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而我心中也有個律,當我違背的時候,我就會受到良心的懲罰,這個律是先天有的,還是後天形成的?

時間 2021-06-05 05:58:43

1樓:許標-心理諮詢師

內心的律即是內在的道德標準,良心的懲罰即為內疚,內疚的道德機制是通過後天學習到的,所有的道德都是後天學習的,這是社會化過程的一部分——社會化即是使人學會在社會中不能只顧自己,要按照一定共同遵守的社會標準行事,比如準時,守信。道德的學習主要是先通過撫養者——一般是父母,教會孩子,比如不能隨地大小便,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如果孩子沒做到可能會受到懲罰,孩子因為害怕懲罰而學習道德規範。當孩子逐漸長大後,便轉變自己內心的標準,願意自覺遵守,而不再是害怕懲罰,從而成為自覺的內在道德標準,稱為自己的「律」!

2樓:MyNameIsLegion

所謂律,便是底線,其實我個人觀點,乙個人的獨特一部分來自與人格,而另一大部分來自於自己的底線

憑經驗來講:性格之類的通過高強度心理暗示可以再乙個月左右扭轉,但是底線確實很難改變的

3樓:猶易

先天決定性格,後天形成認知,不同的基因與環境造就了不同的人,責備之心應該人皆有之,或許可以說是先天所擁有的,每個人犯了錯,知道自己犯了錯,會「責備」自己,「知道」犯錯是後天的認知所造成的,「責備」是先天所擁有的,所以,總的來說,「自責」是先天與後天共同造成的。(我的想法)

4樓:盧小蜜

法、規、律都是在人類社會有的,這不是基本的生活習性,而是比生活習性更高一級的一種社會運作規律。法,是國家強制性執行的,具有強制性,對人類的有約束,這是外在的。道德對人的約束是內在的,也就是對人心有約束,通常,我們都會說這人有沒良心。

道德必須在世俗中形成和遵循,道德換句話說,就是主流社會的觀念,大眾所認同的觀念。這些觀念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在社會生活中逐漸接受的、慢慢印記在人的腦海中的,不自覺地遵守的。因此,這些都是後天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