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三觀影響最大的書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14:26:35

1樓:東方大妖

我媽的日記本

她從十幾歲時候就開始寫的零零碎碎的日記,後來還兼做了賬本,記滿了一筆筆幾毛錢的賬,大概寫到了我小學二年級家裡發生火災之後。

讀完之後很難把日記裡感覺到的以前那個心思敏感、想法天馬行空的姑娘和現在的她疊在一起,哎。

哎,做人好苦啊。

2樓:春歸何處

《現代文學最低限度精品》(當年的廣院教材),好像是這個書名。這書出現在我閱讀裡的時間,主要是15-18歲。恰逢其時,正得其人。

記得初三時候某天心血來潮,在教室後面的黑板奮筆疾書,滿塗了一片鄭振鐸的《我是少年》。

3樓:彼岸星樊 Amethy

有幾類書對我的影響非常之大

它們分別是:行為心理學,群體心理學,還有個人傳記我推薦給你以下幾本:

高瓴資本張磊《價值》

勒龐《烏合之眾》

《終身成長》 乙個人必須要有終身成長的思維

4樓:醜醜姑娘

有些人說,看著看著就不敢往下看,越看越覺得很多都是真的 ,越看越覺得世界其實就是這樣…甚至,世界觀也會被慢慢顛覆。

這本書就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不瞞你們說,我看了很長一段時間,會現在作者的觀念中,甚至讀過這本書已經兩三年的我,現在都會對作者描繪的某些東西深信不疑,最後我發現,有這樣感悟的不只是我乙個。

我有朋友說這本書有些胡說八道,但在我看來,作者的邏輯確實無法被攻破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寫的是在乙個特殊的群體——「精神病患者」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那些正常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認知,讓我們對世界、對生命、對存在等等有了「顛覆性」的認識。

我們不能說他們就一定就是錯的。

畢竟,有那麼多的瘋子,在自己的世界正常著,也有那麼多的天才,在自己的世界裡瘋狂著。

試著打破你我固有的思維,去看一看「瘋子們」的世界,也許,有那麼一瞬間,會讓你受益匪淺。

01

你真的知道蘋果的味道嗎?

讀了這本書,你會發現乙個共性:所有的精神病患,無一不固執地活在自己的圍牆裡。

他們所認知的世界,在我們看來是荒謬,又或是病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更勇於追求感受。

比如,我問你:「你真的知道蘋果的味道嗎?」

書中就有這麼乙個病人,他熱衷於釋放精神,以便找回真實的存在感。

他喜歡一聲不響地消失,連家人朋友都找不到他,然後斷電、斷網,什麼都不幹,就在家待著。

渴了喝水,餓了吃沒有任何調味的饅頭,困了睡,醒了起,如果可能的話,不穿衣服,反正盡可能跟現代文明斷絕了一切聯絡。

而這一切的開始,是源自於達摩面壁參禪的故事。

因為,他很想知道,一口氣山洞口坐那麼多年的達摩,到底領悟了什麼?

在多次的實踐之下,他終於有了自己的體會,並樂此不疲。

他描述道:

「快到48小時的時候,矇矓間覺得有些事情似乎很有意思......我體會到感覺的存在了。」

「閉關四五天之後,感覺也被淡化了。」

「再後來,看不透的事情有點透了,想不清的事情想通了,鑽牛角尖的狀態和諧了。」

從正常人的角度去看,他好比經歷了一場孤獨與自閉的洗禮,在徹底沉澱之後,再重回平靜。

果然,他告訴作者,每一場閉關的最後,他都找回了自己。

不會因為那些天的精神神遊,而打算放棄肉體,反而更堅定地統馭肉體。

他說:「那是真實到讓自己做什麼都很踏實的感覺……被放逐的精神找回來了。」

比較值得讓人玩味的是,每次閉關前,他都會刻意準備乙個蘋果,作為「重新」回來的開始。

大概是因為每天只吃饅頭,所以,蘋果在入口的那一瞬間,讓他真正感受到了味覺的衝擊,連帶著所有的感官重新被開啟。

可以想象,這種感覺是奇妙的。

果肉中的每乙個細小顆粒都在爭先恐後地開裂,釋放出蘋果本身的味道。

作為正常人,我們的感覺已經被平時的色香味壓制得太久了。

蘋果真實的美味,又有多少人真的感受得到呢?

