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齡大了,走過的地方多了了,看書久了,走在大街上,會感覺闖入眼簾的多是人間煙火,人生多艱?

時間 2021-05-06 05:45:40

1樓:素問

因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只不過當你小的時候,活在父母的庇護下,老師的對未來美好的薰陶下,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你年齡大了,沒人再幫你塑造乙個世界美好的假象,你會發現真實的世界。

不過別失落,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2樓:方塊9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在我以前讀初中的時候,深受某位暢銷書作家的影響,喜歡寫一些「淡淡的哀愁」,甚至還滲透在應試作文中。有一次洋洋灑灑自以為是地寫了一篇可能現在看起來狗屁不通的作文,而我的語文老師在批語中沒有自己預期的誇獎,卻也沒有嚴厲的批評,只留下來這十四個字。

彼時最深的感受就是那種被人戳穿了的震驚、羞愧,另外還有一絲崇拜——老師的批語…太精闢了!

後來才知道這句話並非出自我的初中語文老師,然而這已經不重要了,真正讀懂之時徒留一聲嘆,後面兩句實在是直擊靈魂!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之人,其閱歷之深,非馬齒徒增之輩所能及。映入眼簾的種種,皆因心界的開闊。當我們看過人間煙火,讀過世間疾苦,自然會有同理心,會透過表象看到實質,目之所及便有豐富的資訊進入大腦並解構。

個人認為這與年齡無強相關,只是大部分人的閱歷只能通過年歲增長來增強。

題主所描述的內容,我也感同身受,相信大多數人亦然,且我並不認同說是「因為自己經歷過所以主觀認為周圍事物如此」的觀點,倘若這樣就不是同理心而是同病相憐了。

就個人而言,此情此景便恰是「欲說還休」啊。相信題主並不是「愛上層樓」,也相信閱歷豐富的人多有豁達之心——所謂愁苦多艱,只是當下情愫的呈現,它不會充斥在生命的每個日日夜夜,所見之人也不應該時時介懷。

化用羅曼羅蘭經典之句作結:

請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3樓:言惜

我的感受是,年齡大了,就不會有青春時的意氣風發,也變得越來越麻木,曾經驚喜的事再也引不起激動,於是,看到的生活就只有雞毛蒜皮。並且,人變得越來越關注得失,越來越明白生存的不易,自己陷入到了為求麵包苦苦支撐中。想起一句話,生活沒有什麼是容易的,如果是,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擔了你需要承擔的那一部分。

4樓:三月

因為成長賦予你的現實驅散走了你美好夢想,路邊行人匆匆皆是為了生活奔波!人間煙火,生活多艱!活不出自己,看到的皆為負面!加油

5樓:李琦

上學時候的結果很簡單,考個好成績就行,長大了面臨的選擇很多,做什麼,在哪工作。更加主要的是身邊沒有學生時代的夥伴陪你一起

6樓:茶者

人貴有選擇,因為你知道你想要什麼,所以你選擇了往上游,你就得為你的選擇付出代價,正因為你看的多了,自然也就看的透了,所以你會感慨,會嗟嘆

7樓:Motto

我個人認為人在一定年齡階段的思維就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比如看一本書,小學生看趣味,青年看劇情,中年看思維,老年看哲理一樣,一步一步的會去增加思維的深度,,能想到人間煙火,人生多艱,,我實覺得並非壞事。。

8樓:悟了空

心裡的世界是什麼樣,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很簡單的道理,只是你不願以乙個平靜雍和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可能你在面臨一些挫折,人生在低谷,情緒很低落,但這個世界終歸不是乙個人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了自己的故事才能看透了世界。哎呀媽呀……裝不下去了,裝的真累,我乙個六年級的寫這些真難

9樓:科學瘋子

不同的人對大街上的感悟不同,我們自己的感悟只代表自己,也許我們懂得的別人不懂,但是別人懂得和經歷的也不是我們輕易感受的。

你說的境界也許我不懂,但是你知道死過兩次的我走在街上的感悟麼?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支援你寫出人生感悟與大家分享。希望你的人生精彩。

10樓:想飛的飛飛飛

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逝去,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人性中的悲天憫人,也就是憐憫之心會越來越佔據我們的內心。

