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若有心,必當其苦 蓮若無心,必當其空 」這句話的作者是誰?他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

時間 2021-12-28 02:21:00

1樓:

釋容非是誰我也不知道,什麼樣的背景下我也不清楚。

蓮若有心,必當其苦;蓮若無心,必當其空。 花落子歸泥,不過世態,無非因果。心滴菩提露,不過通透,亦是如來。難得蓮子意,落遍慈悲心。——釋容非

本人無法查證「釋容非」作者出處和任何資料。網路多數顯示有很多類似的個人感悟心得,可以看出作者對佛經有自己的感觸。我只能告知其這些感悟只算是佛教文學雞湯而已。

「有心苦,無心空」還沒超越「二法」。做個「不二法」的人還是相當有難度的。自己先去做個「觀世音」,觀照世界的聲音,關照自己心中的生因,自然了達此世界是釋解,是非皆容的境界。

說「釋容非」,既非「釋容非」,是名「釋容非」。

2樓:護法居士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觀內受外受內外受。

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無常。

起慈悲心觀諸眾生。

若受樂時生於貪心。

若受苦時生於嗔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生於痴心。

作是思惟。有受皆苦。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

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

若自若他 受樂受時。遠離染心生於慈心

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嗔心。生於悲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捨心

一切受無常苦無我

見受樂者。即知是苦。

見受苦者。如癰如瘡。

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

觀於樂受。即知無常

觀於苦受。即知是

觀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

如是觀者。名受念處。

潘金蓮說 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後,武松如何讓潘金蓮知難而退而又不至於鬧僵?

Cynthia 別的不說,武松在潘金蓮說吃個雙杯的時候就應該委婉拒絕 譬如 武二不配,嫂嫂應該跟哥哥吃雙杯才是 他這種疑似預設的態度只會讓人覺得可疑,而不是一直等到 你若有心 的時候才翻臉。潘金蓮說吃個雙杯,武松不僅吃了還幫她倒酒就有問題,我是施耐庵我要是這麼寫就擺明了武松是喜歡潘金蓮的,因為我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