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論語》時,會感覺當今的世事缺失古人的禮與義,內心會產生哀傷之感。怎樣能改變自己的這種想法

時間 2021-05-09 06:31:01

1樓:沙利葉之歌

有情有義者歷代少,忠貞高節者不乏其人。

近代為救民於水火中的革命英雄,現代的為國家發展奉獻的人,其人之品德,其人之私德,其人之風骨也很高。

如果你的眼光還不能鑑別,想必是你自身的問題。

2樓:不玩了今日解除安裝

因為讀書太少唄,多讀點,你就一點不羨慕禮和義了。

庸人幾大愛好:讀儒學、讀成功學、讀雞湯、讀各種史書大學尚書等等,還不自己好好在家讀,讀的時候一定要廣而告之,恨不得全天下知道自己在讀「大學問大道理大成功」……

但是呢,怎麼才能讓人知道呢?一般就是,感慨世風不古啊、或者就是傳教式的到處撒雞湯、或者就是發問說自己年紀輕輕讀某某某是不是另類…

你們啊!我年輕時,可要臉,也有自知之明。

3樓:申風君

我讀《詩經》的時候也曾感覺世風日下。讀《周易》的時候也會感覺人心不古。

後來讀到《史書·禮記》:「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 才發現這種現象不是禮儀缺失,而是人變了。

4樓:並肩莽莽原野荒

題主是個很適合傳承儒家思想的好苗子。

個人的感受選擇只要不違背倫理律法,就無關對錯。無非是選擇哪乙個價值體系,並且執行哪一套價值體系的事情,只要不鑽牛角尖的強行改變其他人,任何人都不能隨便置喙。

至於談到非要改變這種想法,那辦法就是選擇接受另一套價值體系,與儒家思想的規矩使命相對的,而且又不涉及迷信宗教的話。可以了解一下道家,老子的價值體系。

「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這段恰好也是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碰撞,還挺應景的。

5樓:汪欽生

別說我們的這個時代不符合《論語》中所期待的禮與義,其實就連孔子在世時候的那個時代也不符合《論語》中所期待的禮與義啊,因為孔子佩服和想回到的是文王打造的那種西周早期宗法制啊!

理解你的哀傷,因為中國文學容易好古,因此才會常說「人心不古」。建議可以多看些好萊塢科幻片,不要往後看,要努力往前看。

6樓:「已登出」

朋友你好,你至少犯了三個錯誤:

一,正是因為禮崩樂壞,儒家才提倡禮義,這也是老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所以,你所說的古人的禮與義,只是你想象出來的。

二,世事不需要禮與義,是人需要。它是儒家提出的普世價值。

三,根據儒家,禮與義是需要真誠發自內心的,而現在的人,尤其是改革後,確實沒有達到禮與義的境界。大體上,人們都向著私慾一路狂奔。你對此感到哀傷,說明你關心這個社會的人們。

禮樂缺失是事實,而不是你的想法。為什麼要改變你正確的認知?

我們能做的,就是認真學習儒家經典,應用於實踐,照亮自己,也照亮我們周圍的黑暗。祝好。

7樓:

任何時代都有禮與義,不過隨世而遷。

每個時代都不是純粹的禮與義構成。

「聖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則後於時,修今則塞於勢。」——《商君書·開塞》

不如視野開拓,思量未來。

8樓:歲月有痕1

把宣傳當真,真的搞笑,古代比你想象的更加糜爛,淫亂,血腥,殘忍。有空了解真實的古代吧,別只看文人才子,看看古代畝產,鹽,平均壽命和養大機率。

9樓:「已登出」

老夫子自己都說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如何改變,當然是努力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老話送給你,不要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

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

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係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係的行為準則。

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

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

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係。

10樓:

這種禮與義,是必需的麼?如果在現今社會不是必需的,那麼,在同樣能達到目的的情況下,又為什麼需要它呢?如果是必需的,又為什麼需要它,需要它又不能達到,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與其哀傷今人之不古,不如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奮鬥。孔子當年也是這麼來做的。

11樓:夢尊

產生今不如古的哀傷感,只能說明《論語》沒讀透。

不過「半部論語治天下」似乎也足夠了,但是當你認真看完《論語》,就有另一番感受了。

由於今非昔比等諸多現象,導致文人一貫喜歡貶今崇古。這一點,在中國文學史上已經是常態了。

同樣,我拿《論語》舉例,在《論語·微子》中有這麼一句: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

隱士接輿嘲諷孔子:鳳凰啊,鳳凰啊!為什麼道德如此衰微?過去的已經不能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現在那些從政的人危險呀!