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這種情懷可以讓我們更冷靜更慢的去看待這個世界,才能去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帶來的感覺是全然不一樣的,很奇特的微妙感。

11樓:李徠

走走看看,尚在人間。悲歡離合,總是情啊。年紀大了,不得樂得瀟灑自在嗎?灑脫些兒,燥起來~

很多時候到底不是年紀大了,人就透徹了。被生活綁得太緊或系得太鬆都不好,不是被勒死就是被風吹走。回不來?這樣不好不好。

到底缺些火候。

哪天,你把自己翻來覆去烤一遍,燉熟了,整明白了,神馬悲春傷秋都木有了呃。

12樓:鴻楝子

只能說這個時期,由於各種物價水平的上公升,人們對物質水平的追逐越來越烈,都想要更好的生活,各種追趕,拋棄,手段等,焦急焦慮皆躍然臉上。

人生實苦,都在為命奔活

13樓:高階積極悲觀者

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反而眼睛注目的多是悲情。

1年齡漸漸增大,讀了所謂的萬卷書和行了萬里路,這些統稱為時間賦能給我們的生活感知。似乎讓我們無法享受生活的小確幸:孩童的活潑讓我們看到背後的調皮,情侶的甜膩並沒有讓我們忽視那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的爭執和煩惱,父母的聯絡倍感溫馨之餘是能料想到且被無數次重蹈覆轍的親子家庭矛盾,總之,會讓我們感到快樂的轉瞬即逝才是客觀的規律,自以為看破了這些規律會給我們一種所謂成熟的麻痺。

2活色生香的生活總是留給飽經閱歷後的處事態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

3生活的龍骨框架總是沒有血肉帶來的細膩感與溫情,每個具體的體驗足夠我們投入其中,而不是陷入自己的粗糙預想。我們的生活一言蔽之只不過是作為人的簡單重複,那樣的按部就班和循規蹈矩,讀書度過我們的青蔥歲月,進入社會,這個節點前後過程中包含了迷茫,掙扎,沉穩安定,直到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這種屬性的讓人沒有嚮往,之後被動的接受,但是迷茫的感覺,總會變成必要的人生回味,即使周遭的種種給我們安裝的眼睛只會聚焦在悲情上面來,無妨,因為逃出自我狹隘的界定後,柳暗花明後,值得很多珍重和憧憬期待。

世界上最大的英雄主義是看透生活的真面後,依然熱愛生活。如果我們的世界觀還尚未完善,又豈能顧影自憐呢?

14樓:法漂流浪喵

大概就是見多了事,看多了人,就會發現人生不止一種選擇,而且每種選擇都有它精彩的地方。

所以會開始更多的思考選擇,人生的很多愁思,但是因為人們學會了思考。

15樓:小智老師

經歷了太多,看過了太多,明白了更多,所有的所有都已看淡,走在繁華的街區,是不是感覺周圍一切的一切都和你無關,聽不到任何的聲音,看不清任何一張面孔,不想說一句話,只想快速的穿過人群,到達乙個安靜的地方。

16樓:夢飛蛾

年齡與閱歷一同增長,即使沒有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書,也依然會對世界萬物對生活有更加深刻和成熟的認識,自然能夠穿透繁華看到平凡煙火和眾苦之苦,當然除了這些也能看到眾樂之樂,總之是看待事物會更加全面和深入。所以我對問題的描述並不是很贊同,感覺邏輯上不是必然成立。如果走的地方都是雙腳不離地面的商務差旅,或者盡是走馬觀花的遊山玩水,看的也都是沒有內容沒有養分的書,那麼我不大相信能看到「人間煙火、人生多艱」。

17樓:狂雨簡單

因為你走進了乙個世界,屬於你看到的,人生感悟體驗到的,沉浸進去了,迷失了自己。但,你卻沒走出來。

那是屬於別人的,虛擬的世界,並不是你的。就好比如,你讀了一本書,你真的讀進去了,一切都體會到了,也按它說的,做到了。但那是你進入了別人的世界,你應該要有走進去,獲得它所有東西的能力,也要有走出來,創造屬於自己東西的本事。

18樓:某某

王陽明曾經說過:

