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語言會分性?

時間 2021-05-11 10:07:41

1樓:徐偉

個人覺得語法性的區分還是很有用的,能強制說話者區分生物性。

比如知乎裡的各種吐槽相親貼,我讀起來真是無比地心累,必須費勁心思地去尋找蛛絲馬跡,去判斷作者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哪怕遇到乙個「他」或「她」字都欣喜萬分。

如果有語法性,則很容易從冠詞、形容詞、名詞,甚至動詞上迅速判斷主人公的性別

2樓:小小的寂寞

搬運一篇以前寫的文章。

小小的寂寞:不要再抱怨公貓是母的,少女是不男不女的了

你知道世界上有一種語言,名詞有數不清的性,並且單獨看名詞本身根本不知道他是什麼性麼?

你知道那個語言儘管形容詞不需要 agreement, 數詞接 (不表示單位的) 名詞時必須加上乙個 agreement, 做定語 (update: demonstrative determiner) 的指示代詞也有可選的 agreement, 但是名詞性指示代詞 (update: demonstrative pronoun) 必須和指代的名詞的性相一致麼?

你知道那個語言中,動物和貓是乙個性,豬和牛又是乙個性,馬和布又是乙個性,紙和桌子是同乙個性,有些母語者認為棍子和鉛筆是同乙個性的,但是絕大多數不這麼認為麼?

你知道那個語言中,簡訊和漢子是乙個性的麼?

貓是母的公貓也是母的少女是不男不女的比起他來說弱爆了。

其實那種語言是漢語,用來做 gender agreement 的是量詞,畢竟量詞 agreement 除了發生在數詞和指示代詞上而不是形容詞過去分詞神馬的,不像部分語言的語法性系統那樣反應實際性別之外,其實。。。

3樓:牧雲笙

一以及,並不是只有印歐語有詞性變化噢,我們漢語也有啊:想想「騎qí 馬」與「坐騎jì 」的不同讀音,「國王wáng 」與「王wàng 天下」的不同讀音,這都是上古漢語詞根變化的殘留啊。

讓我們代入石器時代的祖先們的思維來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原始人們跟我們一樣聰明,但關注的事情不太一樣。根據目前的人類學研究推測,原始人們應該是對自己所生活的小區域瞭如指掌:比如附近有哪些動物,有哪些植物,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家門外多遠有塊大石頭什麼的。

另外,原始人們每天總是面對著同一片森林或草原,需要關注的事物沒有現在這麼豐富。

於是呢,原始人:

1. 比我們現代人更需要對事物進行細緻的分類和表達;

2. 由於事物不過於豐富,所以細緻的分類和表達是可行的。

於是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類語言都有諸如「主格」、「賓格」、「屬格」、「陰性」、「陽性」、「中性」之類的細緻的詞語變形,以提高交流的效率。

三 而現代社會由於過於複雜,反過來需要我們具有逐層抽象的能力。

比如不管是馹馼駒駟駢驍驊騮駘駙駔駱騂驪駿,反正是馬就對了~~

關於原始人並不是很聰明的質疑,這裡貼乙個摘自陶雨晴「羚羊與蜜蜂:眾生的演化奇景」這本書的一段話來說明一下:

2023年,年輕的生物學研究者恩斯特·邁爾(Ernst Mayr)來到紐幾內亞的塞克勞珀斯山考察鳥類,這是一次冒險般的活動,他往來於密林之間,與當地好戰的原住民共同生活。在這次旅程中,邁爾一共識別出137種鳥,令他意外的是,當地人能認出136種鳥,與專業的科學家不相伯仲。我們經常把原始部落中生活的人,當成愚昧的「野蠻人」,其實在某些方面,他們是偉大的「生物學家」,世界各地靠著狩獵、採集為生的人,都能辨認成百上千種動物、植物,而且跟經過科學證實的分類法,有驚人的一致性。

Jared Diamond 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中也有類似的敘述。

4樓:夢星宇

實際上下意識認為萬物皆有性別這事現代人都有,比如我們傾向於認為奇數與男性有關,偶數與女性有關,直線屬陽性,曲線屬陰性,可愛的小動物是"她",祖國也是"她",對乙個動作發出者,接受者的性屬判斷自然影響對這個動作的判斷,引起變形(古人可不管外人聽不聽得懂,自家人聽懂就行)

