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周圍人的安於現狀和不上進?

時間 2021-05-30 02:48:00

1樓:女流氓愛彈琴

我來答,我覺得我是個典型的安於現狀的人,但是我今天辭了工作,不為什麼,就是覺得,再待下去可能兩年後一定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於是就辭了。

人的一生太漫長了,而工作會佔據我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它就像是愛人一樣,不喜歡還硬撐著,找死嗎?自己都嫌棄自己。

但是這個社會,是需要安於現狀的人的,要是大家都不安於現狀,那中國豈不是天天要暴動遊街?人人都是時代的鼓手?

與其說是安於現狀的,倒不如說是中中國人的死豬不怕開水燙和能忍的脾性作怪。

2樓:丁向學

當你想到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時候

你就笑了

傻A傻C們,就等著我來領導吧

然後你會慶幸到:你們的無能彰顯了我的偉大

好吧,我YY了

先救幾,再救人。

3樓:賈暝紫

據我觀察,大多數人都不求上進,所以他們就只能是大多數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大多也是要勸你不求上進的。

世界上的兩類人永遠在黨同伐異,他們必須堅信自己的選擇,這兩類人的其中一類叫大多數人。

4樓:hiking

前兩天看到一段話,我覺得很好:「你學著舍友懶床,殊不知人家就等著畢業進爸媽公司做高管;你學著朋友矯情,殊不知人家除了感情其他都不用自己擔心了;你學著閨蜜刷街購物,殊不知人家有個拼命賺錢供她花的男友。在需要埋頭種地的時候,誤入了別人家的果園,就以為自己已經收穫整個秋天,這才是最大的作死。

」曾國藩也說「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

」所以,首先,面對在你眼中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的人,是真正的安於現狀、不求上進麼?他們也許在你看不到地方早就把自己的人生規劃的齊齊整整了。其次,既然凡人莫不好逸惡勞,所以,偶爾有些惰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可以理解不代表這是正確的呀。

生活就是要積極、向上嘛。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趁你還有時間,趕緊埋頭種地吧~不要等到秋天到了才發現自己顆粒無收。

5樓:

有一本書叫「少有人走的路「可以解答為什麼上進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而大部分人為什麼不喜上進。當然,書裡頭的上進是指自我完善跟樓主講的上進不是太一樣,但道理其實差不多。

6樓:世上荷風

作為國企打工人員,我可以試著理解你,同時交流下我的感受。

我08年本科畢業從學校過來,至今4個年頭。做的工作和專業完全不對路,但邊學邊做也過來了。

周圍的氣氛比較多樣化,近年來招聘學歷逐年增高,從本科,碩士,目前博士也有幾個了。現在,身邊既有「混到退休」的老一輩,也有整天叫囂「確立新方向」的年輕人。

安天知命的人總是讓人不爽,但畢竟是老師傅了,讓我很敬重,在打過幾次交道以後,這份敬重倍增。

他們也是年輕人過來的,也有輕狂的幾年。在經歷了外在探索的失敗後,幾位師傅將重心轉向加強個人內在的能力,以求厚積薄發,國企的氛圍偏向於穩定,因此他們的這種埋頭苦幹的態度得到領導認同,在不明確單位大發展方向的情況下,大家更喜歡把既定工作做好的人。然後這些老師傅得到領導信任,開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並結合一些新技術的應用開始「確立新方向」。

而現在,由於年齡或其他原因,老師傅們開始傾向鞏固既定成果,做好當下的事。

我們都喜歡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有人喜歡竹子那樣提高的一段乙個節。

所謂積極向上並非是乙個瞬態的表現激烈的情景描述,而現實憋屈也只是個人的相對侷限的理解角度。

哲學說,內因才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所以,如果想積極向上,去糾結環境不如反省自己。而競爭無處不在,雖然它不一定是某種鬥志昂揚的形式。

先想到這些。

手機打字,如有不妥請見諒。

安於現狀和改變,如何選擇?

candy 改變,毫無疑問是改變,當你已經發現你跟所有的事情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團體內變得邊緣化的時候,請一定要記住改變!因為你會發現一片燦爛! 怎麼選擇還要聽別人說?別總把自己當雞湯中主角,生活是自己的,安於現狀和改變是看你自己想活成什麼?想活的更好就改變,想就這樣過就安於現狀。與其問別人,不是...

如何管理安於現狀還想要更多的員工?

郭棟 鼓勵高品質生活,帶他們體驗。把車房都買了,或者公升級一下。人安於現狀有兩個,一,人本來就這樣,二,生活成本太低,搞一些物理消費的刺激 鹹菜 分兩類吧,一類是原本目標不清晰的安於現狀,另一類確實就是混日子不出錯的工作這一類。針對第一類跟他多進行深入溝通,了解長處和短處做好匹配的職業規劃,針對第二...

安於現狀積極樂觀的過好當下的生活是沒有上進心嗎?

崔蔚 首先,你能 安于 現狀,那說明目前情況對你來說是比較滿意的,既然比較滿意,那麼就這樣下去又有什麼不好?我覺得之所以你還有疑問,可能是你周邊大家情況都比你好,所以你開始自我懷疑。但要知道,每個人對於什麼是滿意的狀況,標準是不同的。例如這幾天清華大學教授劉瑜說自己孩子可能只是個普通人了,引發大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