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王陽明苦口婆心地說,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有到來的事,想它有什麼益處?這樣胡思亂想,只是白白地失去本來靈明的「本心」罷了。他曾經在回覆一位友人的信中寫了一首詩:

「饑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這四句詩的含義很簡單,但是沒有多少個人能夠做得到,讓我們一起看乙個禪宗的對話。

話說有一天,有人來向禪宗的馬祖禪師請教。

這人問道:「我們應如何提高修為呢?」

馬祖回答道:「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這個人聽到這個答案,感到很奇怪,心裡在犯嘀咕,接著問道:「世上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啊,難道他們也同您一樣用功嗎?」

馬祖答道:「不同。」

此人又問:「那為什麼不同呢?」

馬祖解釋說:「世上的人吃飯時不肯好好吃飯,想東想西;睡覺時又不肯好好睡覺,思前想後。所以我和他們是不同的。」

從以上這個對話應該可以理解王陽明那首詩了。吃飯睡覺這麼簡單的事我們尚且無法好好享受,人生又哪來簡簡單單的幸福呢?吃飯時好好吃飯,睡覺時好好睡覺,這裡面蘊含著很深的智慧型。

19樓:Didyz

只能說眾生皆苦,有幾個人可以空寂涅磐活的通透。

史書裡的寥寥數筆「山河破碎」「易子相食」「髑髏千里」豈不是更慘?

汪曾祺先生說的那句話就挺好「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20樓:乙個嚴肅的人

在我尚且年輕的時候,我並不曾真正體驗過愁的滋味,但我能深刻記起一些悲苦的體驗。這些體驗在我青春的歲月離里並沒有形成什麼大的漣漪,相反地,卻被我青春時的躁動和激情完全遮蔽了。就這樣,整個青春時光裡我都在迷亂而又瘋狂地「荒廢」著。

要說完全荒廢,也倒並不至於,我也曾泡過圖書館,看過各種雜七雜八的正典奇書,但即便如此,心中依然公升不起對這個世界紅著眼眶的眷戀。當然,我筆下的文字往往也是充滿著巨集大視角的激情和生硬理論的堆砌,但卻唯獨缺少細微的行動視角和真切情感(那個時代老人們喜歡稱我們這種叫「浮躁的一代」)。我還是像青春期的平凡人一樣,和自己心愛的女孩子你儂我儂,和好哥們胡侃吹牛,時而憤慨萬千,批判各種「亂象」,話題無所不包,好不熱鬧。

即便如此,我心裡還是很清楚有些東西在我心裡始終不得究竟,但年輕的我卻很厭煩去剖析這種讓我頭痛的細微瑣碎情感。很多時候,我是乙個神經大條的人,朋友們也喜歡和我在一起玩,可能是因為我總能找到一些快樂的點子。

當我的人生開始真正脫離象牙塔的集體生活後,曾經那些體驗和感受在無數個黃昏和夜晚變本加厲地向我襲來,這種孤獨中的不知所措讓我一度很恐懼,我嘗試通過遊戲去逃避和忘卻,但當關掉遊戲的那一瞬間,空蕩的房間和那盞孤清的檯燈常常伴隨著我夜夜失眠。我也嘗試加班工作,學習新技能提高職場競爭力,但沒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努力始終讓我走走停停,旋即又陷入了無盡的孤獨和沉思之中。我的精力在一點點地耗散,意志也在不斷地消沉。

此刻,我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的努力尋找乙個穩定可靠的信仰,也就是說要為自己尋找到工作的意義和方向。

我辭掉了第乙份工作,乙個人開啟了孤獨之旅。旅途中見識過的人,經歷過的事,看過的景,都一一印在了我那「厚厚」的數字筆記中。在乙個人靜靜觀察外界一切事物時,我的思維把過往的記憶一點點聯絡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面對自己了,這種面對是一種「客體視角」的面對,「我」成為了乙個旁觀者,也成為了當局者。

