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進去一本古籍?

時間 2021-05-09 13:53:01

1樓:

首先關於繁體字看不下去這個問題,建議你多閱讀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四卷本,多積累繁體字閱讀量和古代常識。或者可以通過漢典,國學大師(已經撤銷)等進行古漢字的了解與學習。對於古漢語,難點在於異體字與俗字,很多甚至輸入法都找不到。

《史記》三家注的閱讀,你可以先三家了解注釋的體例有何不同,否則你肯定會誤讀。其次,對於三家不同的注釋,你不能統而觀之,因為畢竟是唐人注,你最好結合後世的研究來看。

古文獻的閱讀確實很難花費時間,尤其是繁體豎排。話說上古的《史記》三家注四卷本,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是橫排的,很方便你閱讀。

2樓:言必有證無情緒

首先你要心情能安靜下來的時候讀,腦子有任何其他想法的時候不要讀。

其次不要圖快,你要知道書上那幾行字,比如謀略是一大幫人在那琢磨大半天,一件事的發生~過程和結果過了幾天幾月幾年幾十年才在史籍上留下那麼幾行字。所以就著註解慢慢看,強行加入帶入感。比如你拍的這幾行字裡的資訊有:

1,背景是楚懷王這個傀儡和項氏家族有嫌隙,所以安排了劉邦走南路取關中,項羽走北路。

2,派遣長者前往,劉邦是向來稱為長者,還是只是相對於項羽是長者,自己要考慮下。如果劉邦48歲前加起兵後,做人做事都非常的公允,那他才有可能被稱為長者,那這中間應該能考慮到:劉邦是花了自己的大半生去經營自己的個人形象,起兵後依然保持長者本色,最後得到「長者」的美譽;此時也可以做些聯想,比如常言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宋江獲得號稱「及時雨」「呼保義」的名聲,並且要保持這個名聲,難度有多大。

現實裡乙個人做99件好事獲得的好名聲,可能就毀於最後一件壞事,現在稱為「人設崩塌」。

3,劉邦此時已經成了氣候,是楚軍中,項家之後的第二大勢力,也可以琢磨出,劉邦在起兵之初,就比較有格局,並且楚國上下都能「瞧」出來,不然這麼大的任務,怎麼會好巧不巧的落在劉邦頭上。

4,強行加入帶入感,比如假定你楚懷王,你把這任務安排給劉邦還是項羽,為什麼;假定你是項羽,此刻接到這個北上硬剛秦軍正面的命令,你心裡怎麼想,下一步計畫是什麼;假定你是劉邦,現在安排你去西略,你人馬也不多,心裡虛不虛,計將安出,怎麼做計畫安排等。然後再接著往下看,會有「原來如此」的感覺,這不更有意思麼,獲得的收穫也會更大,不是自己灌輸填鴨自己,而是刷歷史事件增加智慧型的行為。

慢慢讀,不要把書束之高閣就行,這個逼格一定要裝完;也不要圖快,本來就寫得很簡潔,圖快讀完除了顯得有逼格,什麼用也沒有。

3樓:瓦叔

您既然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建議向老師學長求教!古漢語學習要靠積累,方法還在其次,只要能認繁體字、能通讀文言文,看懂古籍不成問題的!(何況這古籍連標點都給你標好了……你將來讀沒有標點的影映古書怎麼辦?)

4樓:

搭配個簡體橫排帶註解的普及讀本,先知道內容,心裡有個譜,再回頭讀繁體豎排也會順暢些

繁體字也可以在繁簡對照的過程裡學會它

建議題主盡早把繁體字補上來,不是在文章裡囫圇看懂就行,單字拿出來得認識,知道它讀什麼,對應的簡體字是什麼,什麼含義,因為以後你要學古代漢語,古代漢語如果還是之前熟悉的那些教材,那就都是繁體的,而且教授可能不會給你學繁體字的時間,他預設你是認識的

認繁體字乃至寫繁體字可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基礎的能力之一不過也別擔心,繁體字畢竟也是漢字,而且繁簡不同的字數量有限本來想建議題主換個比較有趣的書,至少比史記短一些薄一些的書來新手上路,不過從史記入手也很好啦,它有很多名篇,可以先從自己熟悉的部分看起

5樓:能行學社

讀得好不如讀得巧,一開始就讀三家注版史記的難度不亞於乙個跑步小白一開始就報名全程馬拉松一樣。三家注版更像是史料、考據類的資料,不單純是資訊、知識的獲取。

如果不想枉費買書的錢,無非解決兩個問題:

能行學社:中學生如何學好文言文?-附練習教材推薦如何才能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

能行學社:如何高效地讀《史記》?

