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珠子,為什麼要叫「盤玩」?

時間 2021-06-19 12:53:23

1樓:大家園古典紅木

為什麼用「盤」來指代這個不斷摩挲器物的動作?

《說文解字》裡有詳細解釋:盤為承水器,以匜沃水,以盤承之,古者晨必灑手,日日皆然,引申為日日新。所以,「盤」用在這個動作上,指為人與器物的不斷交流,達到日日為新的狀態。

這個日日為新的狀態,有兩方面含義:一是器物經過盤玩,每天發生變化,日日為新;一是隨著盤玩者對器物的了解逐漸深入,情感和心態日日為新。

理論上說,人的雙手在盤玩器物的過程中,起到了類似砂紙的打磨作用,而且不會出現過度打磨,不會對器物造成物理性的傷害。在這一點上,砂紙、角磨機、各種化學酸類等所謂現代化的快速手段,都不如由盤玩對器物的改變來得生動、自然。

盤玩久了,器物表面逐漸會生成半透明質感的包漿,在不經意間重新塑造了器物的形象,使其更為合手合心,溫潤喜人。包漿可以由土埋水浸造成,但最好的,還是在盤玩之後留下的歲月痕跡——它沉著冷靜、中庸和諧,顯露出一種溫存的時光感,新物件刺眼的賊光與之不可同日而語。

不只質地堅硬、有體量感的石器、瓷器、木器、銅器、牙角等,容易形成包漿,連書畫碑拓這些薄如蟬翼的紙絹製品,在內行人眼裡也統統都有包漿。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的收藏品都可以盤玩,然後形成帶有特殊記憶的淡淡光澤。

對西方人來說,包漿無非是人手上的汗漬、油脂,以及微妙打磨與自然風化的混合物。但在中中國人看來,這個難得的表面皮殼,非長年累月不能形成——按器物而異,生成包漿分別需要數年、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因此從包漿程度,不僅可以大概看出器物的年代,還能夠感受到盤玩者喜愛的溫度。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盤玩上也大相徑庭。以石頭為例證,中國的石頭,無論玉石、翡翠、青田石、壽山石,還是靈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皆以盤玩後濃厚的包漿為上。

西方的鑽石、紅藍寶石,或者祖母綠、蛋白石等,被人撫摸過後,原本耀眼的光芒退去,就需要重新清洗,以保證透明發亮的特性。這與中國器物盤玩後更加光彩奪目,完全相反。

不僅西方的器物不適合盤玩,現代材質,比如不鏽鋼或者塑料,也不適合盤玩。由這些材質製作的器物,比如手機,即使人人不離手,反覆摩擦,但這億萬次的動作,終究不具備盤玩的文化內涵。反過來看,中中國人熱衷盤玩的物件,統統都是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在自然中老去的過程,其實是非常優美的。現在合成的人工材料,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如自然物一般的質樸深厚、韻味綿長。

在盤玩的過程中,因為與器物近距離的反覆接觸,中中國人用心發現了許多特別之美——比如瓷器的天青,是模仿雨後的一抹淡藍;比如端硯裡的天青,是黑夜晴空的清澈與深邃。這些不僅強調自然材料本身的美感,還對製作工藝的種種可能性提出挑戰。一件器物實際的完成,不是在工匠的手裡,而是在以後更長時間裡盤玩者的手上。

大自然和偉大的工匠,提供了乙個可以被盤玩者不斷賦予情感的載體。而文化,就是在這樣不斷賦予情感的過程中,薪火相傳。

2樓:

這裡說的「盤」,不是盛放物品扁而淺的用具,而是用手不斷摩挲器物的動作。收藏古董,愛好雅玩的人,經常會花時間盤玩他們心愛的器物,比如盤石頭、盤玉,或者青銅器、瓷器、木器、牙角等。

為什麼玩爐石老是被翻盤?

高僧石獅 打天梯的時候千萬不要想我再幾次連勝就到幾級了,一般都會gg 一般比較順的時候你就定下不管怎麼打,輸兩局就證明今天不適合繼續上分了,一般這樣都會贏好幾局 多看看逗魚時刻,學學套路,還有就是不要甩牌太快了容易失誤 pewds 在我眼裡輸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失誤,簡稱菜。第二種是瘋狂鬼抽或者卡...

金剛盤玩為什麼會出現裂痕呢?

雷哥出品 金剛為什麼會出現開裂呢?因為金剛從根本上來講就是一種果實的種子,只要是果實的種子,那麼它的表皮原本會有果肉這些東西包裹。它的水分,油性都在被保護的狀態。當它經過採摘處理之後,相當於把原有的保護層破壞掉了,它的這個果殼直接暴露在外面,在到達客戶手中之前,可能它經歷了日曬風吹,內部的水分和油性...

你為什麼要玩指彈?

Nemo蛙 我來說一下三十幾歲年齡段的。指彈也是近幾年來練得最多的,個人理解指彈不應該作為一種新的風格和玩法,和古典一起統稱為結他獨奏挺合適的。除了對結他這個樂器音色的熱愛以外,簡單歸納下自己玩指彈的原因 找不到人搞樂隊了 這實在很無奈,就算再找得到人,也沒這個精力和時間了,指彈的興起,確實能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