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佛經,碰見在意的事情和人,有所住,不能抽離,不能自由?

時間 2021-07-01 05:55:16

1樓:觀世因

有所住就有所住,人說到底是不能超越動物本能的,進化幾百萬年的成果,不可能念幾句經就沒了,不要為了學佛而學佛,而要為了生活而學佛,不要把自己學成乙個神棍,太在意無所住本身就是有所住,心態平和,也不要疑神疑鬼,生怕自己做了什麼不該做的,如來本意也不是讓人無所住,無所住只是心法,不是目標,所以淡定,

2樓:

悉達多最基本的教旨就是,知道苦,知道離苦的方法,簡單說就是離欲,對於普通人而言,你就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死人,這些事都是隔壁她姥姥家的事,這些都是隔壁她姥姥家死人的事···

3樓:淨土觀自在

放不下就拿起來,

躲不開就面對他。

最好是接受它,面對它。

在這個接受和面對的過程中,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

佛教並沒有教人逃避現實,而是教你智慧型的看待一切。

4樓:楊譯傑

無所住不是抽離,不是冷漠,不是遠離,

而是不停留在自我的限制之中,時刻和當下和對方在一起。

這需要生命的體驗,

需要自我的成長,

需要對人對己的善意和關懷,

也需要放下對於自己內心各種執著的執著。

閱讀只能幫助你知道什麼是好的,

但是真正去做,才知道怎麼到達。

5樓:奢摩他

當我們愛乙個人時,難以自控的會感覺興奮和憂傷,這是有所住,執著在得失之上了。

一旦執著於得失,大腦其他方面的功能就被限制了,於是大概率會失常!

佛經說的「無所住」,是通過反覆的訓練,使得我們愛乙個人、做一件事時,能像呼吸一樣自然。類似於搞體育競技的高手,每逢大賽,心態極佳,屢屢超常發揮。

自然到如果不刻意去像呼吸這個詞,我們都覺察不到自己在呼吸。

一點愚見,僅供參考。

6樓:珍惜今生

對於學生來說,乙個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這一點可能是共識吧。

修行也一樣,對於初修行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選擇好的修行環境,盡量遠離能引發強烈情緒的「惡緣」。

不要相信「大隱隱於世」之類「高大上」的話,即使是有這個能力的人,最好也不要對任何人都如此說,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更何況說這話的人說不定都不是個修行人,只是在鸚鵡學舌罷了。

修行要循序漸進,不要對自己有具體要求,更不能苛責,做不到是正常的,能做到「如實觀」就不錯了,如果指責自己就已經脫離如實觀了,也就是脫離了當下的修行。

情緒公升起正好有個觀察的機會,觀察情緒的變化,看其公升起、加強、漸弱的過程,這正是「四念處」修行體系中的「心念處」的範疇,並沒有脫離修行。當然,能「觀照」強烈的情緒確實不易,所以說,選擇好的修行環境很重要。

7樓:

初學的話,對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做不到的,我這種學佛修行快20年了,也做不到完全不著相。前世累積的習氣太過濃厚了。

可以一點一點嘗試放下,慢慢地習氣成熟了,逐漸就可以獲得自在。

這是我自己的體悟,僅供參考。

8樓:阿僧祇

無所住和不在意不是一回事。古語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我們平時也要專注於事情上,比如學習,工作的時候都要專注,這沒有錯,吃飯的時候就吃飯,不要挑挑揀揀,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幹活的時候挑三揀四,這都是胡思亂想。禪宗三祖僧璨大師著《信心銘》,開章便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誠哉至言,道出了至道之要。禪宗祖師也說於心無事,於事無心,整日吃飯沒有咬著一粒公尺,整日穿衣沒有掛著一縷紗,他不是不吃飯、不是不穿衣,吃過、穿過就完了,不去分別計較。心要這樣空淨才能成道。

9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清淨心是修行的結果,不是修行的手段。能懂嗎?

只要是眾生,只要是凡夫,心都不會清淨。我們念佛的時候,誦經的時候是相對淨一下而已,不是你的心就清淨了再去念佛。是通過念佛通過修行而達到心清淨的這個目的,懂這個意思了吧?

馬上我給他舉了乙個例子。我說你到了飯店裡,要了一桌菜,服務員說了,先生,當然她是個女的,我講的是先生。先生,你的菜齊了。

你說了一句話,且慢,我飽了再吃吧。對不對?假如我們證得究竟意義上的清淨心了,可能就不用修了。

不通過修行,心永遠不清淨。就是這樣。所以說我們不管他,「念頭」愛咋地咋地,經照念不誤,這就是方法,好吧。

時間一長,慢慢的提高了,心就會慢慢清淨了。是吧。

——摘自仁清法師《黃河念佛堂問答》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10樓:閒人

應邀沒有明心見性,悟無生法忍,你不可能做到無所住。強求無所住反而是有所住,是執著是束縛。一切法本來無所住,聖人只是隨順法性而自然無所住,無所住不是強求造作而來,般若智慧型不開談何自己於一切法無所住,連法理都不可能通達。

害怕和人交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目光,該怎麼辦。?

weidong 性格問題吧,我從小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我行我素慣了,你就當外界是空氣,愛誰誰。當然,也可以後天鍛鍊,我認識乙個小女孩,她的口頭禪是愛說什麼說什麼,會死嗎?貴州山里出來的,後來考到同濟了,在上學的時候就有意識鍛鍊自己,搞推銷,賣小禮品,化妝品什麼的,畢業以後在日語不怎麼會的情況下就跑日本...

為什麼事情的高峰和結尾,讓人記憶深刻?

白黑 這個會不會與我們關注點有關或者說記憶一件事情的方式,有些人記住的不是所謂的高潮和結尾,而是中間某乙個情節,恰好是自己關注的點呢?即隨意記憶 李曉煦 關於Peak end rule,最好的解說是研究者本人20分鐘的TED演講,可選中英文本幕。丹尼爾 卡納曼 經驗與記憶之謎 這是每個人都很容易體證...

哪些事情讓你對人的信仰和道德感到絕望?

半部討龍真君 按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道德屬於意識形態範疇。也就說,道德並不像西方所說的那樣,是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行為準則 而是反映了政治的現實和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道德標準。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道德標桿,至於是否扶老奶奶過馬路,按規定還是扶下好。 別說紅色中國了,就連對岸的自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