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這句話?

時間 2021-06-11 18:47:38

1樓:sy.ch

獸性是為自己獲取,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基本需求,慾望,或者貪婪。所以獸性的本質是自私。

人性是謙讓,是為方便他人、幫助他人,或者是為某種只有人類才可以理解的更加崇高的東西,而或多或少地獻出自己的時間、財富,甚至是獻出生命。所以人性的本質是犧牲。

獸性是為自己做加法,人性是為自己做減法。但只有人性可以換來感動,喚醒人類的更高階的情感,是人類文明力量的源泉。可以說人類所有的高階文明的東西,都是建立在某種程度的犧牲上,包括道德和法律。

所以叫做人性的光輝。

但是,人必須在擁有的基礎上,或者不斷為自己增加的基礎上,才可以做「減法」,以換取「人性的光輝」。否則,人就會滅亡。所以說人類只有在獸性的基礎上,才可以發展人性。

對於個體而言,為了他人或集體而一直付出,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那是最高的人性,萬古流芳。

但對於群體,為了追求人性的光輝,或者說為了追求文明的高度,而導致整個集體的滅亡,那就是最大的愚蠢,因為再高的文明和光輝,也無人能夠欣賞了。

正如三體中所說: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2樓:古代外星人

其實很好理解,有些事情就是被自己故作高深想複雜了。大劉是作家故弄玄虛是本分無可指摘,讀者自己鑽牛角尖就有點蠢了。

同樣一句話,把「人性」換成「感性」,把「獸性」換成「理性」,是不是看著就好理解多了?

「絕對感性」和「絕對理性」的矛盾而已。

人需不需要感性?廢話,當然需要。又不是機器,沒了感性就不成其為人,所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那麼人需不需要理性呢?更是廢話,尤其在一些生死存亡問題的關鍵時刻,命都沒了還說什麼其他,所以「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那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廢話,涼拌。文學作品是文學作品,你乙個老百姓鑽那牛角尖幹嘛?該理性時理性該感性時感性就完了。

3樓:彼岸

獸性比人性重要得多。人性是後天「教育」,社會壓抑的結果。獸性是人生存的本能,人最本真的力量。

道家叫元神,佛教的說法是:天上地下,惟我獨尊。就是「真我」。

沒這個,人還能叫人嗎?那就是機械人。所謂的元神滅,識神起!

返璞歸真!都是講的回歸「獸性」,擺脫「人性」。

4樓:大同實驗室小鼴鼠

「獸性」實質是血性,「人性」實質是奴性。

選擇「人性」的程心,在三體入侵時接受其保護,沒有任何抵抗。與程心相反的畢雲峰、曹斌、安東洛夫、霍普金斯、南韓外長,按說擁有「獸性」。他們參加「抗聯」,用菜刀斧子擀麵杖晾衣桿,抵抗治安軍的堅船利炮,竟然能勉強不敗。

有這個偏差,原因可能是通行語言「艦隊語」是中文和英文共同演變而來,因此寫法相同的字表示的是別的意思。例如日語同樣是次生語言,日本漢字詞語「手紙」實際含義是漢語的「信」而不是「擦屁股紙」,日本的「拮抗」實際含義是漢語的「頡頏,不相上下」而不是「阻抗」。

5樓:罈罈罐罐

從個人心理的角度,人是無法脫離獸性的。這裡的獸性指偏向本能,與世俗道德原則等所違背的慾望。如過度的性慾、破壞欲、不合理攻擊欲等等。

任何人,無論以何種方式,過度地壓抑了自己的獸性,都是在內心養蠱。短期內,表面上,獸性消失了。但在內心深處,更強大、更詭異、更扭曲的獸性在不停地壯大。

我們壓抑獸性是為了不讓獸性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破壞。但長期看,一方面,扭曲的獸性會以各種詭異的方式突破壓制力表現出來,同樣長期但更隱秘地破壞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獸性的扭曲和壓抑打破了內心的和諧平靜,整體心理也會變得壓抑和扭曲,快樂、魅力不再,煩惱、壓力卻隨之而來。