同樣,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我們又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感受過自己的感受呢?

02

「附體」是一種什麼感受?想說的是,可能真的有這麼一類人,別人覺得她(他)瘋了,但她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在用自認為可信的角度,去面對或者解讀這個世界。

比如說,作者就曾與乙個同樣被形容為經常「附體」的患者接觸。

很多年前,她就開始模仿別人,除了生理特徵無法做到之外,「眼神、動作、語氣、習慣、行為,舉止,沒有一點不像的」。

可以試著想象,突然有一天,你身邊乙個熟悉的姑娘,彷彿換了乙個人。

她說話像個老頭,走路也顫顫巍巍,生活習慣也完全變了樣,你是不是也會被嚇到呢?

所以,這個女孩的男朋友棄她而去,家人覺得她不可救藥,朋友也開始遠離她。

但她絲毫不受影響,繼續實踐著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

她告訴作者,她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她認為:

我們每乙個人都是有思想的,所以,在我們看待事物的時候,其實是加了自己的主觀意識。

這樣一來,每個人看到的世界,就會有偏差。

因為好奇別人眼中的世界,所以她開始模仿別人。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所謂的「附體」,不過是她想要站在別人的眼光處,不帶任何主觀意識地去看這個世界。

她說,這樣一來,你會看得更本質,你也就會更接近這個世界的本質所在。

記得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哲學界與瘋子的區別在於,乙個只是在想,乙個真的去做了。」

大可不必去判斷這樣一種行為,是有意義,還是無意義,或許,我們可以由此去深思另外乙個問題:

當人與人之間產生誤解時,是否可以盡可能地站在對方的角度,重新去認識問題,再來解決問題呢?

就像作品裡,女孩說的那樣: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當你感同身受了,也許世界就通透了。

03

假如每個人都是一種動物

這是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至今,作者都認為不能稱之為病例。

女孩有一種特異的功能,也許是一種返祖現象,也許是一種進化現象。

不能確切到底是因為什麼,卻實屬罕見。

在她眼中,人都是雙重的。

當她模糊地去看,看到的人就是動物,只有當她正式地去看乙個人,那個人才是真正的人。

比如說,當她第一次見到作者時,她就笑出了聲,她說,她頭一次看到蜘蛛說話。

作者一再確認,是說自己像蜘蛛,還是在她眼中,他就是蜘蛛。

她能在作者思考或者記錄的時候,看見他像蜘蛛一樣,整齊地織網。

也能詳細描述出,作者究竟是乙隻擁有什麼樣特徵的蜘蛛。

在她眼中,她的媽媽是乙隻貓,和爸爸鬧脾氣的時候,背後的毛都奓起來,揹著耳朵,非常兇。

她的爸爸,則是乙隻很大的海魚,叫不上名字,卻是在《動物世界》和水族館都見過的那種。

而她自己,是乙隻通體黃色皮毛,眼睛很小的鼴鼠。

經過一番了解,作者發現:

她的「貓」媽媽,確實是個外表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小心謹慎、為人精細的人。

她的「魚」爸爸,平時慢條斯理,心理年齡相對年輕,是個擁有好奇心的人。

而她自己,確實也像鼴鼠一樣,看著開朗,小打小鬧的可以,但遇見大事,一定是害怕極了的那個人。

出於好奇,作者又讓她見了幾個同事,她所說的每一種動物,竟然都符合同事們的性格特點。

這不禁讓人開始相信:與其說她患病,不如說她確實像鼴鼠那樣,擁有更靈敏的嗅覺。

她所看到的每乙個人身後,都對應著現實存在的某一種動物,而這些動物的特徵,就是每乙個人的性格特點。

難以想象,如果每乙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特異功能,是不是在人際交往的時候,能夠輕鬆許多。

換句話說,每乙個人的性格特點,有了直觀的確定性,也許就能減少猜忌和矛盾,連帶著,生活也變得簡單起來。

五彩斑斕的世界,在她的眼中活靈活現,滿大街老虎、喜鵲、狗熊、兔子、章魚,多少讓人有點羨慕。

就像作者感慨的那樣:「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還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而在這個小姑娘的眼中,或許,才是乙個最真實的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與瘋子之間,彷彿一牆之隔,很多人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去相信。

