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春,杞桓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最後的子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31 02:52:11

1樓:齊地周胤

杞國,姒姓部落,周初分封,被追認為夏王後裔,封為諸侯。夏的概念是周人提出來,用來相對商國東夷背景,表明自己奪權的合理性。但杞國不如宋國,宋國是商王直系後裔,為了安撫強大的商族,周室尊宋國國君為公,公者,王之客也,行商禮,服商色。

杞國國君,只能臣屬於周室,封為侯伯,為諸侯。

岔開話題,周公,召公,虢公,虞公等,他們與宋公是兩碼事。前者是周王室公卿,為職務,不是爵位。他們在各自的封國采邑都可稱為周伯某,召伯某,虢伯某,虞伯某。

另,所謂五等爵也是後世的概念,周室分封諸侯,公侯伯子男,這五爵國君各自之間都是平等的,互不臣屬。區別是他們於周室的親近關係,以及在周室的政治待遇,初始時期的勢力不同。

杞國在東周時期與莒國,萊國,徐國交往過密,慢慢被同化,這三國都是子國,是商時期就存在的東夷部落衍生出來的。所以被孔子鄙視了。雖然孔子是商王後裔。

而事實上,商雖處在於東夷,但它也不認為自己是夷人,它稱更東邊的部族為屍方,人方,也就是夷人。所以,夷,也是個相對的文化概念。

2樓:三種不同的紅色

就是「公侯伯子男」的子。

這句話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而《左傳》是用來解釋《春秋》的,所以這句話就是對《春秋》僖公二十七年第一條記載進行的解釋。

《春秋》中的那句記載是什麼呢?是「二十有七年,春,杞子來朝。」

古代人認為《春秋》是孔子親筆寫的一部書(而且是唯一一部),這部書承載了孔子全部的思想,是給後世人立的憲法。(所以《春秋》一書在經學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但孔子寫《春秋》,並不是很直白的把自己的思想直接寫出了,而是通過字裡行間的選詞用句來隱晦地進行表達,也許其中某乙個字就表達了孔子乙個重要的思想,——這就叫做「微言大義」。

而上面那條記載,就恰巧有「微言大義」存在。

這個「微言大義」就是「杞子」二字。

我們知道,杞國是乙個諸侯國,到現在還留下了「杞人憂天」的成語,但這個諸侯國可不是一般的諸侯國,它是夏朝的餘胤。古代講究宗廟祭祀,國家滅亡了,但祭祀不能斷,所以就給前朝後裔找塊地方封個諸侯,讓他們繼續祭祀先王。——商朝的後裔就是宋國,而夏朝的後裔就是這個杞國。

按照《春秋》的說法,杞國本來的爵位是伯爵,所以《春秋》中提到杞國國君時,大部分時候稱「杞伯」。

但在上條記載中,稱其為「杞子」,這就是其微言大義存在的地方了。

杞國最早是在今天河南杞縣那兒,但在西周時期就搬遷了,搬到了今天山東新泰附近。那地方靠近東夷,杞國就和夷人雜處,時間長了,就沾染上了很多東夷人的習俗。這次魯僖公二十七年,杞桓公來魯國訪問,訪問時就使用了東夷人的禮節,所以《春秋》在這裡就記載:

「杞子來朝。」

所以《左傳》就對這句話進行了解釋:

杞國的本來爵位是伯,為什麼這裡要寫出「子」呢?

因為他使用了東夷人的禮節。

為什麼使用東夷人禮節,就是子呢?

因為「子」這個爵位基本是都是授給蠻夷的,比如楚國就是楚子,越國就是越子等等。如《禮記》所雲「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個蠻夷,無論國家如何強大,都是叫做「子」。

杞伯在這裡使用了夷人禮節,《春秋》就將他作為夷人對待。而這也正是孔子要表達的乙個重要思想,叫做「入夷則夷,入夏則夏」。乙個人究竟是蠻夷還是華夏,不看血統,而看文化。

如果你接受了華夏文化,那自然就是華夏人,如果你乙個華夏人——即使貴為大禹後裔——使用夷禮,那也就是夷人。

——這就是「杞子」二字所蘊含的微言大義。

二十七歲了還讀博嗎?

碩士畢業那會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主要是看你是不是喜歡學術,還是迫於現在社會的壓力,不得不掙錢,要是選擇讀博,就要做好承擔經濟壓力 生活壓力 科研壓力的準備 聽說改名可以減肥 栽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既然你有這個想法就去實現它,不要讓自己後悔。最後明確地告訴你 27歲讀博真的不晚 紅葉...

「二十七,始發奮」還來得及嗎?

Eason鴨 復讀一年的事情讓我知道乙個道理。你認識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時候一切都來得及。最可怕的不是努力沒收穫,而是自我感覺良好其實糟糕透頂卻還毫無意識 來不來得及,看你 發奮 是要做什麼了。吃青春飯的行當,那還是算了。人的體力 精力,差不多五歲就是乙個檔次。二十七的人和二十二歲大學剛畢業的人比,注定...

到了二十七歲還敢裸辭嗎?

心迷覓 29歲,無房無車無存款,3月底,突然通知考核不過,並且當天搬離宿舍,而我剛退掉租房乙個月。被打得手足無措,早上九點多通知離職,下午搬完離職手續,回宿舍收拾東西,當晚八點多在乙個朋友的幫忙下搬完了全部家當,後來幾天寄宿在朋友租房,找了幾天工作不合適,又逢清明節,現在正在家裡蹲。出去還要重新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