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讀詩 背詩 抄詩 看詩,究竟哪個才是最好的閱讀方式呢?

時間 2021-05-10 03:12:03

1樓:寄芳容

想自己是作者,在當時的背景下,有感而發,緩緩吟唱出來,再落筆紙上。

總有自己深有感受的時候,比如我: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樓:柒柒

我喜歡抄詩,但我覺得並沒什麼用,像我這樣記憶力不好的人,經常頭一天抄了,第二天以為沒有接觸過,又抄一遍

不過我還會繼續加油抄詩,就是好玩兒,已經抄了幾本本子了,要是抄的都記得住就好了,破記性沒救了

大聲讀詩最有用!讀出來才能感受詩的韻味不是嗎

3樓:金雲

不邀自來。

選擇最佳的學習方式要取決於學習者的學習目的自身基礎

培養詩的感覺和文字功底,是一種非常深入的學習。那麼,在不同的自身基礎下,應該作如下選擇;

1,自身基礎弱的學習者,最優的學習方法是默寫。連念都念不通順的隊伍,如果把拿到手的詩詞泛泛而讀,就會如同鴨背潑水,不留痕跡。這是記憶的生理特性造成的。

你沒有相類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大腦沒有形成一塊區域專門處理這些任務,在學習的時候會事倍功半,學得慢,忘得快。在這種情況下,確保自己把要學習的詩詞絕對記住,是最優的選擇,否則,花費了時間卻一無所得,幾乎不能把所學的內容拿出來應用。這樣的學習會帶來糟糕的挫折感,是學習者後續學習的大障礙。

2,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最優的學習方法是背誦。所謂的有一定基礎,標準就是一首七律能在兩三分鐘內背誦。

到了這種程度,可以不寫了,快速的,大量的背誦詩詞是較優的選擇。通過遮住部分句子快速驗證自己是否記住,記住了就換下一首。

3,如果一首詩詞只默讀一遍,就可以背誦,就說明基礎已經很好了。這種情況下,根據學習的目的可以選擇一讀一背,或者快速瀏覽即可。如果是為了考試,就應該在閱讀了詩詞以後立即嘗試背誦一遍;如果只是為了欣賞,就只管快速閱讀就好。

4樓:白江峰

大聲讀詩肯定比背啊,抄寫啊,有用好玩的多。為什麼?背的概念從本質上就是很傳統的,八股文的形式,此唯有好處是可以出去炫耀,別人說個啥,你扔出一句詩來,顯得不一樣啊。

但如果真正喜歡詩的話,大聲讀出來,進入乙個新的世界,通過聲音和節奏去感受,不失為一種快樂和享受。祝好

5樓:長路當歌

大人還是要先懂後記,即先知文意再背誦。至於幼兒,我認為聽記效果最好,家有小女,自認為智力平平,咿呀學語起便常給她背詩聽,一般五言絕句,一天三遍,連續四五天即可背誦。我女兒三歲時,我每天送她去幼兒園的路上給她背兩到三遍將進酒,大概不到兩周孩子即可全文背誦。

因為從小聽詩背詩,現在她很喜歡有韻律感的語言。不要強迫孩子,不要特意而為之,就每天高高興興說兩遍。

6樓:獨角牛

讀過就忘是你記憶力的問題,也就是說精氣神中的神不足,可能神經不敏感,反應慢,五感中有些感應不靈敏,所以你應該做的是養神。

7樓:我我我不知道啊

在我看來,泛讀+精度的模式無疑是最好的。

泛讀有助於你接觸更多的文章,了解不同作者的風格,同時篩選出好的文章,段落,句子。而在你篩選過後,對於好的你自然有個評判,之後細細品讀,逐字分析,必然會有所收穫。

8樓:Ruby.L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方式去閱讀

剛開始閱讀詩歌的時候,可以先看幾遍詩,賞析一下詩人的情感,覺得有必要的話還可以用筆標註出來。然後是背誦詩歌,熟背,形成大量的積累。。個人覺得抄詩沒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想多一些關於詩詞方面的積累,大量背誦就好。如果你主要側重於培養自身氣質,陶冶情操的話,剛開始就看詩背詩,形成詩感。之後看詩和吟詩足矣,當然,遇到很喜歡的詩歌背下來是更好不過了。