5樓:「已登出」

這個話題就大了。。。印歐語中,最初,名詞的性和格是一體的(當然,後來大部分羅曼語族的格都消失了)。性的區分也就是格的區分。

因為,原始印歐語是一種作格-通格語言,這種語言裡要區分動詞的行為主體。這就使區分行為主體的有生性(比如人、動物、神靈)、非有生性十分重要。這樣,原始印歐語中,作格標記就成了格標記,同時也是性標記。

原始印歐語的性就是有生性和非有生性。至於後來怎麼演變成陽性、陰性、中性,這我就不清楚了。

6樓:「已登出」

以我對印歐語的了解,這種屈折語(inflectional)的分性主要原因是由於屈折變化的需要。屈折變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詞詞尾或單詞中間母音的變化,另一種是單詞詞尾成分的變化,前者例子是foot變feet,shoot變shot;後者比如english變england。這種屈折變化的特點就是根據母音或者成分的不同,而需要多種變化方式,相比而言黏著語附加成分幾乎沒有變化,不斷累積就可以了,頂多有個母音和諧律。

以哥特語為例(資料比較豐富),名詞格變化有好幾種,比如詞根詞尾a、o、u、i、r、nd等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方式,而性的出現就是與這些詞尾變化高度關聯,實際上印歐語還有個強弱詞變化系統,就不說了。哥特語a/ja/wa詞尾分陽性和中性詞,o/jo/wo詞尾則全部是陰性詞,i詞尾單詞有陽性詞也有陰性詞等等,而中性詞的特點是主格和賓格是一致的,同樣的詞尾會因為詞性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屈折變化。

實際上印歐語在最早是不分性的,如果要分的話,也就是分動物性和非動物性,後來隨著語言的發展,詞彙越來越多,各種詞尾分出了不同的變化,這時候就產生了詞彙分類,我認為性其實就是古代印歐語動物性和非動物性在新的詞尾變化中的留存,這個留存本身也不斷發展,最終成為與自然性別毫無關係的語法性,也就是詞彙分類。

而黏著語則一般不分性,少有的幾個分詞性的語言,比如達羅毗荼語,詞性是嚴格按照語義分類的,比如泰公尺爾語,分成理性和非理性兩類。。。人類和神是理性,其他(動物,物體和抽象詞)是非理性。之所以黏著語一般不分性,是因為黏著語的構詞法與屈折語完全不同,黏著語構詞法是詞根與附加成分的黏合,只需根據詞根最後乙個母音玩母音和諧律就可以,而不需要有完全不同的變化方法,比如土耳其語裡不管詞根是啥樣,-ce這個附加成分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7樓:Woo Jan

雖然不是做傳統語言學的,但還是來嘗試回答一下。很多語言譬如德語之所以存在性別,很大的乙個意義是滿足語法結構的靈活性,而同時避免歧義的產生。其實我們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帶有語法性的語言就可以發現,他們的乙個很大的共同特點就是擁有非常靈活的語法結構和語序。

這邊我們用德語來舉乙個栗子。在描述「乙隻貓追一條狗」這個情景時,德語主動句有至少下面兩種描述手段:

(1) Eine Katze jagt einenHund. (S-V-O結構)

A cat chases a dog.

(2) EinenHund jagt eine Katze. (O-V-S結構)

A dog chases a cat.

德語下面的英語是直接的詞對詞的直譯,Hund(狗)是陽性ein,但作為第四格賓語時卻需要變為einen,表示其屬格。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使用沒有語法性的英語直接翻譯德語句子,則會出現嚴重的歧義,即句(1)和句(2)的意思正好相反。而通過對表示詞語性別的冠詞進行變位,使得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誰是Subject,誰是Object,那即便貓和狗掉了個頭,仍然不影響我們對語義的理解。

我認為詞彙的性別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證了語言的靈活性,又避免了歧義的產生。其實雖然這些語言的性別讓初學者很抓狂,但有時候真的會為德語等一些語言因性別而帶來的嚴絲合縫無懈可擊的變化而感嘆。這也可能是為什麼德語、法語等語言被譽為最精確的語言之一的原因了。

當然,性別為什麼會產生,這可能就涉及到語言史的問題了。

8樓:coco xu

(以下來自wikipedia ,條目:性 (語法) )