但不要忘了:存在即合理。

這個世界本來就有無數面的不規則。

我們可以試著透過這本書中所講述的不一樣,看看「瘋子」眼中世界的本質與人生的真相。

就像作者自己說的那樣:「對與錯、好與壞、清晰或者混亂,邏輯與無序,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某種近乎宗教意識般的共鳴。」

是的,人因思想而高貴,有人讀到了,或是領悟到了,或許就有了存在的意義。

天才是走對了時代的瘋子,瘋子是走錯了時代的天才。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的序言裡,提出了這樣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

一千個人,難免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答案總是多樣的。

5樓:Jimesence

至今來說,可能要數佛經了。

它讓我在內心深處認同,要做乙個善良的人。而萬一哪天做了壞事,內心真的有點惶恐。

這麼回答可能不夠虔誠,對佛祖不夠尊敬,但有時也會因為不能肆意做自己,而多少覺得這是一種束縛。

佛祖也許根本不存在,我們只是被宗教古籍玩弄於股掌之中。

可是又想,萬一它就是存在呢。那樣如果我們錯過了這麼好的解脫之路,改命之法。有一天知道了,豈不是要後悔死?

6樓:Hanxx

我認為是稻盛和夫的《活法》《乾法》《心法》

當然我下面推薦的這基本書也都教會我很多東西,如果你要管理自己的情緒,建議你看張德芬的書,看時間管理的書,看張萌的書,

看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看理財的書《富爸爸窮爸爸》

想培養乙個技能,看《刻意練習》

思維類的,《終身成長》

《見識》

《態度》

想要學習好,《學習高手》

想要更優秀《吸引力法則》

想要了解成功的方法,《異類》

想要縱橫職場,還要不斷的學習辦公軟體技能。

還有很多,

今天是禮拜一,很開心下了個早班,

7樓:喬越濤

萬曆十五年歷史學家黃仁宇老先生的作品。只能用震撼來形容,文章寫的不造不見,透徹!

活著余華先生先生的作品,震撼人心,看的過程中眼淚嘩嘩留下來。

八史給人回顧歷史回顧過去,讀史使人明智!

8樓:寧靖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我上初中那會也算是剛剛開始涉入嚴肅文學的時期;十三四歲,也是剛剛開始形成最最基本的三觀的時候,我囫圇吞棗式的讀了很多本書,現在回想,這兩本確實影響並塑造了自己的最基本三觀。

閱讀它們使年紀輕輕的我明白:無論我們在做什麼事情,無論我們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只要你拼搏努力,踏實認真的做事,你就一定能夠取得進步或是成功;也讓我明白了乙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價值就是在平凡或是偉大的事情上獲得一翻成就,並為家國社會做出自己的奉獻。

當然,隨著後來人生閱歷和讀書廣度越來越多,諸如《局外人》《變形計》《萬曆十五年》《平凡的世界》《資本論》等等書籍都對自己完備三觀的形成產生過一定的啟發作用,但人生思想底部的基石,還是最上面的那兩本書。

你讀過對你影響最大的書是什麼?

張清僧 龍族。它對我來說並不是影響最大吧,我覺得更多是讓我明白了一些東西,而這種理解是道不清說不明的那種,只能是自己懂,用語言描述太寡淡。 晚晴 書本身和閱讀者當時的心境共同作用造成了對乙個人的影響吧,讀了 三體 後很多事情看開了,很多人和事不過滄海一栗,人活乙個心態,對自己好點。剛好在高二那樣乙個...

對你影響最大的事件是什麼?

水分 應該是中學考到很好的學校,頂不住壓力又回老家當鹹魚了吧 一直沒覺得自己性格有多弱,但那次見識到了,我是承受不了太大壓力,不自覺,沒主見。一幹弱點在離家住校的時候都暴露了。然後就是大學快畢業以及畢業以後自己窩在家裡好多個月,徹底封閉自己不考慮別人了。我的社交能力表達能力跟斷了檔一樣,完全不記得以...

你讀過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

狐狸 說實話上學看的書每本都看著頭疼,國外經典的看不懂 學歷低,不好意思 個人比較愛看中國神話故事,開始慢慢接觸道德經。發現老子先生這本書中有很多做事做人的原則和道理,看著看著就學了很多,也變得豁達,謙遜。感覺比上學看的書好多了 也有可能個人錯覺 而且看不膩 地瓜 影響最大的書真的不知道是哪一本,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