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你十八歲 後知後覺的發現 未上大學是你的憾事 你會不會跳出舒適圈 破釜沉舟

時間 2021-06-06 08:23:33

1樓:古月香

關鍵不是你上不上大學的問題,如果命運使然,在你應上學的年紀錯過,不管是自己選擇的還是被迫,當你冷靜下來思考的時候,不是當初有沒有選擇上大學,而是作為我這個個體,我想做什麼,我要創造什麼來豐富我自己的生命。

上學不是唯一的標準,充實你內心的,你熱愛的,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2樓:齊豔磊

記得原來有乙個假設,假如你現在所處的20歲或者30歲,是你在70歲80歲時光倒流的重獲青春,你會選擇怎樣的活法?

如果沒有20歲到80歲這期間的經歷和感受,相信絕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自己當下的活法,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就是因為後知後覺,很多事情我們按照我們自己當初的想法做了,最後後悔了。我們要學會吸取別人的教訓,而不是每乙個坑都要親自去踩一踩。

可能20多歲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可是30多歲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大概率跟別人差不多,別人踩過的坑如果我去踩可能也會摔倒,而之前20歲到30歲期間你「不撞南牆不回頭」踩過的坑足以讓自己一把好牌打得稀爛。所以在20多歲的時候就要學會以別人的教訓為教訓,別犯同樣的錯誤。

3樓:一百二十七

不知道切題不,暫且回答一下。高考考砸了,分數只能上專科。當時男朋友勸我去上專科再專公升本,我沒去,複習去了。沒有轟轟烈烈的成績,上了個普通一本。這時候仍然感激當初的自己。

4樓:韓楓

其實18歲還不算後知後覺,現在明白讀書的重要性還來得及。如果你30歲再問這個問題,可能是後知後覺。

人生第一階段就是20歲左右的主要任務就是拼命,也就是與原生環境比拼,與家庭,父母,社會資源,經濟條件的匱乏和不足比拼;

拿什麼來比拼?就是義無反顧的堅定決心,不顧周圍人的嘲諷打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今天做的事情,就是為你的明天做積累;今天發現讀書不足很影響自己,卻不做調整,那麼明天想改變命運就無從談起,到時候只能承認自己就是這個命。

所以說命運到底有沒有,也有,也沒有,看你怎麼使用。

如果你堅定信念,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沒有原生家庭和宿命什麼事兒;而如果你總是放棄,總是算了,那麼你的原生家庭就是你的宿命,你不承認也不行。

跳出舒適區是任何年齡段都需要的一種心態,只有它才能戰勝自己的性格軟弱,拖延,懶惰,意志不堅定等等人性中的弱點;

即使你現在生活狀況很安逸,也應該跳出來做更多嘗試,你的潛能,愛好,特長,想法都是在做某件事情的過程中逐漸發揮出來的;

行動改變現狀,行動解決問題,在行動中掌控自己的人生;越行動,機會越多,幸運越多。

讓你後知後覺的真言 道理?

建議,多聽取人生經驗和道理。雖然李嘉誠說,人這一輩子最沒有意義的就是給年輕人講道理。但這個可以作為一種知識儲備。臨危受難之際,敲響警鐘。最大的感觸就是,從小到大,父母親友的保駕護航,告知了我們許許多多的人生經驗和道理。但只有生活中遇到了,觸動到了我們思維認知了,那些記憶深處的,書本文字的道理,才會讓...

在生活學習上,有什麼是你後知後覺的?

夜孤城 1.沒興趣的東西看的多了也會有興趣,之前的沒興趣只是因為你對他不夠了解 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真的 3.堅持學一樣東西,不見得能學的很好,但一定能學會4.學一種很難的東西,先想辦法用這個東西,把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再回頭學習,遠好過於學的精通了在解決問題好得多 5.學知識就是一種人生儲備,儲...

你有哪些後知後覺的事讓你感動讓你悲?

為了你 不請自來。高二的時候我開始變得愛玩,天天回家就是打電腦,在學校就是趴著玩手機睡覺,成績也開始一落千丈,之前喜歡學習,也交了很多愛學習的朋友,至少在乙個班,大家時不時會聊聊天,互相幫助鼓勵,學習氛圍很好。後來呢,好的人越來越好,我就越來越差唄。跟他們沒有了共同話題,也沒有再怎麼聊過天,本來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