希望幫到你

6樓:呂祖謙

別光買點校本啊,瀧川資言的《史記會註》或者中華書局「三家注」之外,再買乙個點讀本,沒有標點的那種,然後自己斷句標點。古代史專業這邊的文獻訓練基本都從標點開始,這個過程能讓你主動慢下來——而標點本會讓你跳內容,有時候非常不利於文字連貫性。

7樓:Yi-Chu

雖然不太清楚為什麼邀我答,我試著答答看,不過建議可能沒什麼用,畢竟我從小就是讀繁體長大的.........

如果因為繁體字讀不太進去的話,不妨先從一些熟悉的篇章開始讀,如漢高祖本紀、項羽本紀、呂太后本紀、留侯世家、蕭相國世家、荊軻列傳等等,這些裡面的故事都耳熟能詳,鴻門宴的故事也有收入高中國文課本,把簡繁對照著讀,會比較容易讀進去。

以及我個人建議,不論是讀史記還是讀其他古文,讀第一遍的時候不要讀注,讀完一整段以後再去看注,如果每讀一句就讀注,思緒會被打亂。讀完一段,想一下自己懂多少,有哪些地方似乎不太理解,再去讀注增加理解。否則,讀完注可能就忘了上一句講什麼。

剛剛去問了中文系的朋友,剛好他大一寒假的時候,作業要求是點史記(沒有標點符號的版本,自己點標點),他說如果看不懂的話,可以去翻《說文解字》(?)

8樓:遠離塵囂

經史子集裡去挑,最好挑一本敘事性強的,比如《史記》、《資治通鑑》,趣味性比較強。不建議一開始就去看古注,可以先看今人的翻譯注釋,了解乙個梗概。有了一定的基礎再去讀古注。

以《資治通鑑》為例,可以先讀柏楊白話版,對戰國至五代的歷史有乙個大致的了解。然後再讀胡三省的注,讀王夫之的《讀通鑑論》,由淺入深,步步推進。

9樓:劉慶華

個人體會,讀古籍,要害在語言習慣培養,對文言文特別是古語的一些專用字詞熟悉了,讀起來不僅障礙少,而且能特別體會古文言的韻律美以及古人表述之精準。中華書局的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特別好,有原文有翻譯還有注釋,但如果不是專業研究,讀起來就不連貫,頗費事。

為培養語言習慣,可以先從趣味性強的入手。乙個是《世說新語》,每篇就幾行,全是清談之人雅言趣事。乙個是《東周列國志》,故事精彩絕倫,看了就丟不下。

《黃帝內經》也很好理解,和咱們當下人人學養生、處處搞保健都有很強的針對性。

另外,讀古籍,要慢,要品,重在體會啟智。也是克服當下個人浮躁的好辦法。

10樓:木水火土

讀過比較系統的《資治通鑑》中華書局版,《春秋左傳注》楊伯峻,《左傳記事本末》中華書局版

在這之前零零碎碎讀了一點點史記,讀不下去,當時我也覺得是我的問題,後來發現不是。

讀古籍應該來說不是乙個命題,命題應該是:我們希望學到什麼,然後才是選什麼樣的書。古籍的意義在於保留了很多歷史事件,從中透露著人情世故,利益的交換,處事的原則。

這些是古籍可以教給你的,是我們可以學到的知識。而不是老師布置給你任務,你去讀一本古籍,如果是要完成任務,建議去讀《清華簡系年》把「週亡王9年」這事考證考證,因為這事目前沒有公論,分歧比較大,而且是重大歷史時間,和老師吹吹nb,顯得你用心看了,重點突出,隨便胡謅完成任務就行了。

回到正題,讀古籍的基礎,1繁體認讀,2古代文化常識,古今字意完全不同,重要典故等等。比如亂其實是治的意思,你如果不懂,完全是懵的。

有了基礎之後,慎重選擇標的,建議從左傳開始,一來是有各種古籍佐證,不至於完全是勝利者隨意書寫掩蓋事實,二來古今各種研究,工具書一堆,讀起來不吃力。三來順便把《國語》《詩經》摸了一部分,事半功倍,四來不管對家庭,職場,政策的解讀都同樣適用。缺點就是上手比較難,而且裡面占卜算卦之類神神叨叨的東西也很煩。

