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這一句要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6-04 14:57:21

1樓:wyxygmx

馬弘樹先生的說法是對的。foreverzheng的說法是不對的。

要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不難,要明白孟子為什麼這麼說比較難。這涉及到對人性本質的理解,人都知道順著人性才是幸福的,但是如果理解錯了,那麼方向不對,又有何益?南轅北轍而已。

把這句話理解為道德經「為道日損」是不對的,理解為佛家「放下」更是不對的。孟子是典型的儒家,是講究為學的,講究修身,而不僅僅是修心,不是冥想靜坐,不是放下執念。

這半年多都懶得打字,今天說得多了一點。想理解孟子意思,至少至少,去把告子上的前面幾篇讀一讀,這樣的解讀,至少方向就不會錯得太離譜了。

再補充幾句(其實我說的都不具體,只是在評價別人的回答,這不好,檢討一下)。

「偉大的宣平」用程子的解讀來解讀,也是對的,不過畢竟繞遠了,不如直接用孟子的文字去看。孟子之時沒有天理人欲之說,用後學解釋前學,畢竟繞了一點遠路。

所謂「求其放心」,與告子上的前面,「牛山之木嘗美矣」,「富歲子弟多賴」,「求則得之」,「放其良心」連著看就是了。

善是人性中固有的本質傾向,是「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的那部分,是「賢者能勿喪耳」的部分。但是人也會陷溺其心,會忘掉良知,所以人性善,但人可以有惡行。惡行是後天的,而性善是固有的。

如果放縱了後天的陷溺,不知本心,這就是「放心」,就好像丟了雞犬一樣,要找回來。

求其放心,如果跳躍著作與其他著作結合去理解的話,個人認為可以與大學誠意章的「勿自欺」相發明。

2樓:

這句話翻譯很簡單:學問之道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放心而已。

理解起來有點困難,著重要說一下「放心」,與今天我們說的「放心」一詞,意思是一樣的。就是放下內心的執念、攀附和對待,那些讓你介懷的,縈繞在你內心裡的事都放下,不去在意它,從而讓內心回歸最初最原始本來樣貌,回到本來的坦蕩和自在。就好比,你遇到了困難,焦頭難額,寢食難安,這時候你父親對你說:

「孩子,你放心,我會替你辦好。」簡單的說,就是放下心頭的事。

學問之道,就是教世人如何放下心頭的事,教世人如何解脫,這就是所有學問的意義,也是我們要學習古聖先賢的智慧型的原因,就是讓自己解脫煩惱掛礙。

由於這條回答被指名了是錯的,如果你認為是錯的,那一定是你對了。我既然回答就不怕你的質疑,所以,這裡還系統的闡述我的觀點如下: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漢語中的「放」字,是乙個表示主觀意識動詞,有放開,放下,放縱,放棄等等意思,這些詞雖然用在不同場景,但都表示主觀意識放的動作。放心乃學問之道,可見做起來不簡單,但細細品後,真的明白之人會發現並不難,大道至簡。

這裡要先說一下心,其實我們常常講的心,並非指代人體中的心臟器官,人心臟器官是為身體供血的,而心是內在的感知,覺知的器官,是人身體裡的所有情緒,喜惡發生的器官。你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心存在於身體的具體位置,但你清醒的每時每刻,無不在感知著一切,你的高興,迷茫,哀傷,等等喜怒哀樂,無不在你的心上。

人在悶悶不樂的時候,那一定是心上有事,或許是為某事擔心,或許是為某事傷心,痛心。所謂放心,自然是將心上的事放下,從而讓心體本來的樣貌,是為回歸本心。就像你遇到了困難,都沒心思吃飯,此時你爸爸對你說:

孩子,沒關係,你放心吧,有爸爸在。簡單地一句話,心上的事就放下了、解脫了,心又踏實了。學問之道多簡單,無非是求放心之法。

可是,雖然簡單的道理,在我們傳承的過程中也是有歧義的。《孟子》原文中這段話是這樣的: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簡短的一句話就有三個「放」字。

「捨其路而弗由」比較好理解,就是為求生而不行義之路。而從「放其心而不知求」開始,就存在分歧了。有人解釋為放棄仁心而不知求,把「放」理解成「放棄」。

接著「雞犬放」(雞犬解脫,走失)又知道尋求回來。再接著「求其放心而已」理解為把丟失的心找尋回來?

