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了,我把他帶到小黑屋看恐怖片當做懲罰,這樣教育可能會對他的心理造成怎樣的影響?

時間 2021-05-09 09:28:27

1樓:夏夜之音

唉,說到這個話題,我算是性格本身抗逆性強的那種了,小時候就算哭著鬧著最後也能做完事情。但是我大概三歲的時候吧,被幼兒園老師扔進過櫃子裡面,結果我在之後的十多年裡都害怕跟老師交流,一直到高中的時候我才能跟老師正常說話交流問問題。這確實給我的學習造成了比較消極的影響,而且很長時間裡也沒什麼安全感(現在還依然有點肌膚飢渴,喜歡抱著親近的人不撒手)。

不過倒是不怕黑,沒有對生活造成特別嚴重的困擾,就是有些容易哭。

不同孩子不一樣吧,我這已經算影響很小了。但有些孩子真的會有特別大的心理陰影。

2樓:醫路藍縷

孩子膽小怕黑、缺乏安全感,讓他乙個人在小黑屋裡看恐怖片,可不就是在給製造痛苦嗎?  孩子年幼,自我意識處於發展中,愛搗蛋、不服父母的管教。  面對不服管教、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難免一時憤怒。

這時,有些家長會採用責罵、恐嚇、體罰、否定等方式,讓孩子聽話。這些方式都是家長利用自己身份的優勢,通過讓孩子感到恐懼、痛苦,從而達到讓孩子乖乖聽話的目的。但通過痛苦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是管教,是傷害。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無意中採取了這種傷害孩子的教育方式。

1「製造痛苦式」教育,是父母為了樹立威信

其實,這樣的現象並非個例,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家長。  前段時間,一位年輕媽媽把女兒拖進大海的新聞登上熱搜。  網課期間,媽媽在家帶女兒學習,但女兒不認真聽課,作業也沒有好好寫。

一氣之下,媽媽把女兒拖進大海。  據民警稱,這位小女孩被媽媽拖到大海中時,十分抗拒,一直在哭。看到民警之後,女孩的手一直往民警這邊夠,卻被媽媽一直拽著。

說起這麼做的原因,這位年輕媽媽表示,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還總跟自己吵架。所以就把孩子帶到海邊,想以此嚇唬孩子。這樣的行為彷彿是在暗示孩子:

如果你下次再不聽話,我會繼續這樣懲罰你!  媽媽的做法,其實是利用自己身體力量上的優勢,以嚇唬的方式,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也會採取類似的教育方式。  比如,有些家長喜歡用「你再不……,我就……」、「如果你不好好……,我就……」這類溝通方式管教孩子,讓孩子屈服。  《契約式教育》一書中提到,有部分強勢家長在教育上的錯誤觀點:

只有在孩子心目中樹立絕對的權威,孩子才不敢犯錯。教育孩子時,常常態度生硬,言語粗暴,缺乏感情。

打一頓、罵一頓,確實立竿見影,能讓孩子安分下來。  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當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很可能繼續犯錯。

痛苦的教育方式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更沒有教會他們如何改正,只是教會了孩子如何避免被懲罰。想引導孩子改變錯誤行為,給予關愛才是正確之道。2「製造痛苦式」教育,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父母的否定與打擊給孩子帶來了深深的痛苦,這種伴隨痛苦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喪失生活的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曾經做過乙個實驗:  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予電擊。數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開啟,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習得性無助是因為重複的失敗,讓人陷入失助的境地,從而放棄抗爭、自暴自棄。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不良的評價與誤導,會使兒童的自我意識產生混亂,影響兒童人格的健康發展。

」  深以為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一定要避免威脅恐嚇和不良的評價,以免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3孩子犯錯,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

打罵、恐嚇、否定都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那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用正面語言代替恐嚇威脅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應該用正面的語言跟孩子溝通,而不是用恐嚇威脅。  比如,當孩子在遊樂場流連忘返時,父母不能說「再不走我們就不要你了」,可以換成「我們走吧,媽媽還要回家做晚飯」。

