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為何大多數人會忘了自己3歲以前的記憶?

時間 2021-06-03 17:29:42

1樓:淨土觀自在

昨天的又記住多少?

上週的又記住多少?

上個月的又記住多少?

去年又記得多少?

不知眼前本是虛妄,何談過去戲論?

又談什麼3歲事呢?

記得了,又能如何?又有何意義呢?

2樓:明光

不止是三歲前的記憶,哪怕是幾年前,幾天前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忘記。其實人生就是一場夢。佛陀也說了,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3樓:Jet

你搞錯了,不是只忘了三歲以前的記憶,三歲以後的也會忘。不知道你多大,假設你四十歲,前面三十年內的事,你又能記得多少?某年、某月、某星期發生的無數事,你都已經徹底忘了。

你現在仍記得的事將來某天也會忘掉,這就是無常。

佛教有兩種方法可以追溯過去世的經歷。一種是通過觀智(觀禪);一種是神通。這兩種方法都不是靠記憶力。

4樓:俞海虹

人在三歲之前還是先天之炁多於後天之氣狀態,所以尚處於渾屯狀態,是元神(潛意識)做功狀態。等到慢慢長大,先天返後天,潛意識消退,顯意識主宰人的日常生活。幼時先天狀態的記憶也潛伏到了潛意識中,所以就不記得了。

5樓:不同時代

從生理上說吧,三歲之前,沒有記憶。

我們的認知是什麼?是各種壓力變化值和差值。

比如視覺,就是感光細胞感受到反射光的光強和光壓變化,把這些變化分辨出來,傳送到視覺處理中樞,加工整理,儲存下來。

到這裡是看。

然後把打包資訊與已經存在的儲存資訊做比較,得到乙個差異性和相符度,然後輸出給判斷單元,定義。

到這裡是看見。

最後神經中樞基於生命延續的需要,會生成乙個指令,協調身體各個單元,做出相應的行為。

其他的,聽力是基於振動的差異性。味覺基於味蕾的分子化學標註。嗅覺基於化學感受器的特異性觸發。觸覺基於壓力差。等等。

回到問題,三歲之前,個體在不斷的儲存資訊,不斷的接受父母給予的各種標註,同時大腦在漸漸的發育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資訊的系統化和侷限性,慢慢構造了「自我」,「外界」,「他人」等等的虛幻的,被灌輸的世界觀,成了思想——就是執行軟體。然後在乙個生命週期裡面就執行這個軟體,直到衰老死亡。

最後,就是答案——三歲之前,沒有自我,沒有世界,散碎的資訊不能用現在的軟體來執行,所以沒有記憶。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覺得macbook air之類的蘋果產品很貴,真的貴麼?

1.真的貴。2.人們在比較兩件或者多件產品的時候是不可能好像這些產品的業內人士一樣去做多個引數的詳細比較的,甚至比較的引數會不公平和不合理到可怕,並且很容易受到廣告影響。舉個栗子 在大多數大學生的父母眼裡,5000 6000就足夠買到不錯的筆記本 事實也是這樣 而這個價位正好對應了蘋果最低價位的筆記...

為何大多數人都選擇進口貓糧?

瘋狂小黃鴨 第一,進口貓糧品牌生產時間久,產品穩定,經典款都多少年了,公尺有變過!第二,中國產糧是有很多好糧,價效比超高,但是需要自己研究去選,費時費力,還有可能選不好!第三,進口糧穩定,持續給它吃一年不用換糧,也輕易情況下不會生病,所以算下來也不貴。第四,如果是養的小型貓咪,一天也就吃100 20...

大多數人生注定平庸?

King Bom 話不多說就一句話,不管怎樣都要向前衝。選擇大於努力,做好利弊權衡。平不平庸是相對的。盡人事聽天命,這一生你覺得過得很充實那就足夠了。 Millya 想要成為乙個平安健康快樂的普通人已經很難了 可以接受平凡但你的視野愛好和氣質素養足以讓你平凡但卻不平庸。所謂平庸,大概就是一事無成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