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孔子最後聞的那個道使得他不覺得夕死可矣,會如何?

時間 2021-05-08 01:06:44

1樓:知音

孔子是乙個非常愛學好學問之人,他其實小時候就有聞道,但此聞非彼聞,彼聞是授受的聞。道在黃帝之前就有了,並在孔子當時的上下層社會都有流傳耳聞,言之鑿鑿,必然的因為道是真的(啊哈),在典籍中也經常會有只言片語,見老子時也未聽老子言說或對他有言及,道對孔子這種「學霸」來說肯定是一輩子都魂牽夢回的,卻一直苦尋苦思無果,最後自會有一聲嘆息「朝聞道,夕死可矣」。

開什麼玩笑,道是什麼東西,沒金能換,不然秦始皇也不用天大工程地去找藥了,因為道隱了,隱到就在身邊對面也不知,就如孔子,好在孔子至死也不知是這樣,不然會撞石角,他晚年時知道了「多少」,估計是在易經中所得所悟的,但卻是偽道他也不知,並認同自己所獲的修道之法且有所成就,易傳裡解易中有言及,「一以貫之」是為儒家密法和其最高法旨,講遠了。

2樓:reking

分享一種見解,清華大學的廖名春老師前些年來我校做講座的時候提到他對《論語》幾則的理解,其中就有「朝聞道」一段,廖名春老師以為「聞」可同「不求聞達於諸侯」,亦即道在天下的實現。聊備一說。

另外,在我看來,「道」應該是一種完整、完美的,「道體大全」意義的實然。如果這樣不太清楚,不如說它類似於「上帝」的概念,是乙個全知全能的存在,你無法想象出乙個比上帝更加偉大的概念。故而從這個程度而言,題主的問題……恕我直言,意義不是很大。

3樓:徐曉軼

這句話要從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夫子曰:吾道一以貫之。這個道就是仁道,是夫子整體思想的凝聚,這個道不是一朝一夕就得出來的,是夫子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反覆思考、廣泛學習、深刻反省而最終明白的。

可能是某乙個時刻得以想通,但卻是夫子之前的努力、奮鬥、學習反省積累而來。

其次,勿以今日之是非昨日之是,不能拿今天知識廉價時代的觀念去考慮夫子,即便是後世也有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的說法呢,何況夫子這個開創私學、家學傳統的先師時代?在夫子那時,知識是貴族壟斷其地位的根本保證,所以知識是非常珍貴而難得的

由於沒有背景交代,所以夫子所言,我更傾向於後一種,畢竟前一種夫子說過太多,如一以貫之、擇善固執。

不過,即便是後一種,也要看的,中中國人講頓悟,其實就是先積累再梳理,而頓悟則是經過梳理把自己的認識統一起來的過程,結果就是確立了自己的道。頓悟之前補充新知識會迷茫、會欣喜

而頓悟之後則有時會恐懼,因為會導致自己的道是完全錯誤的,世界要崩塌啦;如果只是補充或驗證,則基本上不會太欣喜,可能會高興一下但遠不及剛打通之時的那種世界瞬間清清爽爽的感覺

所以,我個人認為夫子說這句話時應是立命行仁而又仁道尚未完全確立的時期,夫子不惑之後對仁道應是經過徹底的反省,根本不會再動搖了,立命之前則是啥都想知道、啥都想看看:入太廟,每事問。但由於還在形成世界觀、價值觀的階段,自己的人生目標尚未確立,會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但應該不至於以生死喻之。

所以,此言夫子立命,即有了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使命,但尚不堅定,此時獲得了支援自己理念的知識,所以非常之興奮。

而題主所問,是如果此時夫子聽到了否定自己信念的知識是何種反應?

夫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所以,夫子當然也會迷茫、當然也會彷徨、當然也會動搖啊,夫子是通過不斷的反省、反覆的拷問自己:我做的到底有沒有意義?值不值得做?!該不該做?!!

也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拷問中,夫子最後答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夫子立道矣

4樓:

孔子覺得,他參悟一輩子,希望每天都能懂乙個道理。如果得不到這個道理,他會不滿足。但是道理是很難悟出來的。

所以,要是每天都有收穫,他就覺得即使那天正好死去了,也不可惜。努力得到回報,在看到回報的那一刻,前面的日子就不算白白度過。

5樓:John Reese

首先,這裡的「死」並非白話文「死了」的意思,而是「固守」、「承擔」。

而「朝、夕」也並非早晨和晚上的意思,而是代表了乙個時間維度上的開始和結束。

所以孔子原本想表達的意思是:君子從「聞其道」的開始,無論處於什麼地方,無論環境如何惡劣,都要一直不斷的去「固守、承擔」這「聖人之道」,只有這樣才可以行「聖人之道」呀。

6樓:履齋

這其實正是學人參學處。

不是孔子如何,是我們該如何。

就給我們一件東西,但是讓你旦暮死,你願意不願意?

不願意,給什麼都不願意,那為什麼聖賢願意?正是參學處。

也不說道那麼虛闊,譬如家國蒙難,一人赴死,能全其他,你願意不願意?父母重病,賣命得錢能活,你願意不願意?譬如弟兄兩人,僅一饅頭,誰吃誰活命,讓給兄弟吃,你願意不願意?

這些可能離開我們很遠。乞丐乞食,從你身前過,給不給?不給,好。

那下跪磕頭,給不給?心腸硬,還是不給,好。

以頭觸地,涕淚俱下,給不給?不給,死也不給,好。

真哀哀將死。給不給?

難啊。所以死生,不是無緣無故的,它不是乙個交易,而是一種抉擇。沒事兒好端端死什麼?朝聞道,夕死可以,這是權衡後的抉擇,前者重。

人總有乙個點,是你內心所不能接受的;而有些事,又必須去做。到那時人的選擇,就是道之所存。

你是否願意「朝聞道,夕死可矣」?

竺昀 朝聞道,夕可死矣!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對悟道之後心情的一種感嘆,說明得道的喜悅,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早上得道下午就可以死了。道也不一定是萬事萬物的規律,我覺得道在這裡也許是他明白了某一件事情,或者想通了解決困擾他很久的難題,那是一種欣喜,一種求知並且得到結果後難以形容的心情,那一瞬間的釋然,所以...

如何評價 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

狗罡 這和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風流 差不多,就是抱著一種這事兒成了以後我就無牽無掛啦讓我去死都行的心態。我不否認作者真的有為道殞身的大無畏精神,但我個人認為這麼做毫無意義而且是種浪費。 Ethel 聽起來很極端,其實要看如何理解這個 道 按照 道德經 上的說法,道是世間萬物的根本法則,如果真的能完全...

你有過哪些 「朝聞道,夕死可矣」 的感受和經歷?

心就是真實的自己 看過一些動漫上說過這句話。但是夢裡也體會了一次。乙個壞人,可能是別人都怕他吧,然後消滅他,他身上開始冒煙,就像燒著了,感覺要灰飛煙滅的那種,但是某種情緒笑了,反正看到他笑了。 何易 這句話的意思是,早上聽到的謠言晚上就要把它平息下去才行,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身消道死說的就是小道。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