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畫幅膠片相機的技術優勢究竟在何處?

時間 2021-05-11 16:11:26

1樓:rv7601

這個不算是技術優勢,但談到中畫幅膠片一定要說:

中畫幅是最適合體驗反轉片的畫幅。

相比135,膠片大小要大上兩三倍,避免了郵票畫幅看壞眼的問題相比4x5或以上大畫幅,便宜,便於購買沖洗

2樓:Xigrose

你忘記中大畫幅最重要的乙個功能,可以做俯仰動作。普通的135相機相機結構光路都是固定的,最最最大的動作也就是一些能夠移軸的鏡頭。大畫幅相機前後組都能移動的優勢,在一些拍攝風光建築一類作用無法替代。

在大光圈下做到全景深,了解一下

3樓:天國的肥豬

等效完差不多的焦距,中幅從焦內到焦外的過渡總是更舒服些,那麼大面積的底片也可以讓解析度和數碼135差不多,炮塔的高光又那麼自然,腰平取景器的毛玻璃還那麼好看。。。

編不下去了。。。我離一套a7r3只差小縣城乙個廁所的錢,真香。。。。

4樓:SunXZ

中畫幅技術相機(不是賓得645那種中畫幅單反),單軌的,可以在建築攝影上完成現在一般135移軸鏡頭很難完成的透視校正,以及在透視關係一定的情況下完成更大像場(視角)的拍攝,結合起來就是比如拍超大場景的兩點透視建築實景圖,比如在地面上拍一棟100公尺高的建築,要求兩點透視,並且保證地景和天空,裙樓和塔樓都要完整,技術相機一般可以完成,135單反只能通過移軸鏡頭加特殊的移軸接片轉接環加後期拼接才有可能完成

5樓:四帶二

在現代攝影中,中畫幅優勢確實不大,在膠卷時代中畫幅能相對135來說能保留更多細節,所以你會看到中畫幅多用於新聞現場之類,名畫一般用大畫幅翻拍,因為名畫需要盡可能的保留細節,說白了就是膠卷時代沒有畫素這種說法,要想清晰度高點只能通過增大畫幅來實現,如果現在想玩一玩膠卷的話,中畫幅嘗試一下足矣,其他不必強求。

現在玩膠卷的無非兩種人:追求所謂「文藝」的復古拍照者;和不肯放棄膠片的中年大叔。

對於第一種學生黨居多,因為膠卷在前期是比數碼便宜很多的,(前期前期,噴子勿擾),所謂追求情懷,其實出發點就是沒錢和不會後期,到後邊偽膠片愛好者都會淡出了,真正喜歡的回去了解歷史和器材知識,也會鑽研些攝影知識。

第二種一般都是老司機……

6樓:不積極的喊不動

大底帶來的玄學空氣焦外加成:

祿來3.5e

如果是祿來2.8光圈,可能看起來更玄學,更有空氣感...

對了,反轉片...大底優勢帶來的透視

7樓:蘇易

有些東西分析太多沒什麼意思,你感覺好就行。

大篇幅的好處之一是像場,這是光學物理性質。不是什麼資料分析優勢的。

全畫幅的優勢和十年前的Apsc一樣無非還是便宜和小巧。

模擬的話,素描可以畫的很精細,但是感覺不及油畫溫暖,更不及水墨寫意。

中畫幅膠片相機裡最好的鏡頭有哪些?

哈蘇V系 Biogon 38和三個SA 祿來6000 Hy6 施耐德40 3.5 80 2 75 150 140 280等等 祿來雙反 後期六片Planar Contax 645 80 2 35 3.5 APO120 Waqira 在產的Rodenstock和Schneider那幾個鏡頭算不算,什麼...

求推薦合適的中畫幅相機,掃街用(膠片或數碼)

Cirno 祿萊雙反,體積在中畫幅裡算小巧的了,重量比哈蘇輕不少。鏡間快門聲音非常非常輕。我個人更喜歡3.5f,因為對比2.8系列的80mm鏡頭,3.5系列75mm視角更廣一點。缺點嘛,這玩意造型太獨特,很容易被人圍觀. 叔叔是好人 數碼,我第一反應是哈蘇 CFV2 50C 後背也可以用在哈蘇500...

普匯雲的雲儲存技術優勢有哪些?

家翁可知 這個分布式儲存的具體運作機制一兩句話很難說清楚,而且涉及以下比較專業的知識建議自己去查一下。簡單來說就是把資料分片加密式的儲存在不同的節點裡,這些節點通過網路互聯,最終由一台總伺服器管理。好處是安全性高,不會出現傳統儲存方式那種一旦被黑或者被入侵所有資料都丟失的情況,如果某乙個節點洩露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