  又或者,孩子不好好吃飯時,父母不能說「你再不吃,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可以換成「不吃飯,等會肚子會餓的,吃完飯我們再一起玩玩具吧」。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說:「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

總之,當孩子犯錯、或不聽話時,父母不要用言語威脅,更不要用打孩子的方式讓他們屈服。用正面、簡明的語言代替恐嚇威脅。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行動比單純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如果孩子年齡尚小,父母可以一邊行動,一邊用言語解釋,加深孩子的印象和理解。  之前,武漢地鐵站裡,有個小女孩不小心把酸奶撒了一地。  地鐵站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打掃的,但這位爸爸卻說:

「沒事,我先擦乾淨。」  爸爸一邊擦一邊讓女兒站在旁邊看著,他告訴女兒,下次東西撒了要自己打掃乾淨。

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值得很多家長學習,比起指責孩子不小心,身體力行教育孩子能讓孩子印象更深刻。  這種方式也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孩子承擔犯錯的自然結果父母打罵、體罰孩子,並不能讓孩子長記性,只有讓孩子體會到錯誤帶來的自然後果,他才能印象深刻,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

  教育學者尹建莉曾經分享過她教育孩子寫作業的經歷:

如果孩子磨磨唧唧,寫不完作業,她催促、責罵孩子,而是讓孩子承擔她行為的後果。

如果一直寫得很慢,要麼縮減睡覺的時間,要麼寫不完被老師批評。但不管是哪種後果,孩子都會長記性,下次就會自己管束自己。  平時孩子犯錯時,家長也可以借鑑這種方式。

  這麼做既能讓孩子加深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印象,還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無處不在、潛移默化的。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和做法將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成年人,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用理性的態度面對孩子的是與非。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從而改善自己的行為。

3樓:心諭堂

大人這樣做,孩子容易產生恐懼感,不相信身邊人,心裡不安全,嚴重的容易產生精神問題。

強烈建議家長不要這樣懲罰孩子,想想如果你被關進小黑屋看恐怖片會是什麼感覺?

4樓:

可能會讓他愛上恐怖片xx

我小學時瘋狂迷戀鬼故事《大宇驚魂系列》……那時候門口小賣部一毛錢可以租書看一天,白天我又不敢拿出來看,就是晚上的時候關燈睡覺之後偷偷爬起來(我單獨房間),坐在床頭藉著月光和窗外的路燈看……

5樓:嗅到一種快樂精神

你這樣提問我想80%的家長會和我一樣的反應,你是錯誤的。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即使犯了錯誤,動機和大人的動機完全不一樣,可能是在發洩情緒、引起你的注意、為了交換條件、為了自己的某乙個目的。

小黑屋、恐怖片、懲罰,也許這是日本恐怖電影的要素吧,但是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對於孩子的成長減分的,很簡單,恐怖片為什麼恐怖,因為造成的心理負擔,心理負擔越大這個電影越好看,對吧,再加上突然的音效,我去~~~

孩子是親生的吧,省略一萬字...

所以,孩子出現錯誤,大人要以身作則正確的教育,及時非常的不聽話的孩子,找到孩子的核心訴求,用正向或者逆向的方式來滿足孩子,用方法、用行動、用以身作則,不是說服、說教、打罵,而是要讓孩子自己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行為規範起來。

6樓:

首先,我來給你假設一下:你的老闆因為你犯錯了,把你扔到乙個全是殺人犯的屋子裡,還給他們每個人都分配一把手槍和一把匕首,而你什麼都沒有,讓你赤手空拳與他們搏鬥,你覺得會怎麼樣?

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問題根本不一樣啊」「有什麼關係嗎」,那我可以直接告訴你———本質上一模一樣。你把孩子放在那裡你可能覺得沒什麼,我就是乙個初中生,我可以從我幼兒的視角、小學的視角和初中的視角來給你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幼兒時期:

「我真的很害怕,我只想好好的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我不喜歡黑,不喜歡鬼,我想離開這,求求你們了,讓我出去吧,我真的不敢了……」

當然,你應該知道孩子會怎樣了:幽閉恐懼症,自卑,沒有安全感等

你要做的是通過小故事來講述道理!