個人認為在大多數社會情境中,如果把乙個人的大腦決策比喻為乙個議會,獸性在其中的議席應該佔據30%-40%。在少數特殊情況下,獸性應被壓制到20%或放鬆到50%左右。

6樓:會武功的仙女

有的人覺得活著就是一切,生存是剛需,是人類作為動物的本能,有這樣的人存在,人類作為乙個種族才得以延續。有的人覺得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失去生命也不會顯得那麼可怕,對於他們來說,或許精神追求更重要,有他們的存在,人類才和其他動物有些許不同。只強調人性,抹殺了我們作為動物的本能,太理想。

只強調獸性,就完全否認了我們種族的獨特性。事實上,這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不是對立面。大善大惡之人皆成不了大事,所以書里程心沒有成功,維德和其他的動物也沒有成功不是嗎?

7樓:super

人是乙個想成為神的獸

首先得成為可以活下去的獸

比如危難面前易子而食

能活得好了就想著做好事

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屬性就是做乙個有愛的神

也就是說有個皮囊了成為獸

有條件合作下做些好事相當於畫個妝更美好

現有皮囊再有妝容生存然後生活

獸性是基礎人性就是錦上添花。 人永遠成不了神有時候追求神性會忘記這只是遊戲走火入魔

失去獸性成為炮灰

所以正確的是做乙個獸時刻提醒自己

無聊的時候用追求神性消遣一下也就是所謂人性

8樓:北京瑞士華騰計調

獸性被很多人曲解了。

實際上人性是獸性的向兩個極端的拓展。

百獸之王是老虎對吧,以老虎為例。

1老虎吃飽了就不會繼續獵殺,換句話說老虎獵殺只為滿足基本需要。而人可以為了滿足殺戮欲而大肆殺戮。

2老虎如果不處於極端飢餓的情況下,絕不存在獵殺同類的做法。

3老虎獵殺動物只為滿足自己需要,絕不是虐殺,而是一擊致命。

說到這,細思恐極。

一小部分的人,做出了遠超於獸性的惡。

但是持有這種想法的人絕不在少數。

所以,人性只是獸性發展的一種產物,並不能證明人性從道義上就是更善良的。

9樓:KACOSATA

這句話顯然是把生存放在第一位:簡單來說就是為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但這只是作者借角色之口表達的一種觀點,絕不是什麼不可置疑的真理。

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這種觀點,對於很多人來說,有比活著或者說生存更重要的東西。更何況書中的角色也只是在緊急情況下才去凸顯人的「獸性」一面,而這種「獸性」恰恰是為了保住人性。活著是做其他事情的基礎,但人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如果把生存作為最終目的,那無論是個人還是人類早就輸了,因為唯有死神永生。

10樓:龍江秋月

人是萬物中之精靈,人又是高階動物,所以在人的身上既有人性又有獸性。人性表現為人有內在的仁義之善性,人有善的一面。同時,人的身上又具有獸性,因為人也有情慾,人也有動物性的本能慾望,這就是人的獸性。

人的獸性要在人的人性的主導下活動,若人的獸性離開了人的人性而活動,人就有可能表現為惡,使人向惡的方向發展。而動物只有本然的獸性,所以動物的發情是造物主給規定好的,一年就那麼幾天為發情期,讓它交配繁衍。而人是萬物之靈,所以人的情慾造物主並沒有給予規定,而是讓人自主。

因為人身上除了與動物本然一樣的獸性之外,人還具有人之性,所以人的情慾就靠人自主自覺調控,使人的情慾符合人性的標準和要求,如果人自身一時不能調控自己的情慾,而是縱情縱慾,那麼人就返回到獸性上來,人就與禽獸無異了。人性是社會性的,獸性是自然性的。如果失去人性,只是失去了社會倫理道德之性;如果失去了獸性,人類就失去了繁衍的能力,人類也就有可能失去了一切。

浮淺之見,見笑了。

11樓:原淡

很簡單,這裡是黑暗森林……作者藉著維德的口,說出了林中存活的唯一可行方式:放棄人性,為了存活不擇手段,為了存活放棄大多數的人,才能延續人類文明。否則就是一起死……