這種視角既讓我看到了我的獨特經歷和秉賦,也讓我感受到「我」作為千千萬萬生靈的一員所具有的相似性。這種思維後來也成為了我看待問題和走出困境的重要保障。

旅途中這種旁觀者和當局者帶入的雙重切換,讓我見識了太多稀疏平常卻又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一路所見的種種亂象瑣事不斷沖刷著我那被教育的理所當然的三觀,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無知者。期間,我嘗試用邏輯和理性去批判和分析所見所聞,但當我深入其中的語境去看待作為個體的能動性時,在無數個深夜的日記中,我都會不自覺地停下打字的雙手,發一會呆,然後默默地擦拭眼角的淚水。這是我有意識以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生多艱」這一境況。

旅途歸來進入新的人生階段後,我開始了如飢似渴的「問題導向」式閱讀,這種閱讀讓我開始不斷在「聚合-擴散」中看待我過往的成長歷程,在吸取了前人智慧型和個人主動意識開啟的基礎上,我總是希望通過閱讀來嘗試解決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境;身在現實情境中,我總是積極地參與,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地蒐集生活的素材,當回歸到孤獨時,我就會通過自身理解和閱讀過的相關材料,不斷總結所感所悟,目的就是從源頭弄清楚「我們是如何成為這樣子的?」諸如此類問題。

但隨著現實經歷增多和知識閱讀增長雙重疊加地積累,我漸漸發現了人本身的侷限性(困境),這讓我一度不得解脫。曾有段時期,我一度想逃離人世間,我對於作為人類整體的命運開始悲觀起來,我開始轉向那更加永恆的星辰大海中去,這讓我一度非常寧靜。但生活從來都不缺意外,寧靜的思考從來都是在現實的觸不及防中鬥轉昇華的,耳畔中不時傳來的親朋好友離世、重疾等訊息讓我對人又公升起了無限的眷戀和同情。

當我再把注意力轉移到身邊的人中時,看到他們忙碌中偶爾露出的輕鬆和笑容時,我也會跟著開心起來。現實經驗和書籍告訴我,愛情和美好生活對於他們中很多人是如此的奢侈,但我又能做什麼呢?當我轉念一想到死亡是我們每個人不可逾越的終點時,慢慢地,我也就釋懷了。

這種情感也許就像馬一浮在《曠怡亭口佔》中所寫的那樣: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所謂的年齡越大、走的地方越多、看的書越多,不都是對世界、他人和自身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嗎?對於其中執行的機制、侷限不都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嗎?人間煙火越繁華,這份被隱藏的苦難往往越讓人感到淒涼,就像人世間萬千疾苦以詼諧幽默地方式呈現時,往往愈加顯的悲涼,但無論如何,當人間煙火亮起的時候,那份艱辛和淒涼至少也屬於人類的淒涼,終究有著人類這一巨集觀氛圍兜著,不至於真正的「無根」。

作為人類乙份子的我看到此,心情也是沉重複雜,就像艾青所謂的那般:「為何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為什麼年輕的我們喜歡感慨心情,年齡大了就不會了?

翟小可 感慨了太多年,煩了 為了生活,不得不變得務實 當你感慨的時候,不再有與你一起共鳴的人了 慢慢發現你的心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換不來柴公尺油鹽,而在這些之後你只想油膩的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所謂感慨和心情,呵呵,休息會兒多好 卡卡羅特 因為發現感慨反而會影響心情,不可否認到了一定年紀,感慨的...

為什麼年齡大的女生叫剩女,而年齡大的男生就叫鑽石王老五呢?

姚小帥 感覺剩女比光棍兒還難聽,這個詞把女性放在被挑選的位置,抹殺了女性價值,至於鑽石王老五,這個世界本質上是媚錢 媚權的,沒錢沒地位算什麼王老五,另外感覺男女在生育上是不對等的,無論是生育成本還是最佳生育年齡,這個問題家加劇了社會對大齡未婚女性的壓迫 人在江湖嫖到失聯 你確定大齡男生叫鑽石王老五?...

為什麼人年齡大了就會失去分辨事物的能力?

只愛你乙個XX 其實不是年紀大了失去分辨能力,而是所處的世界不一樣。乙個人的思想和他經歷過的事有關,老一輩經歷的事情。咱們沒有經歷過,我們的世界,他們也未必知道。其實乙個樣。總之,他們的初衷一定是為了你好,選擇去溝通,最簡單的,嘴上答應,自己該幹嘛幹嘛。老小孩老小孩。小孩不是就要哄麼 走在路上 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