對於非語法性別或相對於語意上的性別,許多自然語言中的語法性別(grammatical gender)相當紛亂,如德語

Mdchen「少女」即為中性,而非語意上所理解的陰性。一般語言學上對於語法性別的由來有幾種解釋(以印歐語言及其祖語

原始印歐語為例):

第一種說法是,這些語言的祖語,也就是原始印歐語,本屬於一種語法性別,也就是他們文法上「性別」的區分和語意上的「性別」無關係,只因這種區分也包含語意性別的區分,所以原始印歐語採用了區分語意性別的屈折或其他文法要素用以區分他們所屬的語法性別。換言之,假設原始印歐語將所有字彙分為 A 和 B 類,其中在 A 類中包含一些語意性別為陽性的字彙,這些字彙字尾假設為 -o,而 B 類中包含一些語意性別為陰性的字彙,這些字彙字尾假設為 -a,故漸漸地原始印歐語便使用 -o 和 -a 來區別 A 類和 B 類(此區分因而成語法性別)。

另一說是該原始印歐語本來是屬於語法性別,之後其中的「中性」漸漸消失,並且被其他兩性填入該屬性,例如假設原來「石頭」在原始印歐語是中性,但後來某些印歐語言沒有中性格,並以陽性或陰性取代,所以才會出現後來紛亂的語法性別。然而這個說法並不能用來解釋像俄文、德文這些仍然有中性格的語言。

第三種假說認為原始印歐語的任何性別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都是有意義的,也就是原本原始印歐語是語意性別,例如石頭在當時的精靈崇拜的文化中可能是陰性,所以在他們的語言中屬於陰性,之後隨著文明的發展與輪替,本來有邏輯、有意義的性別區分到來後來都變得隱晦,有的語言甚至以自己文化中的定義對於字彙的性別加以區分,因此才出現後來看似不協調的語法性別

9樓:茉茉

個人感受是,正因為有些語言中名詞有性和數,指代的時候可以毫無歧義一步到位,這點優勢尤其在書面法語中強大的詞尾變換得以體現。

我們的母語名詞沒有區分性數,但代詞卻有 「他」、「她」、「牠」之分。因為這很重要。

10樓:向伊梅

Gender feature 既可能以語義(即自然的性特徵)為基礎,也可能以語音(phonology)或語形(morphology)為基礎。

即使是以語義為基礎,也有很多標準,比如陽性特徵會比較傾向於指代male,但也有可能是用來指代大的或長的物體。

此外,在不同的gender system裡 (two-gendersystem 或 three-gender system ),同一種性特徵的含義有可能不同。

語言裡不該有冗餘資訊麼?這是乙個更寬泛的問題。實際上,冗餘性是人類語言及很多種動物交流的重要特徵。

這是因為在交流中,某一種資訊所提供的對比未必能有效被接收,這時就需要一些備用的多餘的資訊來保證交流的順利進行。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用語言傷害父母?

認真起了個ID 是你害我差點上不了高中是你因為別的女人欠下高利貸讓家裡揹負債務拉低大家生活質量是你把我所有的在意和喜好作為你認知概念裡的 書生的做作 我為什麼不能問心無愧地指責你 老李 都是被逼的。小孩子哪來那麼多惡毒的心思?你提這個問題無非就是想給父母洗白,如果你能保證父母教育沒有仍和問題小孩子會...

為什麼戀人會分手?

無憂馬大姐 這個問題就好像,每乙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考試卷紙是滿分的 但是幾乎很少能夠達到目標。人為因素也很多啊 就算你是學霸 也沒準兒在考試的時候出一些狀況 影響你的考試吧?人生就是一種經歷 別太執著就能幸福快樂 你付出了多少就會有多少回報 那是遇到對的人 有感恩之心的善良之輩 你付出很多沒有感恩之...

為什麼有些語言的音節結構很簡單?

李溯本已故賬號 音系簡單和音節結構簡單是兩回事兒,例如拉丁語的音系就特別簡單,但音節結構卻算相對複雜!另外很多人認為南島語系 簡單 其實是個錯覺,簡單的只是夏威夷語 毛利語這些,而更主流的馬來語 他加祿語 賽德克語等等都要複雜得多 一根據發音原理就知道了。1.振源是聲帶2.動力是肺和氣管撥出的氣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