同一首詩在不同時期讀是會有不同感受的,多讀多吟誦吧!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是很漫長的,希望你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9樓:

吟詩。古代人從不讀詩,你要是在公共場合讀詩的話會被人笑話的。吟詩是像唱歌一樣把詩念出來。習慣之後,你就會感覺到讀詩是那麼乾巴巴的。

10樓:木頭貓先生

聽老人家講一遍,就記得無比清楚。

我現在還記得我小學老師的兩行白鷺上青天,搖頭晃腦,拖的尾音韻味十足。

最後,我沒有那個意思,你們不要.......

11樓:

某公美須髯,時人羨之。一日,友人問之曰:「逢君安寢,置須髯衾上耶?於衾內耶?」, 公竟不能答也。

是夜,公欲安寢,置須髯於衾內,輾轉反側;復置鬚髯於衾上,亦不適意,終夜慮之,竟不成眠。

不行了這偽.文言我編不動了啊哈哈哈~徹頭徹尾的業餘愛好者無法評價那種方式更好,只是作為乙個極其極其業餘的業餘愛好者分享一下自己的業餘感想:那就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就好啦~

這個東西個體差異挺大的吧,比如說要不要抄寫呢?像我就特別厭惡抄寫工作,一般只看書,整理的喜歡的句子會搜電子版粘WORD列印出來然後用抽杆夾封皮(呃大抵還是字太醜的緣故,允悲~);而我的一位好友就喜歡買精緻的本子,配特殊顏色的墨水,用鋼筆規規整整一首一首抄下來。我也很羨慕她的本子,但這對喜歡抄寫的她而言是種加成的快樂,對不愛抄寫的我來說,不啻於一種折磨,只會拉低閱讀體驗。

12樓:蘇貓

謝腰。分兩塊說吧,先說讀詩。

好的詩歌本身就是藝術品,但也看人對它感不感興趣,而且這種興趣是天然的,如果覺得沒意思,就算了,讀再多也枉然。

詩歌本身具有的韻律美感是非常強的,唱出來也好,朗誦也好或者在心裡讀也罷,都不影響這種美的傳遞。

對我來說,第一眼看到某些詩句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靈魂炸裂的感覺。但只是「某一些」而已,如果翻唐詩三百首,起碼有一半讀起來其實並沒有什麼感覺。詩對情緒的傳遞很直接,要麼一見鐘情,要麼千百遍也徒勞。

另外在讀詩時,知道大概的基本的詞意就能欣賞,能感受。詩是一種情緒上的共鳴,好的詩所傳遞的東西是共性的,不是具象的。深度的解析詞句出處啊,詩人的背景經歷啊什麼的對其實於欣賞一首詩本身來說可有可無。

再說創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寫詩這種事本身是有套路的,門檻並不太高,但要寫出好的詩,需要「妙手」,極其需要天賦。以上。

13樓:loopy

詩歌詩歌,最初都是用來唱的,放到現在,歌詞也比別的什麼好記多了。

譜子散失不能唱,那就退而求其次的朗讀去吧,反覆的讀,大聲的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到後來自然就明白了詩中趣味,然後更加欲罷不能,到時候背誦只是個附屬品罷了。另外在這兒推薦一部電影《死亡詩社》。

有多少人喜歡大聲的朗讀詩詞?

田河西 我很少會去大聲朗讀,相比來說我更喜歡乙個人默默的看著,甚至用手去摸一摸這個字紀,聞一聞墨香,就好像融進了書裡,像用靈魂去觸碰的意識。也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詩,王國維的蝶戀花就在這寫下來吧 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在外求學,自然離開了家鄉小小的房間,少了份獨處,多了絲烘熱,對我而言,閱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