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話吵架都是文言文嘛?

時間 2021-05-11 20:28:09

1樓:Ending

不請自來,不是所有古人都說文言文的,你可以這樣想,如果每個人都說文言文,又何來文言文晦澀難懂,應該用白話文這文章這種說法呢?

文言文相當於古代的上層社會通用語,說白了也是古代皇帝對學術和思想的乙個控制,只有有文化的人,才看得懂文章,寫得出文言文,而這樣的人基本也是飽讀詩書的「儒學者」,有著對皇權的愚忠。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說文言文的

2樓:

我記得有個例子,大概是《戰國策》記載過齊威王的一句罵人話:「而母婢也」。一般解釋為 「你媽是婢女」,和現在北京的口頭禪 「丫挺的」 意思類似。

但還有一種解釋,史官記錄這句話,實際上做了隱晦的處理。我們用(近似,非準確)古音來讀這三個字:

而(爾)ni

母 ma

婢 bi

爾母婢就是 ni ma bi

現在我們還這麼罵人。

3樓:

我們學習的文言文是古代書面語。而書面語和口語當然不可能完全一樣咯。古今皆是。說話吵架用書面語大概就是現在的「罵人不帶髒字兒」。

4樓:賈同學

認真臉:文字的產生是建立在語言之上的,也就是說剛開始的文字是和當時人們平常說的話是一樣的。

但是語言是為了交流,它的特點就是靈活。而文字的主要目的是記錄與傳承,那麼就一定要有穩定性,不能今天寫的明天就沒人認識了。因為這不同的特點,文字和語言就隨著時間而分離。

所以,夏商周的古人的確是用文言,不過那是不叫文言,而是平常話。

5樓:小曄曄

我猜是的,在陳太丘與友期中那個陳太丘的朋友不是對孩子說:非人哉,與人期行,相違而去。然後孩子說,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不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理。

然後孩子頭也不回走了,由此可見。

6樓:巫遊

後代的文言文主要是模仿先秦時候的口語,漢代以後文、言就逐漸分開了,文人寫文章還用文言文,但是說話就是另一種風格了。

所以先秦時候,是的,說話吵架都是文言文(嚴格來說是文言文風格的話語,因為文畢竟不等同於語言),漢代以後就不是了。

有哪些古人用文言文寫成的笑話段子?

眾怕婆者,各受其妻慘毒,糾合十人歃血盟誓,互為聲援。正在酬神飲酒,不想眾婦聞知,一齊打至盟所。九人飛跑驚竄,惟一人危坐不動。眾皆私相佩服曰 何物乃爾,該讓他做大哥。少頃婦散,察之,已驚死矣。出自 笑林廣記 好像還沒人說過。多看兩遍,忍俊不禁。畫面感太強了,十足周星馳電影既視感 東東槍 90年代有出版...

古代人日常說話是說文言文嗎?

堯舜禹都是單字名字,從開始有語言都是匱乏的,文言文等於白話文 社會發展迅速,語言拓展的很快文言文比白話文難理解逐漸開始分化 為什麼文言文沒有跟上白話文的節奏,個人覺得受限於文字的載體不便於白話長篇大論 1917年1月,胡適在 新青年 發表題為 文學改良芻議 的文章,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公開訊號,這個時期...

古代古人寫文言文都沒用標點符號的,那他們寫出來的文章一般不是很難理解嗎?

趙天一 中國古代其實是有標點符號的,不過很簡單,叫做 句讀 句 為乙個小圓圈,和現代的標點句號相似,讀 為乙個頓點,跟現在的標點頓點比較像。古代典籍一般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閱讀者要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適當的斷句,這是古代文人一種非常重要的小學功夫,也叫做 句讀 古人讀書費勁嘛?不會的,我理解這只是學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