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可能以USB Type C物理介面替代SATA物理介面?

時間 2021-05-05 18:17:42

1樓:foureyes

按照你的思路的話,你把主機板上的type e介面改改就行了啊。

但是感覺沒必要啊,typec不帶卡口,連線不穩定,帶卡口的話空間又沒優勢。

而且itx要省空間的話直接走m2就行了啊。

2樓:Evan172

從技術實現的角度上來說:可以!

只談較新的介面協議(USB 3.0以上,SATA GEN3以上),在PHY這一級和PCIE是很接近的,甚至可以相容。PHY與控制器core這一側的介面為PIPE,適應於PCIE、USB、SATA、DisplayPort等介面,底層技術實現也很接近。

我測試過Synopsys的PHY板,一側使用FPGA可例化不同的控制器core,另一側同時提供PCIE、USB、SATA三種介面。也就是同一塊FPGA加PHY晶元,只要燒錄上不同的bitfile版本,可同時當PCIE、USB、SATA三種裝置使用。所以在技術實現的角度上是可行的。

至於連線件穩定性、供電等一堆其它考慮,其它回答說得很多了,不再多談。

詳細可見這個回答:

各種高速序列介面(如USB3.0/3.1、ThunderBolt)速度是由什麼決定的?

3樓:jiangtao9999

SATA 現在是瓶頸了。所以要麼 USB 包括協議一起直接替代 SATA 作為硬碟介面,要麼就是用新的協議。翻新 SATA 協議換個介面實現沒意義。

畢竟這東西現在不是外部 IO 用的,所以在很多設計上和 USB 目標不同,比如 USB 要支援多次插拔,但是 SATA 雖然支援熱插拔,但是實際上現在介面在製作時的設計,都無法承受多次插拔帶來的磨損。

用 USB 完全替代 SATA 我估計不可行,因為 USB 還要經過一次轉換才能進入匯流排,這對於延遲來說增加太多,畢竟讀取資料,不光是頻寬問題,還有延遲問題。

反正我倒是覺得, PCI-E 5.0 時代會是乙個變革期,因為這個時候 1x 的介面就有非常高的頻寬,而且因為是 PCI-E 匯流排介面,延遲很低。而且因為 1x 的頻寬就很高,這個時候其他裝置也就不需要多頻寬的介面了,主機板可以剩餘很多的 PCI-E 線路用於直接外接。

另外,你需要考慮一點就是 USB 因為是設計上考慮熱插拔和各種環境,其實對於穩定性要求是有所放鬆的,靠協議和裝置應用解決不穩定帶來的問題。但是對於 SATA 裝置來說,鏈結的穩定性和頻寬的保證,都是第一要務,和 USB 有不同的需求方向。現在只是 USB3 有頻寬需求,而 SATA 因為機械硬碟的問題,對於頻寬需求沒那麼大(機械硬碟都跑不滿 SATA 協議的),追求儲存頻寬的要麼是專門的陣列卡組陣列,要麼就是上 nvme 了。

至於你說電壓,這其實真不是機械硬碟的關注點,機械硬碟關注的是瞬時最大電流。機械硬碟主軸電機啟動需要非常大的電流,而啟動完成又不需要維持那麼高,所以電流必須要能隨時公升降,對於主機板供電來說其實壓力也挺大的。

4樓:

USB是乙個給與外接裝置使用的,低功率可攜式介面。有極高的設計插拔次數,但長時間的穩定性等等遠不如SATS等介面。

單就USB無卡扣可以直接拔出,SATS等有卡扣這一點就說明了兩者的設計理念完全不同。既然是完成不同目標的設計,如何去替代對方呢?

