叒念什麼?

時間 2021-07-08 21:02:27

1樓:鹹魚癸

簡單來說,這字讀ruò。

複雜來說,請看下面的文字。

事先宣告,下面的文字帶有不少猜測成分,只是一家之見。

1.在甲骨文裡有這樣乙個字,畫了乙個人,兩隻手向上,頭髮隨風飄揚。

這個人在幹嘛?他在跳大神,溝通天地。

為什麼溝通天地要這樣跳呢?因為他想模仿樹。

樹扎根於地,往上長,所以按巫術思維,這東西能通天地。

所以中外神話都有神樹,最出名的如北歐神話裡的世界之樹,整個北歐神話的九大世界都是由這棵樹衍生的。

不過,北歐神話裡的世界之樹是以白蠟樹為原型,而甲骨文裡那個披頭散髮的人更可能是在模仿桑樹。

2.之所以作這個猜測,是因為商朝有所謂「桑林之舞」。

傳說,「桑林之舞」的起源和商湯有關,還是《淮南子》:

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際,而四海之雲湊,千里之雨至。抱質效誠,感動天地,神諭方外。

天下大旱,商湯去跳大神(也有說拿自己去獻祭的),最後感動了天地,收穫了降雨。

從人類學視角出發,這故事說明商朝的巫術思維比較重。商王就是大祭司,商人對桑樹有特別的情感。

3.除了文獻,文字也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到桑樹上。

甲骨文裡那個披頭散髮的人後來變成兩個字,其中乙個是「叒」字,看字形,就覺得這「叒」和「桑」有關係。

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解釋「叒」字說: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扶桑,叒木也。象形。

也就是說叒木是在太陽公升起的地方,太陽要借叒木上天,所以這個叒木就是我們熟知的扶桑。

所謂「扶桑」,早期作「榑桑」。

「榑」字沒別的用處,乙個木乙個尃,可能就是說樹大,所以「榑桑」一開始可能就是想象中的大桑樹。

但變成「扶桑」後,《十洲記》裡說是這種樹葉子像桑,但「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

3.前面說了,甲骨文裡這個披頭散髮的人後來變成兩個字,另外乙個是「若」字。

之所以會演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為金文在原來的字型上加了口字。

因為「若」字畫的是跳大神、模仿神樹,所以「若」有「像」的意思。

至於加「口」是為了說跳大神的結果——神開口答應了,這個義項後來又發展出「諾」字。

「叒」和 「若」同出一字,所以它們倆讀音相同。又因為同出一字,所以有「叒木」也有「若木」。

從字源來說,「叒木(扶桑)」和「若木」應該是同一棵樹,但《山海經》裡,扶桑和若木各司其職。而且《山海經》裡的「若木」像是以攀枝花,也就是木棉為原型。

4.按《山海經》的說法:

扶桑者,大木也,日之所居。

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灰野之山,有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日所入處。

照這這套說法:

「東」裡的木是扶桑,太陽公升起的方向是東;

「杲(gǎo)」裡的木是建木,太陽公升到最高,自然是一片光明;

「杳」裡的木是若木,太陽到若木底下,自是沒了蹤影。

(甲骨文不支援「東是日在木中」的說法,但這種說法已成傳統,所以這裡還是用了)

拋開有爭議的部分總結一下,「叒」這個字讀「若」,和神樹有關,這棵神樹又和太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