真的是該這麼理解嗎?把「放心」的「放」解釋成「失去的」合理嗎?

所以「放其心」的「放」,實則是學問之道。學問之道不是書上的字,而是從主觀意識上放下在現實中帶來的束縛,從而讓心體得以解脫,能行仁義。所以「放心」一詞一直用到今天,意義都沒有改變,就是解脫心上束縛的東西,從而讓心體回歸自在和安寧。

原文中在這之前,還有一處用到了「放」字。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

這裡的「良心」是專指心上的良知,「放其良心」說的是放棄了心上的良知,如同「斧斤之於木,旦旦而伐之」,使得「惡」顯現出來。而並非後邊「放其心」或者「放心」的意思。專作此篇,只是覺得經典應該被傳承,即使我們稍顯愚昧,也要盡量不誤讀它。

3樓:偉大的宣平

先看一下古人怎麼說的

理學老祖程子伊川先生:「學問之道無他也,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而已」

宣平解釋曰:

為什麼程老祖認為「放心」便是「無一毫人欲之私」,why?

答:先說為什麼「無一毫人欲之私」。我聖學教人,目的無非就是還其赤子之心(參考《大學》),我們尊儒的人,認為至善就是赤子之心,然而達到這種還赤子之心(至善之心)的目的,只能把人欲去掉,也可以叫化解人欲,轉回本性的天理,達到至善。

還「赤子之心」 是儒家做學問的根本目的。

即是去人欲才可以還「赤子之心」。

宋儒多對佛老二教精通,常用佛老的思維。

禪教認為,將妄心滅了(息妄心,也是理學的去人欲),才可以見到本來面目(赤子之心)。

這里程老祖就用了禪教的概念,就是:

「只有將妄心放下,才可以使人欲正常,人欲正常,就是恢復成赤子之心,也就達到了做學問的根本目的。」

4樓:馬弘樹

全文是『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這個"放心"是說你的心迷失了,仁義之道偏了,那你就會精神不寧,良心不安;"求其放心而已",就是說去把這個心找回來,相信任何人如果走在仁義之道,那這個人怎麼不會安心;"學問之道"就是說我們要去學習,乙個是找自己的心,曰為仁,佛家叫自覺,二是找我們該走的路,曰為義,佛家叫他覺。

知道自己的定位,又知道怎麼去對待他人。你怎麼不會安心?

資料參考

這答案這幾天讓我想起,可跟一句話放在一起看。

『殺身成仁,捨身取義』

所以對於儒家而言,仁義之道,是用生命去捍衛的乙個生活態度。

這理念超出了生物為了生存繁衍的生理目的,變成精神傳遞、薪火相傳的概念,故此孔孟被稱為大思想家。

(PS:殺身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捨身取義出自《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

資料參考

最近看老子之道,感覺老想不通,都說道生無,無生有,那道為何要生無,無又為何要生有呢?

假如世界是神創造的,那麼產生神的那個世界又是誰創造的呢,在有無之先,老子也說不知道,有無之先,連名相數字都沒有,要知道數相可不是生命發明的,而是本來就有的,而0和1有和無之前,有哪來什麼意義呢,偶然?自然?凡事說可以解釋一切的都是偽科學,即非道,也非非常道,而是人們的妄想。補充一下今天剛學習的常識 ...

《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的覺照教導?

入佛知見 清除過去之念,不留纖毫痕跡 不用記憶來折磨自己。實際上習氣種子還是會翻上來,覺知而不跟隨,就好了。向未來之念開放,不受他境所染 把心開啟 不要為了不生妄念而壓制自己的心,雖然是活潑的心,但是不被境界帶走,覺知各種境界,知道一切境界都無實質,即不受染。安住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 不被過去未來牽...

我是學計算機的,很多同學問我問題跟我專業無關,該怎麼回答?

這是個代號 瀉藥。遇到很多人,問我是幹嘛的,我說,我是做天氣預報的。得到的回應如出一轍 哇那你天天上電視嗎?我的回應也是格式化的 那是播音員,我做的是預報結論,他們來講給觀眾。他們的回應也是一樣 哦 原來是這樣。題主很煩惱,因為他被別人認為了他不具有的能力 我覺得我按理來說也應該煩惱,因為我也從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