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參透了這兩段話嗎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時間 2021-06-02 17:11:04

1樓:大自然的男人

邁入修行領域的人,在陷入困境時,如果還是不斷地用提起正念的方式,時時勤拂拭,將會被深深耽誤。禪學的價值與永恆,就在六祖 「本來無一物」的方向

學員問

我在練習觀照的時候,知道內心的念頭有善有惡,然後也知道,要從我們的內在的情緒當中,去找到那個小小念頭的苗。但是到最後,會練到乙個現象:當我無法去接受現狀的時候,或是我對於這個情緒已經無法接受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我應該要樂在工作,我要去享受這個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

」請問講師,我這樣子做是對的嗎?

張講師答

這個方式叫轉念,這勉強可以說對,但這並不究竟,其實你不必這樣,你可以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是直接迎向那個氣血,你可以任由它存在你的胸膛,不必做任何的轉移,也不必對它做任何的改變,因為你無懼於它的存在,更不會讓它影響你該做的事。

黃庭禪課程間,我一直強調,你所學習的只是「觀其自在」,只是「鬆弛任運」,但這並不好懂,因此我又換個說法,叫你「不要用力」。不要用力又不容易懂,所以我又告訴你說「那就先用力」,目的無非是讓你可以在自身中做乙個仔細的比對。

今天你已走入禪修的領域,最好不要再走上轉念、平撫、轉移等等的方式,因為你越是轉念,正表示你深深懼怕著那種感覺來襲,既然對內心感受有所懼怕,有所取捨,何來真正的自在,何來的究竟!

禪是不二之法,是無分別取捨的,是不需要平撫轉移的,是讓它的存在對你毫無影響的,所以「禪學」才有它存在的價值。

「禪」就是觀其自在的學問,就是無懼於它的存在的學問,因此它不需要走平撫轉移的路線。

在禪學的領域裡,使用正向思維、提起勇氣等方法,這都顯得太花拳繡腿了,太畫蛇添足了。這些方法雖當下覺得好用,但有一天你會覺得你轉不動了,平撫不了,那時你就會覺得這個轉念的方法是毫無用處的。

而現在你為什麼會一直用,那只是因為這種情緒你還轉得動,這個氣血你還平撫得了,所以你覺得它很好用。也正是因為這樣,它才會一直耽誤你的前程。

但當你碰到一些情緒是你轉不動的,有一些氣血是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的,那時候你就沒招了,對不對!最後你只好躲著哭一哭,然後再去尋找下乙個心靈的單位,就這樣你一路奔波數十年,還是沒找到乙個安頓心靈的究竟方法,是不是這樣!

因為,那就表示你一直畏懼著某一種氣血,有某一種情緒一直是你的死穴,一直是你無法平撫轉移的。

這對於乙個想要真修的人來說,就等於是在一條坦蕩大路裡,一直有一叢荊棘存在,當它顯現的時候,必定要阻礙你前進的步伐!

因為今天你有乙個更遠大的目標,你想要找乙個究竟的方式來解決你內心的障礙,因此你必須放棄那些不究竟的方式,那些神秀所謂「時時勤拂拭」的方式。

我們要走的是六祖「本來無一物」的方式,這才是究竟永恆的好辦法

/v1/course/text/i_600d7b8ce4b0f176aec9df9d?type=2&pro_id=p_5c3894710452d_SVCeAZpg&from_multi_course=1

2樓:Fred chan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句算徹底領悟了。

一、以身是樹,以樹為本,以本為目的。

二、以心似鏡,以鏡為鑑,以鑑為初心。

三、當身未變,心己變,我們要不忘初心。

四、當身己變,心未變,我們要拂拭塵埃,堅持目標,繼續前進。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兩者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真的理解不了。汗!

3樓:普波居士

金剛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

慧能大師的偈誦「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下就證悟到了諸法空性,本無一物,究竟了不可得,頓入佛地。這是頓悟見性的表現,得到了五祖的認可。

然而,修行人怎麼才能達到頓悟呢?這就需要平常漸修的功夫,沒有漸修的基礎,去消除自身業障,就不可能得到最終的一念開悟。

所以神秀大師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以漸修的角度來說明自己對修行的認識,應當時時勤拂拭,逐步去除自身業習,保持本心的清淨,勿使惹塵埃。因此五祖覺得,這個認識還差一點,還沒達到明心見性。

只是對修行有幫助,但不是如來究竟見。

其實這是乙個簡單的公案,有些禪修基礎,都能參悟到。

4樓:李小默

我們就從「明心見性」和「降伏煩惱」的角度來談修佛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問:沒有毒癮的正常人需要戒毒麼?

答:癮君子才需要戒毒。

問:沒有煩惱習氣的人需要降伏煩惱麼?

