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道理?

時間 2021-06-01 17:36:08

1樓:厲軍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定公問:老闆管理下屬,下屬服從老闆,怎樣才能做好?

孔子回答:老闆管理下屬要依從規章制度,而不是個人喜好。這樣員工自然老老實實做事,而不去想工作以外的事情。

孟子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朋友有信,長幼有序。

大家都普通人,講求的利益平衡。平衡才意味著和諧,失衡是不符合大眾需求的。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2樓:松先生

一般來說,良夫明主的時候,就選前者;

反之,就選後者。

古人這些話不用盡信,只要知道許多古人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庸就行了。

遇到不同的事,就用不同的話來應對,許多時候,這話是反的。

當然,如果不是乙個人對待不同的事選用不同的標準,而是乙個人價值觀的呈現:

比如乙個人忠貞不二,只愛一人,只忠一主,這種人可視為忠肝義膽,有信有節。如果你是乙個團隊,你肯定喜歡這樣的乙個夥伴。

如果乙個人另投他主,這叫眼光與抉擇。至於他是否明智,看他後來的結果就知道。有的人選對了,這樣的人眼光好,有膽識有決斷。有的人選錯了,那這個人就被安上了牆頭草的評價。

不過,總的來說,都是個人見識與機遇到來時,人因為自己的性格做出的決定,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時而異,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