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與《望嶽》有什麼異同之處?

時間 2021-06-30 23:20:54

1樓:黑貓芝士

《望嶽》是早年周遊各地的作品,年輕的杜甫也是有抱負的,絕對不是後來那種貧困老頭子的形象。他祖先是晉朝文武雙全的杜預(這個人很膩害,既是大將軍,還去研究《春秋左傳》,而且他的《春秋左傳集解》後來被收進《十三經注疏》,同時進了文廟和武廟,有點像關羽,不過比關二爺厲害)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杜審言與李嶠、蘇味道、崔融並稱文章四友,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狂妄。他快死的時候,宋之問等人跑去看他,他還不嘴軟「吾在,久壓公等」。

杜甫年輕的時候也自視甚高的,「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班揚是班超和揚雄,可知他的志向。早年他去長安的時候,是想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即使到後來潦倒了,也說「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他上過《三大禮賦》等,曾經想要通過這個來謀個一官半職。

早年的杜甫,抱負很大,爬泰山的時候,覺得人生在自己手裡,自己的抱負都能夠實現。跟現在的年輕人也是一樣的。所以他會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是泰山並不是最高的山,所以年輕杜甫以為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到最後居然一再蹉跎到老。他跑到長安去參加考試,結果李林甫跟玄宗說「野無遺閒」,沒考中。只好上《三大禮賦》,也沒盪出什麼大的水花。

長安十年,杜甫沒有得到什麼重視,過的是「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甚至兒子都餓死了(《自京至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其後,安史之亂爆發,杜甫開始了流亡生活。期間還被叛軍抓起來了。後來他逃出去投奔唐肅宗。唐肅宗給了他乙個左拾遺的小官。結果因為給房琯說話,又被貶了。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間,去了四川,依靠嚴武,建浣花草堂。這個時候過的也不是很好「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後來嚴武死了,杜甫從成都出來,跑到了夔州,有柏茂林的照顧,帶過一段時間,這時候已經五十多了,別說什麼「再使風俗淳」了,自己一家人肚子填飽就不錯了。少年的壯志根本沒有實現,他在政治方面,一事無成。《登高》就是這個時候做的。

這首詩非常悲涼。光頸聯,宋代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裡說:「杜陵詩云: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錢鍾書說過古人容易日暮起愁、登高起愁,這時候的杜甫登高,自然只能寫這樣悲涼的作品。

《望嶽》和《登高》分別是杜甫少年與晚年的代表作,其中的差別可是幾十年的生活經歷呢。

印度教的「梵」與道家的「道」有何異同之處呢?

尋道的電分 本人也是為了尋找答案來寫回答的。印度教的梵是一切事物的根源,是生生不息的密碼 道教的道是從無到有的解釋,是有無相生 陰陽平衡的變化規律。我個人覺得兩種思想在世界本源上是相似,甚至不謀而合的。 太極堂主 推薦一本書,叫 宗教經驗之種種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 詹姆斯創作的宗教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

《小丑》和《寄生蟲》有什麼異同之處,給社會的啟示是什麼?

劉蘇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上層階級優渥享樂,下層民眾呻吟掙扎,寄生蟲 的別墅橫剖面應該就是可笑的眾生圖吧 啟示?囚困之徒,無人能掙脫牢籠 已登出 看懂了喜劇和悲劇,就看懂了 小丑 小丑 和 寄生蟲 都是在 貧窮和富有 的核心下,以現代舞台劇般的場景設定來展示人物的命運 且兩者都將 家庭 這個概念融入...

甚平的「義」與山治的善良有什麼異同?

青稚寒冰 有區別甚平的 義 是道義。山治的善良出自於他能夠理解他人。甚平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大監獄,他對獄卒獸怒吼 不痛。對艾斯說 痛的是無法貫徹仁義的心。甚平對白鬍子老爹的恩,記在心中。對於老爹的戰爭,是抗拒。自此之後,甚平無論是對老爹,還是乙姬泰格,都是以道義來衡量自己。而山治的善良是因為他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