不要發火!

不要發火!

不要發火!

發火會給小朋友的內心帶來「我什麼都不行」的感受,相當於為以後的yy症埋下種子

小學視角:

「我做錯什麼了……我想要離開這裡,我不想死,我不想看恐怖片,我該怎麼辦……」

小學時期的孩子對死亡這個詞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知道尋找辦法,怎麼改善處境,你要做的是跟他委婉的說出道理,最重要的是一定反省一下自己的舉動有無不當啊!他們的內心發育一點也不成熟,你這麼做只會給他帶來更多的恐懼的!

初中視角:

「我能怎麼辦呢,黑又怎麼樣,還不如去s……」

初中是純純的叛逆期!!!別想什麼跟孩子講道理,他懂的道理可能跟你一樣多。你要做的就是冷靜,不要去再次挑戰他!!!

初中學習緊,任務重,部分孩子有抑鬱傾向,你把他扔到這個環境,就等於熄滅了他生命最後一株希望的火苗,最嚴重的,你根本不敢想……

作為初中生,我真的很了解我小時候的感受!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普遍有心理問題呢……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心理了解不夠深刻或忽視了……只有讓孩子從小就進行心理教育,才能避免孩子心理問題的發生啊!!!

7樓:魚魚

說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

我小時候特別害怕乙個人待著,白天都不敢,更別提晚上。

小時候在鄉下,幼兒園離我家只有走路5分鐘的距離,我從不敢自己去上學,要麼央求大人送,要麼等路過我家門口的小朋友一起走。

我這麼害怕,我媽是知道的。

但是有一天,我把早上剛穿出去的新襪子在學校拖了以後弄丟了,傍晚回到家,我媽把我抱了扔到門外,任憑我怎麼哭喊、捶門,都不開。我看著天色一點點暗下來,農村的夜特別漆黑,我媽都沒有去開門,當時那個撕心裂肺發自肺腑的害怕的哭喊,我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那種絕望,真的無限清晰。

現在呢?以前我還是害怕黑夜的。逐漸長大做了媽媽後,我變得什麼都不怕,因為有了想保護的物件——我兒子。

對我媽,無論她在我面前說過多少次很辛苦、幹活累等等,我知道她是真的累。但說實話,我沒有起過一點共情心。相比較我妹妹,我對我媽顯得冷血且無情。

幼年時期被忽略的我的尖叫絕望,我記得清清楚楚。我不是不愛我媽了,我只是感受不到她的痛苦。因為她也感受不到我的。

男朋友說我要求對他太高,不允許他犯錯,我錯了嘛?

妖精本妖 他忘記了沒說這是他錯了,你找他理論你錯了,你們是互相愛著對方的,講愛比講理強,他忘了你要求做的事,你可以以撒嬌的模式告訴他你的需求,這樣就好一些。 木子姣 那天晚上,實在是太睏了,我睡著了,忘記和他說晚安了。第二天早上看到他發的 小臭喵睡著啦,晚安,愛你。這些每晚都會對我說的話,我真的後悔...

如果孩子犯錯了,可不可以懲罰他,不讓他吃飯?

大山 對於你的做法個人深表痛心,請問孩子犯錯你的第一反應為何是懲罰而不是教育?就如你今天起晚了,昨晚為何不早睡一樣。比如孩子把別的小朋友打了,罰他晚上不吃飯 比如不小心砸壞了人家的玻璃,罰他中午不吃飯,孩子會不會想我就是想打他,打了他不就是少吃頓飯嗎,或者不讓我砸玻璃我就是砸,頂多少吃頓飯,又餓不死...

為什麼孩子犯錯後我總想打他?

樂易學教育愛學仕智課 兩個原因 第一方面 從你的描述中,看出孩子先是由姥姥帶,現在才跟著父母。大家都知道老人都比較心疼 溺愛孩子,容易慣著孩子,什麼要求都盡量去滿足他,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壞習慣,樓主說的邊吃飯邊玩 喜歡玩水 摔東西估計就是在姥姥那邊養成的壞習慣。首先我們要先慢慢的改掉孩子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