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和張無忌的這段話覺得好有哲學道理,大家覺得呢?

時間 2021-06-02 10:51:40

1樓:

我高中初學《滕王閣序》,驚為神作,熟讀成誦,後來整半年時間,每次作文都大段引用。後來讀的書慢慢多起來,對《滕王閣序》的理解也漸漸多了一些。現在寫東西偶爾會蹦出幾句異常貼切的摘錄。

我們對自己所學東西的理解一定是通過不斷的練習,運用,最後把它變成完全自己的思想,再寫東西的時候會拈手就來。

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2樓:無何鄉居士

應該是參考的《莊子》知北遊,以下為原文: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

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

」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狂屈曰:「唉!

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問,反於帝宮,見黃帝而問焉。

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知問黃帝曰:

「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黃帝曰:「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

以前的人缺少認識世界的手段,光靠腦子想,容易走火入魔,道家這種玄妙的認知論可以防止腦子短路,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3樓:過路卜者

顯然,金庸大師把這段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把武學上公升到了「道」的境界。這絕非臆想。在《太極拳論》中,有「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太極拳的習練過程是先把招式、架子學好,學中正,在此基礎上,探求內在的勁力。

這是由表及裡的乙個過程。待懂勁後達至神明之境界,則是完全融匯貫通,行走坐臥,皆不離此,周身無不是太極,此時便是「無招勝有招」了。

張無忌憑藉過人的天賦直接把中間的過程省略了,而直接達到「階及神明」的境界。

4樓:行遠客

很有哲學道理,只是以一般人的悟性很難到達這種境界。就像玻爾給海森堡講物理,他們相會於心,水平極大的提高。我們聽了只能是一頭霧水。

以我們大多數人的水平,這個道理也只是道理而已。郭靖勤學苦練的方式可能更適合我們有生之年能在年能在自己的領域達到崆峒五老的水平便相當不錯了,

5樓: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也覺得很有道理,書中對此也有解釋:

「這兩把兵刃一是寶劍,一是木劍,但平面相交,寶劍和木劍實無分別,張無忌這一招乃是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實已得了太極劍法的精奧。要知張但豐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忘得不乾淨,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這意思楊逍、殷天正等高手已隱約懂得,周顛卻終於遜了一籌,這才空自憂急半天。」

這裡解釋了張三丰傳授的是劍意而非劍招,劍招固然厲害,但真正實戰時需要的是對武功的理解,對敵時生出萬般變化,而非單單的一招一式,我想張三丰傳授的正是如何以柔克剛這樣的一種思想,理解了以柔克剛,那麼無論遇到什麼招數,張無忌都可以一一化解,劍招是死的,而劍意是活的,就是這麼個意思。

最近看《飛狐外傳》的時候看到了乙個反例:

「孫伏虎頭一沉,想要避開刃鋒,豈知女郎的單刀順勢跟了下來。孫伏虎本已彎腰低頭,此時額角幾欲觸地,猶似向那女郎磕頭。他空有一身武功,利刃加頸,竟是半分動彈不得。

那女郎向眾人環視一眼,收起單刀,道:「你練過『鳳凰旋窩』這一招沒有?」孫伏虎站直身子,低頭道:

「練過。」心想:「這一招我生平不知使過幾千幾萬遍,但從來沒這樣用法。

」驚疑之下,心中亂成一片,提刀退開。」

這個是「死用招數」的例子,在我看來是未領悟刀法的意境,不懂臨敵變化,不過這個好像不是很有說服力,《書劍恩仇錄》裡也有記載了一些這樣的例子(抱歉這個有些忘記了,找到後再補充,大概就是打鬥時到了某一招,就一定要使全,結果給了敵人反擊的機會)。當然這個變化得是在雙方實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才有效果,如果實力相差太多,不免花拳繡腿了。而張無忌內功深厚,又有九陽神功這種bug級武功,理解了劍意後使起來必然順風順水。

其實這種的例子我想應該還挺多的。就我稍微了解的程式設計方面說下:比如最近學習設計模式,這些模式都是死的,程式設計中確實也可以在大部分情況下生搬硬套這些設計模式(這大概就是劍招了),但是很多情況下應該是沒有完全匹配的設計模式的(這個我只是猜測,畢竟理解得比較淺),如果只是單純的套上去的話,往往達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學習的時候還需要理解"針對介面程式設計,而不是針對實現程式設計"、「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等等物件導向的程式設計原則(劍意?

),才能在實踐中寫出符合特殊需求的設計模式。當然還有知乎上經常說的不要侷限於程式語言的學習而要學習真正的程式設計思想,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就是對所學知識的領悟。

表達能力欠佳,理解得可能也不到位,算是拋磚引玉吧。。

如果沒有張無忌救駕,被偷襲的張三丰能否單憑一己之力擊退趙敏手下一眾高手?

如果不是張無忌的九陽神功 乾坤大挪移,單憑張道長的太極拳,真的接不住,化不了,發不出。何況,面對的是史上最不講武德的年輕人趙敏,憋著 偷襲 車輪戰 群毆 三連擊。還好,金庸會 閃電五連編 編人物,編情節,編巧合,編主角必勝,編反面人物耗子尾汁,張道長遂有驚無險。 小齊 小張不來,老張只能無奈引來多年...

巔峰張三丰和張無忌是五絕水平還是超五絕水平?

風雨丶逍遙 單以內力而論 老五絕 新五絕 金輪 覺遠 二張 實戰而論的話因為時間跨度是在太大,排名的話主觀性就比較強了,單說我心中的乙個排名吧 王重陽林超英張三丰 100 周伯通郭靖楊過張無忌 99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金輪法王 98 裘千仞 96 97 其他人都90以下了,一對一遇到上面這些是沒有還手...

張三丰和王重陽誰的歷史地位高?

xcvfoxl 武俠角度肯定是張三丰,畢竟內家拳劍祖師爺。射鵰中,因為外家功宗家少林處於金國和蒙古統治中無法抗擊異族侵略者。所以設為全真教王重陽為天下第一中神通,絕技一陽指。神鵰時候,增設重陽真人的情侶林朝英為主角楊重載入資源,林朝英一段時期武功比王重陽更強,全真劍法也沒有大放光彩,教祖級的全真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