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是要把自卑感 自豪感 以及 優越感 之類的 全部 磨掉 (磨得 乾乾淨淨,一點不剩)嗎?

時間 2021-05-07 02:33:04

1樓:79人生

佛法對治的是煩惱。而自信心、自尊心不是煩惱,不需要對治。

而且大乘佛教不僅不要不在乎萬事萬物,還要非常非常在乎,要把所有有情,當然包括人類,都看做是自己的母親,要像母親一樣的恭敬對待。只要有了這樣強烈的慈悲心的基礎上,才能談開悟,成佛。否則都是歧途。

2樓:裡蓬

這其中的方便運用很重要。人因我慢心,則要先除各種自尊自大,同樣的,一旦對謙虛低調而生懶惰悲苦,則應取而用之,但用完即忘掉。

3樓:梧桐crystal

以個人理解,凡是建立在「社會化自我」基礎上的,都會成為究竟解脫的障礙。因為社會化自我本身就是通過人類侷限的「知覺訓練系統」不斷的被賦予的,這個也可以理解為「業力」,就是人類共有的知覺認知體驗。

但這個「自己」所信賴的體驗從修行者來看,是非常侷限且不真實的。以此不真實下的「自信」少了對「未知」乃至「不可知」的敬畏,所以是要通過修行不斷減滅的

同時,這絕對不會使對「萬事萬物」失去洞察。反而,由於減滅了自我重要感,而更敏銳的洞察萬事萬物,甚至對於一陣風,乙隻鳥飛過,亦能謙卑的知覺其中的密意。

4樓:珂玎

修佛要去掉習氣,習氣去掉了,就沒有自卑,自豪,驕傲這些東西了,內心會平和和理性。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不是我喜歡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自豪、自卑這些情緒不會成為自己行動的主宰。

修佛同時要修慈悲喜捨,修智慧型。負面的情緒被磨掉後,主宰自己的是智慧型和慈悲。

5樓:三步一顛

不是,這些都要留著。因為它們是修忍辱和善精進不可缺少的動力。自豪與優越是我是菩薩種姓,我更應該比任何阿羅漢精進修行來利益眾生。

自卑,我未像阿羅漢那樣斷除煩惱,我應該修行安忍,才不會被煩惱帶著走。

6樓:妙見

自行車,兩個軲轆,騎著的時候,怎麼就不歪倒呢?沒有道理啊!

物理學家,研究了半天,終於知道了不摔倒的道理,頭頭是道,聞名於世。

但是,這位物理學家還是不會騎自行車,老是挨摔了!

乙個少年,就愛自行車,尤其喜愛耍酷,玩車技,一番刺激的折騰之後,很快成為一名車技高手。

可是,少年什麼物理知識都沒有!乃至尤其不能理解物理學家講的那一套!

迷時道理萬千,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悟時清水一碗。

7樓:能悟之者

其實想透了是不需要磨的,這是乙個質變的過程,那些所謂的什麼感自然就消失了,還要磨就意味著沒想透,磨只是在現象上做功夫。這個問題法嘉宗智的回到很到位了,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到位。

8樓:護法居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

吾今後夜當般涅槃。汝等。今者最後見我。最後受化。最後合會。汝等。從今更不見我。我亦不復見於汝等。

汝諸比丘。止莫憂悲。一切所愛稱意之物皆當離散

諸比丘。生法有法有為法。差別法覺知法。因緣所生敗壞之法。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諸比丘。假使久住會當去矣。

諸比丘。凡有生者無不有死。一切諸行無有常定究竟不變

諸比丘。生死是苦涅槃是樂。汝若欲令未得者得。未達者達。未證者證。當勤求之。

諸比丘。勤修方便慎莫放逸。諸佛世尊以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余一切助道善法。

是故汝等當受我化

9樓:chico

佛教的修行放在日常生活就是,損人不利己的絕對不做。損人利己的是盡量不做。利己利人的盡力去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爭取做。

修行的目的是止息自己心裡和行為上的貪嗔痴。因為貪嗔痴是「苦」的根源。自卑自豪優越等都是「我慢」的外在表現。

你的自卑感是如何而來?

因為自己長相並不出眾,很討厭自己的相貌,而且還有點胖,以前經歷過校園暴力,之後就不怎麼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家庭經濟很普通,有一對每天吵架的父母,家庭氛圍很糟糕。這大概就是我自卑的原因吧,並不打算結婚生子,自己都已經這麼糟糕了,就不要再去禍害別人了。 冰冰清 來自我的家庭,來自我的爸爸 從小我爸爸就...

強調民族自豪感對科技發展的影響是好是壞?

koushuangjiu123 沒有超級科研創新的政策,再偉大的民族自豪感也只能逐步的被演變成一座座的空中樓閣和海市蜃樓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很多的問題都是不解的,我的人工控制氣候的科學研究,由於觀點不一樣,出發點不一樣,有人對我恨之入骨,一心一意想把我弄死,藉故找事把我往死裡打,成天製造...

為什麼自卑感更多的是表現在女生身上呢?

青爭琳 女生本就會比男生多一點敏感,但是一定要控制自己!可以敏感,但不可以胡思亂想。我就是乙個敏感的女生,曾經的我也會很敏感,會想很多,導致我自己真的會很自卑,也很不快樂。生活遇到什麼事,我都會想得複雜,想得太多,心態不是很好,很消極。但,自從我相信這麼一句 越努力,越幸運 後,我變得自律,開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