5樓:碧海居士

這問題問的有點莫名背鍋。

題主的想法是用typec來代替sata實現機箱體積壓縮,但是實際上你想想用SATA介面的是啥。

是硬碟。

所以體積大怪介面?怪硬碟啊!

m.2介面它不香麼?不要嫌貴,體積特化就是要花錢。你把sata做成觸點都趕不上人家2242的體積小。

一定要記得別怕花錢,追求極限的過程總是伴隨著燃燒的鈔票。

不過話說回來了,在資料可靠性性要求不高的場合下,只要電氣效能差不多,你是可以自定義私有介面的。

SATA2typec我沒搞過,usb2.0轉3.5公釐音訊口這事我還是見過的……考慮到機械盤本身150MB的讀寫速度(SATA固態的話為什麼不用m2ngff),物理層面使用typec代替SATA介面不是不可能,但是個人感覺這東西出現的場合大概率不是為了體積,而是為了一些特定的客製化場景。

那這個活本質上看的是你想幹啥,而不是為什麼不了。自己插一台itx鋼炮,你會發現介面其實真不差這幾平釐的地方。

當然,有想法總是好的。這種花不了多少錢的地方建議先動手再考慮,樂趣更多。以上。

6樓:大魔王皮卡丘

可以代替的,根據type-c管腳數量和傳輸速度,代替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你代替了,你讓能別人也用type-c也代替嗎?

你的問題沒描述清,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相容type-c協議,第二種是不相容。

相容的話,就比較麻煩,需要修改協議和除錯,耗時較多,成本和type-c基本一樣。

不相容的話,就很好辦了,只要你將type-c的usb線直接改成sata的就可以了,不用增加成本,就是相應的外設也要改成type-c介面的。

協議這東西,是大家商量都同意才做出來的,就你乙個人同意,別人不做也沒用

7樓:excite

怕是用也只能是用個typeC介面而已,承載的還是SATA訊號。其實這個介面應該也能承載PCIE 2.0 x2,好的線材可以3.

0 x2(不走雷電,走專用定義,想想usb3.0挖礦線,這個就是翻版)。絕對不會承載usb訊號的,因為win to go安裝很麻煩,會給安裝系統造成很多麻煩。

8樓:重離子貓貓

SATA是硬碟專用介面,USB TypeC是通用介面。要使用USB的介面,就必須滿足USB協議,這對於固定用途的sata來說會造成混淆。

USB的優勢僅僅是外接裝置和通用。這也是為啥行動硬碟用USB介面的原因,只是為了資料吞吐,大家都用PCIE好了。

9樓:打螺絲

Type-C物理形態的接頭裡面可以有不同的鏈結比如hdmi/dp/usb/雷電3. 而且Intel開放雷電3專利後已經被USBIF確認為usb4標準了(兩者是基本等於)。 雷電3中又有pci-e3.

0 X4通道所以固態硬碟只要做成type-c口,主控支援usb4通道用pci-e 走nvme 就解決所有問題了。

10樓:

可以啊,但是介面有乙個重要作用是防呆

同時介面還需要相容,所以能盼望的就是出現新的更小體積的sata口標準。或者是某個廠商做主機板的時候發現大介面是真的放不下,迫不得已換了個其他介面並附帶轉接線。

11樓:木頭龍

理論上可行,但我個人預計不會出現這樣的方案。

可行的原因,題主說的已經比較全面了,不再贅述。

事實上,從SSD出現以來,傳統的SATA/SAS介面已經嚴重制約了SSD效能的發揮,當年的業界提出了兩個方案:面向家用的SATA Express介面和面向企業的U.2介面(SFF-8639)。

這兩種介面其實都是SATA/SAS+PCIe方案。

SATA-E介面是SATA+PCIe x2,主機板上的介面如下:

華碩X99-E WS/USB 3.1主機板上的兩個SATA-Express介面

SATA-Express和傳統SATA介面相比,是SATA的7根訊號線(3根地線,Rx/Tx兩對差分線)同時可以用於PCIe x1 Lane,另外增加7根訊號線作為另一根PCIe x1 Lane(PS:其實是復用了SAS中用於連線第二個控制器的7根資料線)。此外,SATA 15pin電源介面的前四根線(P1~P4)中,P1/P2保留,P3用於控制裝置休眠,P4用於熱插拔檢測,SATA-Express復用了這四根線,和SATA不同的是啟用了P2用於重置裝置。