12樓:游生·J

我對人性和獸性的見解。

獸性,是一切生物最原始的自然屬性,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存在的。表現形式即恃強凌弱,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勝者王敗者寇,強者統治世界奴役弱者延續後代,弱者只有被壓榨欺凌沒有繁衍的資格,直到在黑暗角落孤獨終老被世界遺棄。

但是人性,是相對獸性而言的,它追求眾生平等,鋤強扶弱,不畏強者,關愛弱者。是在人類社會達到一定物質和精神文明之後,為了更好的可持續發展而必然的存在。

兩者就好比法律和道德,法律是社會規則的底線,而道德則幫助社會更好地發展。正所謂倉稟實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節。不是說我遵守法律只要不犯法就行了,而在法律之上有更高的道德準則需要我們,或者值得我們去追求。

在相當初級的文明時代,或者在乙個相當窮苦潦倒時候,在物質尚且匱乏的時期,拋開物質追求轉而以精神追求為主,一味講求道德是非常不切實際不接地氣的,在人吃人的時代裡,道德能填飽肚子嗎。

同樣,保有獸性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底線,你可以沒有人性,至少還能苟延殘喘行屍走肉地活著,說不定哪天又東山再起再續輝煌。而如果只談人性沒有獸性,那就是空中閣樓似的虛假的偉光正,你連使你能夠留存於世的最最本質的底層邏輯都拋棄了,再高大上的理念必將轟然倒塌,一切也必然不復存在。

13樓:qin meng

人是動物,然後才是人。人生來就是動物,不是生來就成為人。獸性是我們的本性,人性需要參與社會和學習才能孕育出來。所以,不要以為人性是天生的,給你扔狼堆裡面你也會長成個狼孩。

為什麼,因為大自然只給了我們獸性讓我們生存下去,我們自己進化出了人性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

所以,失去人性,我們喪失的是更好地生活的能力,但是失去獸性,那就徹底失去生存的本能了。

而一切,都要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

14樓:Libido

你要聯絡韋德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然後看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金字塔底層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也就是獸性。

金字塔頂層的才是自我價值需求,也就是人性。

失去獸性,無法滿足生理需求,意味著滅絕,失去人性最多是失去道德觀,變成星艦人類,但總比被滅了要好。

韋德的三觀如上,人呢,先是動物,然後才是人。

其實這個需求層次我認為不是絕對的。正是因為是高階動物人,才有可能戰勝獸性,違反所謂的人性。

死亡就真的失去一切了嗎?只要能苟延殘喘,就真的不在乎失去你的尊嚴,價值和所有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蘇格拉底為真理為城邦而死,拒絕他的追求者助他越獄的建議,甚至在法庭上主動挑釁早已仇視他的法官,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當然知道,但是他更知道,他的死只是乙個暫時的片段,他所維護的真理的精神將永存續。對他來說,這就是滿足了。

怎樣看待失去

顧北 人這一生,就是不斷的得到和失去,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失去很多東西了淡然處之吧,總有一天,你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歸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嘛 啾啾小寶貝 失去才是人生的常態 失去親人因為他們只能陪伴我們一程 失去朋友因為我們也要去接受新的朋友 失去愛人因為總歸不會一次就遇到對的人 失去...

怎樣坦然面對失去?

清鳩 佛系生活想想是美好的,但是過度坦然會成為無欲無求,生活就會失去很多有意思的事。東西失去啦,就不要啦,你會爭取到更好的。還有就是期望值不要太高,那麼失望值就不會等比增值啦。人一輩子也就那樣,爭爭搶搶一輩子到頭又什麼都帶不走,還不如痛痛快快活!闊以佛,但是別過度佛,無欲無求會讓人成為鹹魚,會讓你缺...

失去自信是怎樣的?

喬老師 如果說人的肉體是乙個機器,自信就是這個機器的品牌和燃油。沒有了燃油,機器就會動力盡失,也就不會有為人所認可的力量。說的更加直白一些,人失去自信,就像失去了活潑,不僅自己的生活再難有光彩,而且還可能讓身邊的人也同樣因此失去顏色,生活失去滋味。在神話故事 三國演義 中,姜子牙三魂七魄失去了兩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