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學有哪些觀測工具和手段?難道北極星真的靠純肉眼認定它在北天極?

時間 2021-05-06 01:13:39

1樓:寒蕭

首先古代這個範圍太大了,不說世界,單說中國古代幾千年的天文觀測史,所使用的天文工具和方法就有非常多的種類,很難說詳細了。所以,這裡只舉幾個例子。

關於北極星的發現,古人幾千年前就注意到了,但是最初也不需要什麼儀器,只需要用眼觀察就可以發現,在一年之中,所以天體的位置都在變化,唯獨北極星是看不出變化的。而且,人們還可以發現所有的天體都會圍繞這北極星轉,所以北極星古代叫做帝星,意思就是萬物都要圍繞著他來運轉。

當然古人不知道地軸指向北極星,而是認為天空是乙個球體,所有天體都是鑲嵌在球上的,而這個球就是以北極星為軸,在緩緩轉動。於是衍生出了渾天說,來解釋日月星辰運動的現象。

至於說測量北極星的位置,古人很早就可以測量了,這其實很簡單。立乙個桿子,上面固定乙個可以上下轉動的長筒,在長筒轉動的位置固定乙個刻度板,再固定乙個鉛墜或者指標。觀測者通過長筒瞄準天體,這時讀取刻度板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天體的高度了。

這種方式可以得到1度以內的結果,到了後期,人們製造的渾天儀和簡儀精度更高,可以達到幾分甚至更高的精度級別。

今天,在北京古觀象台還陳列著明清時期的天文觀測儀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2樓:老錢

在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斗轉星移的速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慢。地球自轉速度約24小時轉360度,相當於15度/小時。太陽的視直徑約0.

5度,也就是說夕陽落到山頂(太陽底邊和山尖重合)到夕陽完全落到山後(太陽頂邊和山尖重合),只需要2分鐘,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下落。

平時覺得星星不動,是因為天空太空曠,缺少參照物。找一棟高樓,選個合適的位置,讓一顆亮星或者月亮正好處於樓房的東側邊緣,你保持不動,就可以很清晰地感覺到天體的移動。

古人沒有望遠鏡,但是要製造個參照物來觀測天體的移動還是可以的。

3樓:兩做兩到位

這題我會

沈括在夢溪筆談裡面記錄這件事情,記錄的非常詳細文家有渾儀,測天之器,設於崇台,以候垂象者,則古機衡是也。渾象,象天之器,以水激之,或以水銀轉之,置於密室,與天行相符,張衡、陸績所為,及開元中置於武成殿者,皆此器也。皇祐中,禮部試《機衡正天文之器賦》,舉人皆雜用渾象事,試官亦自不曉,第為高等。

漢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謂之「極星」。自祖亙以機衡考驗天極不動處,乃在極星之末猶一度有餘。熙寧中,餘受詔典領歷官,雜考星曆,以機衡求極星。

初夜在窺管中,少時復出,以此知窺管小,不能容極星遊轉,乃稍稍展窺管候之。凡歷三月,極星方游於窺管之內,常見不隱,然後知天極不動處,遠極星猶三度有餘。每極星入窺管,別畫為一圖。

圖為一圓規,乃畫極星於規中。具初夜、中夜、後夜所見各圖之,凡為二百餘圖,極星方常循圓規之內,夜夜不差。余於《熙寧歷奏議》中敘之甚詳。

以上摘自《夢溪筆談·極星測量》篇

有用的地方翻譯過來大概就是:

漢代以前人們認為北極星在北極點上。祖?用璣衡發現北極星離北極點大概有一度的距離。沈括使用流傳下來的窺管看發現,上半夜北極星還在窺管中,過一會就又出去了。

才知道一直使用的窺管太小了,不能容納北極星旋轉。花了三個月一直擴大窺管,才能保證北極星一直在窺管內遊走。這時候才知道北極星離北極點有三度多。

4樓:禁與千尋

很簡單,古人不是乙個人一天,而是無數人幾千年幾萬年的看星空,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燈,晚上無聊的多了去了,就算有聊,也要幹活走夜路。

久而久之或是有意或是無意,就認識了一些天體,星座。

例如北斗七星,再久而久之就發現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天旋轉,再久而久之發現有一顆叫做北極星的星星恰好不怎麼轉。

就這。不是說古人先發現北天極,然後測量靠近那邊的星星。

而是發現了北極星然後認為這是北天極。

北極星的特點就是晚上星空旋轉的時候它幾乎是不轉的。這個你地面隨便找個參考物。

或者誰沒事躺地上一晚上就能看出來了,需要什麼度不度的呢?

所以說讀書多會變傻,那麼簡單的事情。

5樓:天生吾儕

偏個題。斗轉星移這個詞,現在人們都以為是虛寫,只是用來比喻時光流逝。但其實這個詞是寫實的,鬥真的在轉星的真的在移,只要把腦袋抬起來看看星空就知道。

——當然不是看今天城市裡的星空而是看曠野或者古代的星空。現代城市中看到的只能叫夜空不能叫星空。

天文學有哪些迷人之處?

Zhang Bill 有兩件事我越思考越敬畏,那就是我們內心的道德法則和頭頂璀璨的星空,康德墓誌銘 它不僅讓你敬畏宇宙的巨集大,人類的渺小,也讓你無比自豪,因為,這些,我們渺小的人類居然可以知道,我們必將知道! cat jedi 不是天文學從業者研究者愛好者。只是為了寫科幻找過一些資料看過一些資料。...

天文學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基礎意義既不多也不大,除了天體測量和天體力學可能有點軍事科技等方面的應用之外,其他的理論 尤其天體物理 大部分都是靠假說,與之對應的,科幻意義很大,隨便弄個新名詞和新概念就能蠱惑一批小朋友,當然也有大朋友,順帶著養活了一批沒啥真本事的領域內的 科研人員 就這樣 抬頭看看手機右上角,低頭看看電腦桌面右...

有哪些天文學知識概念已經更新或改變,但不為大眾所知?

巨行星的衛星數量,隨著發現的數量越來越多,並且因為衛星數量眾多,從大個的衛星到最小的塵埃過渡也越來越模糊,那麼今後勢必要像開除冥王星,另劃一類矮行星來對圍繞巨行星天體進行歸類吧。 已登出 前冥衛一,卡戎,現在已經公升格成矮行星,因為它相對冥王星質量大到互相繞轉的質心已經到了冥王星以外,所以冥王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