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詩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6-01 05:29:45

1樓:姜偉

記憶中最最珍貴的那顆珍珠,它是淚水凝結的。明知觸動這份記憶就會淚如泉湧,然而,不可自拔的時常回憶,只因它太誘人。良玉生煙的畫面多麼美好,多想把走近它,真真切切擁有它,然而走近卻幻為虛無

2樓:萬化

全詩寫悼念亡妻。

這兩句的意思:那月亮,像一顆哭泣的眼睛,那大海,全是他的淚水。曾經的你如Sunny下的美玉,可這一切都已煙消玉散。

3樓:Jessica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夜華君有一句台詞:「凌霄仙闕樓萬重,卻比不上這一隅茅草屋。若能一直在此伴他左右,我願落入凡塵,永不為仙。」

南海鮫人滴淚成珠,付出的代價是整日凝望滄海月明。藍田日光和煦,只可惜美玉漸漸消散於凡塵。世間萬物,總不能兩全。

我固執地認為,珠、玉可比擬乙個人的才華、成就、身份,而滄海、藍田則是生活的兩種狀態:孤獨出世,或凡俗紅塵。但凡在事業上有驚人成就的人,或多或少忍受了異於常人的孤獨和痛苦,如曹雪芹,如梵谷,如梭羅。

可是人們看不見那孤獨和痛苦,只稱讚那錦繡的月色,只羨慕他眼淚能化作珍珠。

不過我想表達的,並非是某種同情,或者某種嚮往。多年前,我喜歡用一句話激勵自己:真英雄所到之處必定是滿眼荒蕪。

我以為孤獨是一種選擇,也以為這世上的人都有機會選擇。可我還是走了大部分人走的那條路,我嚮往滄海月明,卻歸於人間煙火。即便我足夠熱愛生活,我還是會感到無奈,羨慕那些活出自我的人,甚至覺得孤獨也不算什麼。

那時候我以為,受困於藍田是一種無奈;後來我才知道,有許多人嚮往藍田卻無法到達。艾瑪沃特森說,沒有像乙個普通人那樣度過童年,是她的遺憾。無論富貴或貧窮,卓越或平庸,人都一樣受困於命運,這是才是最根源的無奈。

4樓:劍碑霜冢

唐朝的戴叔倫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及的詩景(見司空圖《與極浦書》)。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

」這裡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後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今天解此句的,別無參考,引戴語作解說,是否貼切,亦難斷言。晉代文學家陸機在他的《文賦》裡有一聯名句:

「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藍田,山名,在今陝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諸眉睫之下,—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

有可望不可即的朦朧的美感

5樓:驪珠

這首詩的意思至今眾說紛紜。

說說我的腦洞

分析這兩句要看原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中間兩句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莊子夢中化為蝴蝶,望帝帶著恨意變成杜鵑啼血不止。人化成了其它的生物。這種變化是正常卻又異常的。

這種變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情感的表現的外化。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實化為虛,死化為生。

這種玄奇的感覺,這種氣質的變化在變化時是感覺不到的,但是變化後追憶又找不到感覺了。就如同當你意識到你快樂這個念頭時,你已經不在快樂那個狀態中了一樣。快樂之後的追憶永遠只能是追憶了,回不到感受快樂的那個狀態中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或許是這個意思?總之……我感覺這首詩還有些佛道氣。

或者說……哲學的氣息~

個人解讀,非常不靠譜。寫的很亂,諸位隨便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