答:有煩惱習氣的人才需要降伏煩惱。

人的菩提心性,本是澄澈空明,又如何惹來「塵埃」?又何來「勤拂拭」的說法?

修佛無非是讓人的心性回歸澄澈空明,心性空明自見緣起性空,還用的著「降伏煩惱」麼?

等你自個明心見性,體會了萬物皆空非空的不了義,自然也就勘破煩惱了,哪來什麼「降伏煩惱」的說法。而不是「降伏煩惱」才能明心見性。這個叫本末倒置。

佛在《四種清淨明悔》裡談戒淫:「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請注意「斷性亦無」這四個字。

當你時時刻刻想著要「克制毒癮」的時候,說明你還沒根斷毒癮;當你連「克制毒癮」的念頭都不公升起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戒毒成功。

綜上所述,當惠能看到神秀作的偈,看到「時時勤拂拭」這句話,已知神秀未真正通達本性。

5樓:鄧松山

@George Cai 沒明白你的理解和詩句有什麼關係。以我淺薄的認識,這是佛教對修行(生活)的參悟。前者指的是修行要時刻保持精進,經常打掃房間,不能被妄想雜念俘虜。

比如飯前有吃飯咒,拉屎有拉屎咒,穿衣有穿衣咒,做什麼事都念咒就是時時勤灑掃保持自身不為煩惱妄想俘虜的方法之一。後者指的是人的真我本來就沒有妄想雜念,也即沒有煩惱。只要保持真我,沒有的事情又何必做念咒之類多餘的事呢。

以我對出家人的接觸,我覺得理解佛教的站在他們的需求上理解,他們的需求就是修行,所以他們流傳下來經義、公案都是指向修行。至於認識這個世界,那也是為了修行。而不是為了認識而認識,五濁惡世本身就沒什麼好好奇的。

儒釋道雖有不同,但都是實用主義,他們都不是為了研究問題而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

出家人,除了撈錢和避世。大部分出家的目的是為了修行,通過修行離開這個世界,去更高階的世界。所以有托缽行腳,有天天念佛的,有治病救人的。

對他們而言,這個世界本身沒什麼好留戀,禪宗活在當下,是因為他們身在當下。就好像活在監獄裡,那就在監獄裡好好活著,自在地活著。但最終,他們是要離開監獄的。

一世不成就兩世,兩世不成就三世,三世不成就十世。

6樓:南無阿彌陀佛

題主問出這個問題不聰明。

因為不論什麼人給你什麼樣的回答,你都不可能知道有沒有人能真的參透這兩句話。禪宗是透過語言體悟本質,給你打乙個比方,你或許能明白,比如我吃到了蘋果,知道了蘋果的味道,但是你沒有。儘管我可以用不同的各種各樣的豐富的語言來向你描述蘋果的味道,但是很可惜的是,你所想象的味道,絕對不是蘋果真實的味道。

也就是說你不可能依據我對蘋果味道的描述,來判斷我到底是否吃到了蘋果,所以即使有人告訴你,他參透了,並且把它參透的義理用文字表達出來。對於你這樣乙個沒有吃過蘋果的人,你是無從判斷正確性的,因為你沒有參透。

其二,如果大家都說,自己沒有參透這兩句話的意思,你是不是能夠判斷出,這兩句話,其實就根本沒有意義或者說是世界上根本沒有人能參透,很顯然也是不對的。因為參透的人,可能沒有看到你的問題。而就算看到了,告訴你,你也不能判斷他是否參透,回到論點一。

因為你自己沒參透,你沒有吃過蘋果。

南無阿彌陀佛

7樓:如是我聞

不能確定誰參透了這兩段話。但第一段話沒有解釋四大皆空的本質。第二段話說明了四大皆空,萬法皆空的本質,解釋了空的本意,所以這個人成為了六祖慧能。

理解和參透不是一回事。很多人都理解,而我覺得參透需要理解和實踐行為都能體現。

如果有乙個人參透了地球上從古至今的哲學,會發生什麼?

什麼是哲學?參透了地球?從古至今?扯淡能不能來點實際的?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再說吧。先讓人類社會和諧友善再說,吃飽喝好,少生病,多一些公平公正。別什麼事都弄得那麼多的壁壘,別弄得貧富差距那麼大,多為社會解決點實際問題。會參不透自己。從古至今的哲學,從開始參透那一刻就是歷史。當然,如果這個人仍然在這些歷史...

「黑人的命也是命」和「所有人的命都是命」這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何柒念 想要理解這兩句話的區別,首先就要理解他們分別代表的意思,相信大部分人都懂得 但我還是要說一下 英語的原句 Black Lives Matter 主語為 Black Lives 謂語為 Matter 在謂語時有著重要和緊要 重大影響的意思 所以這句話原句也可以翻譯為 黑人的命也很重要或者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