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際球員中,內線成材率遠高過外線球員?

時間 2021-06-03 20:28:28

1樓:Rexxar

這個結論,即便不考慮問題過於粗糙造成的誤解,至少「遠」這個字,是用錯了。

首先,你得把同美國打法接近的國籍排除掉,比方說加拿大:

目前在NBA球員20人,其中專職/兼職中鋒只有3人,這還包括了TT;後場球員佔到一半,包括維金斯、狄龍、賈馬爾穆雷和雷霆的亞歷山卓,這四個人肯定是「成材了」

還有澳洲:

十二人在聯盟,其中後場球員包括本西蒙斯、歐文、公尺爾斯在內有七人,超過了一半;

但是對於歐洲來說,就不太一樣,西歐球員高大的就多一些,前場跟後場比率差不多是6:4,大家可以把德國法國西班牙的資料彙總一下看看。

但是東歐球員,能夠搬上檯面的,明顯以高大隊員為主:大家可以看一下以下三國的情況,全部超過兩公尺,絕大多數是內線討生活的,當然也不絕對,比方說斯洛維尼亞的兩位,都不算高,但樣板偏少了,而且077也超過2公尺了...

南美主要是巴西,他們跟西班牙情況比較接近,算作西歐組。

這樣,我們基本上涵蓋了80%以上的外籍球員,可見各地區各國在籃球發展理念、發展階段和人種制約上還是有較大差異,簡單的分為USA和其他,缺乏比較意義。

2樓:我叫張三金

我怎麼感覺是不同規則導致的

其他聯賽更多的是強調團隊籃球,外線就負責輸送炮彈,投三分,突破分球。內線則主要幹策應、護框、地位得分。理論上更靠近籃筐命中率也越高,越有威懾。

NBA由於規則的改動,現在都開始用不要中鋒的打法了。其實十多年前中鋒還是很重要的,只不過後邊慢慢發現不需要中鋒也能打

其實不太同意美國沒內線所以不要內線的說法,球員都是需要一步一步培養的。比如艾頓,太陽拿狀元抽了,結果當藍領用,幾乎沒有戰術地位,即使是天才不培養估計也成才不了。所以我覺得更大的原因是NBA去內線規則打法導致球隊不願意培養內線了

反觀國際球員,大部分都在自己國家的聯賽打出來了,去了NBA更大的問題是適應,然後球隊只要最後一步精加工就可以了。對於球隊來說中獎代價極小

最後說一句,戈登應該是冠軍

3樓:Travis L

自己給自己挖坑啊你

改成「能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是不是就明白了,內線沒啥競爭啊

美國籃球跑偏不是一天兩天了,所有人都按外線球員培養,根本不出內線,美國的內線球員,幾乎都是個子長太高了不得不打內。

4樓:江潭漁翁

很簡單啊,場上五個位置,一般內線兩人,外線三人。

但是從接受正規訓練那一天開始,你看看有多少球員在競爭外線的位置?預計身高從180到205之間的都在拼外線位置,而練內線的球員,預計身高至少要達到205甚至210以上。這兩種身材球員的數量級差了10倍都不止。

我們經常說,孩子身高如果能長到210,隨便練練就行,至少護框沒問題。外線球員你試試?

為什麼NBA中內線球員的罰球普遍不好?

Travis L you can t coach height是NBA裡大個吃香的根本原因,首先要說投籃罰籃準不准雖然可以練習,但是大多還是要靠天生的手感的 視力啊手部肌肉發達啊位置感強的綜合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感好 大個子進入聯盟的原因是身材,小個子進入NBA的原因是技術,或者說外線球員投籃罰籃...

為什麼只有幾個 NBA 球員的國際隊伍就叫強隊,而全部由 NBA 首發組成的美國隊卻被人說很弱

潘洪強 規則的不同,導致賽場上的下意識反應就是不一樣,防守習慣也不一樣。fiba規則更有利於防守方,NBA更鼓勵進攻。舉個栗子,NBA 規則下,只要球還在籃圈上方範圍,無論球在框上轉多少圈都是嚴禁觸碰的,只要碰到就是干擾球。而fiba的規則就是只要球碰了籃圈,如果沒進球,防守的人就可以第一時間去拍走...

為什麼球員在國際比賽日後,表現的往往很差?

夜泊 知道fifa病毒嗎 球員征戰國家隊比賽後改造馬不停蹄的參加俱樂部的比賽 打個比方你今天要去參加市裡的奧數比賽明天還有學校的期末考試是同乙個道理 兩方面吧。1是體能問題,能夠被徵召到國家隊的往往也是俱樂部的主力,一周雙賽的體能支出不言而喻。再加上長途飛行 不一定都是在歐洲 舟車勞頓。2是心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