補充乙個,許慎的《說文解字》也挺好,史記什麼的,當文學作品看吧

11樓:不待蓍龜

有個高效提高識繁體字的方法,我當時只花了3天,就是把新華字典基本所有繁體字寫一遍。有時候寫到後面,很多部首都重複了,規律也掌握了,基本都不用寫了。但是要特別注意多個繁體字變成乙個簡體字,比如幹,幹。

以及有些部首某個字化簡了另乙個字就沒有的情況,比如織和枳。其實新華字典繁體字不多,寫完了,日常繁體字基本都能解決。

12樓:萬緣

你首先得感覺看古籍特別舒服,這種感覺可以是獲得感,也可以成就感,甚至是優越感,如果你感覺看古籍有這種感覺了,那你一定會愛看古籍了。

但是在最初的時候,你怎麼看古籍呢?我的看法是先看故事書,或者你把古籍當故事看,比如看韓非子,你就專挑故事的那部分看,看史書就全當故事看,這樣,你看史書就不會有壓力了,你不會感覺這是一本如何如何高高在上,難以觸控的史書,你會感覺,那就是一本故事合集,如此往復,慢慢地你就會感覺,史書看起來就那麼回事。

看史書看多了,你就會喜歡那種看歷史的感覺,然後你就更進一步,不再把它當故事看,而是當成天下的風雲大勢和政治鬥爭的細節描寫以及為人處世的技巧來看,這時候你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樣了。

這種時候,你就不再是當初的那種看法,你已經上公升到乙個幅度了,但是由於剛開始是把它當故事看的,你其實就不會討厭古籍,討厭歷史,那麼,你也就不會討厭那些爾虞我詐,那些技巧細節,那些為人的道理,到了這個時候,你的古籍閱讀就可以進入到乙個新的階段,專業技能性的閱讀與理解,就如之前提到的韓非子,它的很多東西是完全說理的,你沒有相當的閱歷,根本看不懂裡面的很多隱語,當然這個也可以和第二階段同時進行,但是一定不能混淆或者搞亂,你得明白你的目的在哪兒。

當然這是一種事功性的看法,如果你不專門做學問的話,那這種讀法你可以借鑑一下,但是否採用,全取決於你自己。

13樓:莫失莫忘

大家都講了技術上的,講的很全了。

我就說說心理上的。

其實比複雜的知識還難克服的,是人性,人性畏難,天生喜歡輕鬆。

所以逼自己讀。除了對自己狠別無他法。

你讀不進去,是因為你層級不夠高,這本書對於你而言,太難。你除了逼自己提公升認知外,沒有辦法。

別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給騙了。

14樓:混沌思維

你要讀懂古籍去三字經裡找古代人用的字典,它不叫字典、你就自己看看找到了在讀古籍;想要看懂古籍不是那麼容易的,就『孔子』為了看「易經」竹簡都看爛了,我為了看古籍吃盡苦頭。不懂地方在諮詢一下好了

藝術史書籍如何讀進去?

瀉藥。看問題描述產生了個小疑問,題主為什麼要學藝術史。興趣濃厚?不像,因為題主把看書,遇到不懂的概念,調查,理解,消化這個學習的正常流程冠了乙個硬字並列為最終手段。那如果不感興趣為什麼要學呢?又或者義務教育以及應試教育已經樹立了學習 拿著攻略玩遊戲這種概念?那題主是時候覺悟大學以後的學習這款遊戲因為...

如何找一本古籍的底本以及現存地點,還有怎樣判斷這本估計是否還有更好的版本?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 1.怎麼找到館藏地點 2.辨別版本優劣。現實種的操作順序應該2 1 先說怎麼認識版本,都說文獻學分為版本 目錄 校勘三大塊,三者三位一體不可分割。也有學者從治學邏輯上給出三者乙個遞進的順序 查目錄 知版本 校差異。題主想知道怎麼辨別版本優劣,也就是要知版本,那第一步先要查目錄,了解...

如何製作一本繪本?

陪玩媽媽賀小狗 上周末正好在圖書館借到了一本書,叫 如何做一本書 雖然這是一本面向小朋友的,給小朋友解釋繪本是如何製作的書,但是真容真的非常嚴謹詳實。讀這本書之前,我真的沒有想到,從乙個想法,到拿到讀者手中,製作一本書,需要這麼多環節,需要這麼多人參與。首先,作者靈光乍現,想到了乙個故事 然後把他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