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抖音和七大博物館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聯合發起的「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

時間 2021-05-30 18:55:14

1樓:大偵探阿蓓

抖音這件事情一出來,博物館圈子裡的好多老師都非常反對。說實話剛開始非常不理解,但與一些老師對話後,我開始明白:

在熱點更迭頻繁、資訊湧現雜亂之時,我們應該慶幸有博物館能夠提供乙個讓觀眾冷靜思考、追求深刻的空間。不與流行為伍,更多希望博物館本身不要被「娛樂至死」所裹挾而媚俗,趣味性和藝術性本身並不矛盾。最終我們所守護的博物館是為了引領未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當下片刻的歡愉

2樓:庚影

文化不揚,俚人不知。這就是學校之外的國學課。要知道,無論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都會產生不一樣成績的學生。先發揚了再提公升!!

3樓:沒有小心心

轉悠了一圈沒看到什麼狗血的「娛樂至死」言論,讓我為大家開闊的視野松了一口氣。

但換句話說,我們的關注點就是被這樣的媒介轉移和操控的,他們一方面挑戰我們的既有觀點和印象,另一方面也在建立新的觀點和印象,不要只為了新奇給自己加了新的鎖鏈哦。

4樓:沙耶的果凍

先說結論:這一類『跨界』根本上是在國內博物館建設的大潮以及近期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關注度提公升的背景下,博物館在努力補回之前幾十年建設方針比較古板脫離群眾的問題(即在相當長期的時間裡,中國博物館主收藏和保護,輕教育和社群服務屬性)以面對當代博物館世界性的難題:如何吸引觀眾參觀博物館,從而達到博物館『教育』職能。

很明確的就是這是一場市場營銷活動,當然作為非營利性的公立文化機構,博物館自然不是為了搞銷量,但從平台/方式來說他的目標人群就非常明確:不經常去博物館的,甚至幾乎無博物館參觀經歷的青少年人群。

所以說這一系列活動其實不是給已經對博物館有興趣有認知的人看的,經常去博物館的人看了有不適是正常的,做乙個不太恰當的模擬:這些活動就像好萊塢爆公尺花電影,沒太多深度內涵,自然不被『資深影迷』喜歡,但這足以製造乙個社會熱點吸引相當一部分路人的關注。其中一小部分人會開始把約會/閒逛的時間定到博物館,更小小部分人會開始因此對歷史感興趣,最後一些人還能發覺這些策劃的不足,開始審視自己的文化需求,甚至最終幾千萬人裡也只會有十幾個人能因此作為開端走上學術道路。

只要能有這些效果的一部分,那其實這個活動其實就成功的。

當然批評的觀點其實也很容易理解,這個活動本質跟前段國內大火的《國家寶藏》之類的節目沒太大差別,他們被吐槽的點其實也類似的,這在另外幾個答案裡也或多或少提到: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要用接地氣的俗吸引接地氣的路人觀眾,博物館學者也有一定的『特權』研究博物館館藏,但似乎一些高階的愛好者就相對被忽略了。所以下一步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這些人的利益?

另外在好的博物館資源如此稀有和集中的情況下,早點公布庫存文物的資訊,甚至線上展覽,以及讓小型、地方、高校這一類的博物館做更有深度,增加展板文字資訊數量和質量,在不用大量文物的情況下搞比較靠近學術前沿的特展,讓不需要被這些噱頭主導的觀眾也能在家研究,欣賞,學習,從而和大隊排隊人馬錯開,提公升展覽體驗,是不是也應該是後續值得考慮的?

5樓:Runningtree

既有趣又有些不適,不適的點特別在於抖音上那個#嗯~我在某某博物館#的活動,那句「嗯~」以及在博物館打響指的行為,聽到人身心彆扭…

(打個響指當自己是滅霸嘛?)這個行為的關聯真的好嗎?

如何評價抖音貓七?

山G大人 喜歡他的人那麼多也是有原因的,從他粉絲一百多萬到現在九百多萬,他至始至終都是一樣的,沒有那麼多的花裡胡哨,幾乎不遲到感覺他是在認認真真做這個事情,實力強,當你遇到乙個誠懇含蓄向上的真正優秀的人,感覺其他人都再也不能吸引你的目光 曲奇的詩 唯一看的直播,從來不跟粉絲要禮物,我每天按時刷乙個九...

如何評價CBA史上首次搶七大戰?

宮小喬 身為非廣廈 山東兩隊的cba球迷,搶七那場只看了半場就看不下去了。雖然不太懂裁判的戰術吹法 姑且這麼稱作他們的套路吧 但是在裁判老謀深算的編排下,我深深的感到了山東球員在場上的無助感。到最後,我甚至覺得山東隊打這場比賽有一種在逆天改命的感覺。你動,你犯規,人家犯規吹掉你快攻。這咋玩 Brav...

TikTok和抖音差別大嗎?

抖音國際版 Tik Tok和抖音裡面的內容不一樣。Tik Tok是抖音的海外版,內容都是國外使用者發布的,抖音和Tik Tok的資料不互通,內容也不同。tiktok的註冊登入方式主要包括 海外手機號碼 facebook賬號 ins賬號 line賬號 kakao賬號及推特賬號。賬號主要以個人號為主,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