交往上是明顯的生存優勢,尤其是遠古時代部落小團體都是熟人社會。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沒良心的人?其實很多人是不善良,同時沒把你當自己人。良心不是善良。對自己人有良心,不代表對陌生人善良。而顯然,遠古...

為什麼契合現有慣性思維的謬誤往往可以壓倒真相?

已登出 這和心理學和社會學都沒有關係,真正涉及的是統計學,因為 契合現有慣性思維的謬誤往往可以壓倒真相 本身就是乙個謬誤,你只統計了 謬誤壓倒真相 沒有統計 真相壓倒謬誤 人為造成了N 0。實際上謬誤只是一種個別現象,人類沒有滅絕,證明大多數人在多數時間腦子都是正常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契合現有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