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業的學生應該配備什麼樣的電腦?

時間 2021-10-26 22:45:38

1樓:我不叫施立青

修改日誌:

假設題主問的是國內高校的本科生階段,那麼這時期考古專業對電腦的需求主要就兩個特點:

硬體需要具有一定的便攜性、堅固性和適應性(博物館/考古所上課、跑圖書館查資料以及下工地等等)

涉及的軟體數量不少,種類雜駁(不包含科技考古所用的特製軟體,就有處理地信的GIS、跑資料的R/Python以及處理影象的Agisoft Photoscan/Metashape/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等多個門類)

鑑於本科期間影象處理類的軟體其實用得很少、要用都是輕量級的專案,以上兩點其實對電腦的效能來說要求並不高。筆記本和台式之間更推薦筆記本,畢竟寢室裡面也不會待太久。

個人認為可以把電腦的幾項關鍵指標按照以下優先順序排列(p.s. 大多基於GIS+日常使用):

0. 別選Mac

本來我是不打算說這一點的,但是還是重複一下,除非你已經有乙個Mac了,否則真的不建議買。沒有必要為了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或者螢幕好看(追求效能/價效比/非設計類的實用性你用Mac幹嘛?)搞得很多軟體都用不了,到時候任課老師想幫也幫不了,因為考古學的老師們基本都用windows。

因為將預設條件改為國內,所以這裡再說一下。如果是海外高校讀書,mac/linux的通用性會好很多,在有技術支援的情況下可以放心使用。國內真的不建議。

1.CPU速度和相容性+作業系統

由於考古專業需要用到不同的商業/開源軟體,CPU的相容性是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說按照市面上常見的英特爾晶元+Windows系統就可以了。如果對DIY有一定要求,那麼建議先查一下學校裡要用的幾款軟體是否相容。

我記得ArcGIS是支援AMD晶元和基於x86框架的Linux的。

CPU速度對跑資料影響比較大,所以越快越好(有條件的話千萬別i3)。GIS的話,總體來講單執行緒處理速度是主要的限制條件。

2. 硬碟讀寫速度3. 記憶體大小

從個人體驗來說,記憶體大小只有在你要跑大量資料的時候才會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跑跑老師給的測試用資料基本上4gb堪堪夠了,保險點8gb肯定是夠用了。

4. GPU

如果不考慮打遊戲等非學習相關因素,考古其實對GPU真的沒什麼要求,因為就算用Adobe或者Agisoft Suite也不會用得很厲害。預算多的話就上獨顯,核顯也沒問題的。留個心眼考慮外設顯示卡也不是不可以,但一般來說除非配套否則價效比比較低。

5. 散熱/防塵防水

說實話,很多新生不會考慮電腦的散熱布局和防塵效能,但是忽略的話會影響使用效果的。因為考古專業經常跑來跑去,那我們就沒有辦法控制工作環境。如果是冷一點的地方還好,氣溫一高電腦的表現會大打折扣,甚至會直接宕機。

防塵防水主要是日常的清潔和保護要做好,風沙揚塵大的地方需要1-2個月清理一次風扇,沾水了就搞點公尺吸一吸晾一晾。

6. 機身強度/保修/維修/資料恢復

經常帶著跑來跑去又裝著各種作業的電腦,本身硬一點、保修期長一點、維修專案齊全一點總歸是好的,尤其是要下工地的話。

除了以上六點,其實還有些比如資料介面、螢幕解析度重新整理率等相對次要的考量就不做贅述了。總的來說,便攜耐用、相容性強、算力拉滿就可以了。太貴太好的電腦容易遺失/損壞。

剛入學的大一計算機專業新生,應該配備什麼樣的電腦和手機?

bbsky 這個還是要看你具體的計算機專業內容學的是什麼?按計算機配置由低到高的計算機專業如下 辦公自動化,程式設計,資料庫,平面處理,二維動畫製作,三維動畫製作,影視後期。越是涉及圖形影象,3D,影視特效等對計算機配置要求越高。至於手機,有個2000元左右的就夠用了,畢竟還是大學生,錢是父母辛苦掙...

機械專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眼光?

雷公尺 大佬們說的很多了我說句實用的好了 機械是乙個泛用性非常窄的專業!機械是乙個泛用性非常窄的專業!機械是乙個泛用性非常窄的專業!不像電氣 財務 軟體 控制換了行業一樣照用不誤機械隔行如何山,開始做磨具,後來做機加,再到撬裝結構,現在做壓力管道可以說每次轉行都是從頭開始,換一家公司就發現和之前啥關...

你認為的考古究竟是什麼樣的,考古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麼告訴你吧,大概在清朝末年的時期,外國的歷史學家是不承認中國有商朝的,甚至認為周朝實際都沒那麼長,前面都是吹的。甚至認為中國並不是文明起源地之一,華夏文明來自中亞 就因為在洋人眼裡所有象形文本都長差不多。最可怕的是,連我們的國民也忍不住開始相信這樣的說法 既然我們的文明都是從西邊傳來的,那麼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