接輿一套邊緣OB,輸出完就瀟灑開溜。

獨留孔子一人在風中凌亂,以至於後世文人不斷嘲諷孔子。

如李白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其實在《論語》中嘲諷意味還不是特別深,而在《莊子·人間世》中,則是詳細地描述了這一段經歷,且極具有戲劇化效果,這裡姑且不談。

拋開孔子不會審時度勢的缺點(當然這也是古代文人一貫的缺點),這個典故也充分體現了當時世道之崎嶇。可以說,在儒家文人眼裡,這個社會永遠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因為孔子描述(或者說想象)了乙個不曾出現過的古代社會——人人注重禮義的西周初年——周公姬旦撰寫《周禮》為參照。

在《論語》中,並不是當時的每個人都贊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行徑。很難得,這些也被如實記載下來,一方面體現孔子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體現儒家的氣度寬容。

而正是這些強烈對比,使讀者產生愧疚感,渴望去改變現狀,「恢復」古代的尊卑有序,成就真正的禮儀之邦。

雖然儒家贏得了世人的敬重,但是你依然可以不認可儒家。

靠文人自覺就能改變社會現狀?痴人說夢罷了。

因為周朝是奴隸制社會,可以說,比後來任何乙個王朝都黑暗,什麼南北朝、五代十國都弱爆了,畢竟社會性質擺在這裡,不容爭辯。

建議去看看描寫同時代社會的作品:在《禮記》中敘述了「苛政猛如虎」的事蹟;在《史記》中記載了「道路以目」的史實;在《莊子》中描述了「枕骨而眠」的故事……

看著看著,你就會感覺,爾今華夏,是中國禮制社會建設的巔峰存在,沒有之一。

什麼哀傷感、內疚感,純屬無稽之談;取而代之的,應該是自豪感!

新中國萬歲!

12樓:「已登出」

古人講禮義的是少數人,是少數貴族,少數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這些人你如果觸及到他們的階級利益,他們會第乙個不講禮義。

如果比全體人民的總道德水平,現代社會肯定甩了古人半個地球。

至於怎麼改變你這種想法?那當然是多讀書嘍。

13樓:學無止境

以前看到別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時,我總會感慨一句「人心不古」,後來就完全改變了這個想法,古人就真的比現代人好嗎?我看不見得!很多時候你覺得某方面古時好過現世多得多,那是因為時間不允許我們回到那個時代親自看一看,古人的禮與義,我不否認它是真的是存在,只不過,在當時就真的是都這樣嗎?

還是只是少部分有資格受到精英教育的精英分子是這樣。還有,先賢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君子反求諸己」別人能不能做到不要緊,自己能否做到才是根本問題,我經常羨慕古時的文人墨客,羨慕他們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羨慕他們抬手皆詩畫,張口即文章,也感嘆過現代沒有這樣的文化氣息,但反過來一想,我自己都沒有這樣的文化氣息,也怎麼能去要求這個社會,如果把我放在他們的時代,我能做到和他們一樣嗎?

想到這些,我就釋懷了,關於你的禮與義的問題,我想也差不多吧!

14樓:狗胖愛棉花

你從《論語》書中所看,所感。個人覺得沒必要改變。

但有一點。古人亦是人,古人並不都是溫、良、恭、儉、讓的。《論語》成書的背景環境也不是。

15樓:hannah

作為乙個成熟的人,你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不代表你要評價別人,影響到別人,尊重他人就是乙個極其有禮有義的事情,保持自己的思想,做好自己,人人都把自己做好了,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我為什麼才28歲就有種看透世事的感覺?

再見隨緣 我覺得這只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何謂看透?其實這個世界認知是無止境的,猶如乙個圓,你不停的增加圓的大小,你接觸的就越多,越覺得自己的無知和有限 雪沫沫兒 92年,已經28了,談了第一場正兒八經的戀愛,半年,可惜對方說 現在只想戀愛,考慮結婚得個兩年,所以我還沒看透,正在受苦 雷霸天 跟你一樣。...

我感覺自己已經到了特別特別缺愛的地步了。要不要隨便湊合湊合?

花滿澤酒滿樽 不要 因為很可能會把自己的感情,希望都寄託在別人身上。丟掉了自我,圍著乙個人轉,被那一點點安全感限制了眼界。會變得逐漸沒有底線,為了那點被愛著的感覺一再的委屈自己。我知道缺愛的時候會很難熬。但過去的經歷切切實實的告訴我不能重蹈覆轍。我不知道樣才算是愛自己。也不知道那個愛我的人會不會出現...

我高中在讀,感覺和同齡人愛好的東西不同,沒有共同話題,似乎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學習普通,怎麼做?

賀蘭山外 第一 最好是可以找到乙個興趣相投的好夥伴,這樣你們可以共同進步,男女都OK。o 比如你們都喜歡閱讀,或是喜歡羽毛球之類的,這樣你們會有一些共同話題來聊,增強彼此的友誼。第二 如果實在找不了好朋友也沒關係,但是我覺得只要你性格不是特別壞的話,一般還是找得到的,可以自己學著乙個人,努力過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