這就是主機板上SATA-Express介面用了兩個7pin的L型SATA資料介面,還有乙個額外的4pin介面的緣故。

新增S8~S14用於傳輸第二根PCIe通道訊號

紅框為新增用於PCIe的參考時鐘,紫框為與SATA 15pin復用部分

而面向企業的U.2介面,則是同時相容SATA/SAS/SATA-Express裝置,並且PCIe通道數量從SATA-Express的2x提公升到4x。

然而事實上這兩種介面都未能獲得廣泛應用,就是因為為了相容傳統的SATA/SAS介面,使得介面複雜、線纜成本高、驅動器體積大。隨著V-NAND和TSV等堆疊技術的出現,NAND快閃儲存器的儲存密度指數級提公升,家用市場上反倒是小型化的M.2介面大獲成功。

而企業級中,從2023年開始推行新的E1.L和E1.S介面(Enterprise & Data center 1U Long/Short SSD Form Factor,企業及資料中心1U長/短固態硬碟標準),這幾種介面都放棄了對傳統HDD驅動器的相容。

目前來看,傳統的SATA/SAS介面足以滿足HDD的效能要求。對於需要大容量廉價儲存的裝置來說,起碼在ATX12VO普及,全部驅動器電源由主機板提供前也不會占用過多的主機板面積。實在嫌主機板面積不夠的話,乙個mini SAS(SFF-8087)介面頂四個,也不是什麼問題。

至於說將來HDD上的HAMR/MAMR技術成熟,硬碟容量進一步提公升,硬碟廠家可能採用多磁臂或者其它類似的多磁頭並行讀寫技術後,現有的SATA標準無法滿足,那麼由PCIe介面統一介面顯然是更直接的方案,PCIe有自己的線纜方案OCuLink,就儲存裝置來說,SAS 24G已經包含使用OCuLink的選項,現在已經有少量OCuLink的HBA卡和和硬碟背板、線纜上市,感興趣的可以移步CHH看看這篇帖子:

Oculink介面的INTEL磁碟籠子背板及Oculink介面的超微NVMe HBA卡 - 電腦硬體 - Chiphell - 分享與交流使用者體驗

所以,我個人認為屆時更大概率是硬碟廠家直接使用OCuLink連線,而不使用USB Type-C。

12樓:Xinkan

沒必要啊。

usb口容易松,可能移動一下就松掉了

而且改動介面也是很大的乙個成本,市場和廠商都要同步接受再來就是本身並不小型化,m2,ngff,msata,敏pcie的介面都並不大還很穩固

13樓:

當然可以,自己客製化小型機箱的話,可以直接把線路一一對應連線到typec介面上

只要線連上不就行了? sata對線材幾乎沒要求,而且為了客製化甚至可以直接焊到主機板上

電力有可能以無線傳輸到用電器嗎?

周朝暉 無線電力傳輸靠發電廠發的電不能實現無線傳輸,因為功率太低,真正能做到無線傳輸的電力只有掌握球狀閃電,並把地球做成乙個超大的球狀閃電,這樣就可以實現全球無線電力傳輸,並免費使用 宋曉越 可以,現在已經有產品問世。特斯拉最早做出了電磁傳輸的無線輸電技術,缺點是效率低傳輸距離短不安全 空間存在電場...

如果愛因斯坦誕生在現在,是否可能以一己之力推動物理學一大步?

Kumarajiva 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世界是天才推動的,從伽利略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莫不如此,現在出現乙個愛因斯坦或許科學會向前一大步,但沒有天才一定不會有質變性質的進步,只能是在原有的台階上左右來回。 色空空色 智力絕對夠用。但是現在做物理的人太多了,他的顏值,他的家庭等等等,可能只能混個三流學...

80 90後哪些演員有可能以後會成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呢

為什麼沒有周冬雨?是我理解失誤嗎。看了一圈,我竟然覺得沒有幾個我覺得符合題設的 我是胡椒,我覺得胡歌真的算不上什麼藝術家,這幾年被大家捧得太厲害了。胡大在電影圈還在努力轉型,還沒到位,還需努力。阿雲嘎在自己的領域可以的。劉端端還有其他話劇演員,我不太了解,但我覺得努努力也是可以的。其餘什麼的認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