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聊天,別人不管跟我說什麼我都接不下去,腦子裡一片空白,就是不知道怎麼說和說什麼

時間 2021-05-11 06:53:12

1樓:轉角燈

技巧都是從經驗中來的,比如,一同學的媽媽在電視台工作,有天,你主動問她:「電視台是屬於廣播電視局管?」,她就會立即說:

「現在沒有廣播電視局了,早撤了」,(這時,你就不能懊惱自己的無知或在乎對方的態度),你如果回答:「哦」,她就會繼續深入地講解:「電視台原先是屬於廣播電視局管,廣播電視局改成『文廣新局』了,現在電視台是由原電視台、廣播電台、有線電視、廣播電視報社4個事業單位合併而成……」此時,你必須專注的聽,並記住這些訊息,不能認為她是在賣弄什麼。

如果另一同學插嘴:「電視台怎麼了啊?」,如果你倆都對她沒有理睬,她就只好閉嘴作罷,你如果「嗯」一聲,這就會帶動這第三人的聊天興趣來……

不知道怎麼說和說什麼,就可以傾聽並記住這些內容。

2樓:

如果是自卑或社交恐懼之類的心理問題的話總結一下自己的情況盡早去看心理醫生。

如果排除心理問題的話,那就在自己快樂的前提下,學習別人好的交流技巧,多讀多看,培養一些興趣點便於交流,努力再加用心吧。

3樓:偽陽光少女

同病。總結過一下,基本因為別人說的話題我不了解,比如他們大聊去了某某地方玩兒,吃某某好吃的,做某某有趣的事,或聊最近發生的乙個新聞,如果我沒聽說過,自然接不上話。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講什麼,怎麼可能接?

要是很要好的朋友,可能會問哦那是什麼東西?要是不太熟的問了,好像會被鄙視,竟然這個都不知道!

還有一點,就是不會聯想。聊天要靠有話題推動才能聊下去。總在乙個話題上早晚會乾掉。

比如說他說某某店的東西很好吃,你可以接之前到某某地方玩兒的時候也吃過,然後你們就可以聊你玩兒的過程,等等。當然,這需要大量的資訊,需要你去接觸新鮮事物,經歷多了,能聯絡到的多了,能聊的話題自然也就多了。我就是這點很缺乏,沒有接觸那麼多事物,不會新增聯絡話題聊下去。

總之,就是要多收集訊息,多讀書,多出去玩兒,多接觸人事物,開眼界。內心豐富了,閱歷多了,想法就豐富了,你這個人自然就會滔滔不絕。無話可說是因為你太空洞。

4樓:宇文薄荷

瀉藥兩個問題,一是腦洞不夠大,二是知識面不夠廣其實核心問題是

聊天是需要棋逢對手的一件事,可能單純的因為對方讓你覺得維持禮貌就可以了

5樓:

生活經驗少。

多出去玩玩。

今天星期日,我百般無聊,就去寺廟走走了,門口坐著乙個算命的,他旁邊一塊牌寫著,不用出聲就知道你的姓氏,學歷等等。我很好奇,湊過去問他:我姓什麼?

只見那人輕輕閉上眼睛,手拿著一根短桿慢慢指向牌子的最下方那一行小字:每客敬惠150元。我依然不依不饒,跟他說,只要姓氏說對了,我就坐下來。

……(省略n多廢話)

不止算命的,我還觀察了乙個在坐禪的流浪漢,n尊各有特色的佛像,遇到幾隻肥貓,乙個玩貓的軟妹子,乙個拉我去念佛的大媽,乙個要我捐款的僧人,看到幾個開奧迪的和尚,和乙個披頭散髮的老人就乙個廢棄的木魚進行深入交流……

所以你明白了嗎?多出去走走,而且要帶著好奇心,就能留下不少的經歷,這些是不是拿來吹一下,久而久之,自己的套路就出來了,多說無益,多出去玩玩。

為什麼不管別人說什麼,只要過分誇張了說話內容或事件本身,就會對說話者產生一種不可言說的厭惡感與距離感?

不管是拉家常還是說小話,閒聊本身就是多人的一種互相取暖行為,聊天的時候,對對方要說的內容是有預期的,一旦不符合自己想的預期,就肯定想讓對方閉嘴或者自己閉嘴了。但這一招要是反向利用好了,有奇效。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被催婚 被問工資 被工作怎麼樣,甚至於被問兒女怎麼樣。我過年見親戚,就多次遇上不懷好意喜歡...

有乙個不管別人說什麼她都非要槓一句的舍友是什麼體驗

大四,舍友A已經簽了工作,舍友B考研。A說 感覺自己壓力大 B就會回A 你都籤了工作了還愁啥 在我看來這句話跟對抑鬱症患者說 你有啥可抑鬱的。殺傷力差不多 A 最近有點煩躁,可能是有點閒,我得想一下自己最近要幹啥B 你得找資料啊,馬克思都說了你得實踐不能空想A 不得先考慮一下方向,做什麼不得要根據自...

無論別人說什麼都喜歡說「我知道」的人是怎麼的乙個人?

奇怪的人 我也喜歡說我知道,但有些事我真的知道啊。直到有一次朋友說了句 哦你又知道了?我覺得很尷尬,其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也沒想裝B。就比如說乙個人跟你說昨天有個電影怎麼怎麼特別好玩。我說我知道微博上挺多人看的但我沒在意。有空看看這麼好玩啊。不會很裝b吧。不可能我什麼都知道。第二次,我另乙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