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關張後期突然接二連三就死了?還死的那麼窩囊?

時間 2021-05-06 01:15:43

1樓:健健康康坎坎坷坷

黯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乙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哪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哪

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2樓:淹不死的木頭

能不能不拿《三國演義》來回答歷史人物的死亡?

能不能不拿《三國演義》來回答歷史人物的死亡?

能不能不拿《三國演義》來回答歷史人物的死亡?

3樓:magicfire

看看魏國那段時間啥情況?

王粲(177年—217年)

樂進(?-218年)

夏侯淵(?-219年)

曹操:220年

夏侯惇(?-220年)

于禁(?-221年)

張遼(169年~222年)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

曹彰:223年

曹丕:226年

徐晃:227年

4樓:小龍偶線上

這不命中註定,是劉備人事安排有問題。雲長不守荊州就會那麼早亡,雲長死不窩囊,劉備也死得不窩囊,雲長死於傲,劉備死於過於自信。張飛卻是死於自己的暴脾氣。

終其原因,還是做大哥的劉備沒有用心了解自己的兄弟。最終三兄弟都死於東吳之手,可悲的是還不報不了仇,收拾爛攤子的諸葛亮還不得不繼續聯盟東吳來抗拒曹氏。

5樓:誠信的貓

四大名著分「奇,詭,神,怪」

三國是四大名著第一神書。普通讀者就看一樂,哎呀裡面這裡面多少英雄豪傑,哎呀這麼死的可惜了,哎呀如果這樣歷史就改了。

咱們先舉個例子,西遊是第一奇書,猴子西遊路上遇到的公主和親妖魔,女皇帝,生吃小兒心肝,祭拜河神,滅佛興道,大旱求雨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歷史大事件的超級隱喻,但有幾個人能看出來的而且在意的?

回到三國,羅貫中費盡筆墨所寫的三國英豪,在他的筆下,事實上都是在做無用功。大漢一定會滅亡,氣數一定會盡然,三國一定會消亡,英豪一定會折戟。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和天道和大勢比起來,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微不足道的。包括奪取了天下的司馬家族。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宿命。

三國演義的本質,就是大漢將亡時遺留下來的各精英集團為了各自利益爭奪大漢屍體,最終被新精英集團和新規則代替的故事。

這種故事,就是三國前數十個朝代和王國的輪迴。

人力能補嗎?八百年姜尚之才的諸葛鑲星尚隕落,佔盡先機的鍾會尚且窩囊被斬,又何況劉備等人。

回到題目,劉關張中道崩俎,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非要等到歷史大勢來臨再死,恐怕留下來的就不僅僅是遺憾了。

6樓:千里未來

三國時期,死亡很常見,一切都是偶然。

比如,當董卓還是中郎將的時候,一次他被抓,張飛救了他,但他沒有表示感謝。於是張飛要殺他——如果不是劉備攔著,董卓當時就死了,就沒有後面的威風了。

所以,董卓的崛起,運氣很重要。

事實上,再了解一些其他事件就會發現,董卓、劉備、曹操的崛起,完全是無數個偶然堆起來的。

亂世之中,能力固然重要,但偶然也很重要。能力只能排除一部分偶然,剩下的,要靠天命。

理解了這一點,再去看各個英雄的死亡,就不難接受了。

亂世之中,幾人能善終。

《後漢書·郡國誌》:漢桓帝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人。

《國史大綱》:蜀亡時,戶28萬,人口94萬。吳亡時,戶53萬,人口230萬。

魏平蜀時,戶66.3萬,人口443萬。三國合計:

戶147.3萬,人口767萬。

東漢末年,五千六百萬人口。

三國末年,七百萬人口。

相當於中國十四億人口,死十二億,僅剩不到兩億。

有人問張飛和董卓的具體經過。

下面貼一下原文:

《三國演義·第一章》

三人飛馬引軍而出。張角正殺敗董卓,乘勢赴來,忽遇三人衝殺,角軍大亂,敗走五十餘里。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

「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玄德出,張飛大怒曰:

「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玄德與關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豈可擅殺?」飛曰:

「若不殺這廝,反要在他部下聽令,其實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別處去也!」玄德曰:

「我三人義同生死,豈可相離?不若都投別處去便了。」飛曰:

「若如此,稍解吾恨。」於是三人連夜引軍來投朱俊。

7樓:怒吃雞胸肉

這是正常的

劉邦那種超長待機選手才不正常

三國第一窩囊應該是袁紹,四礦打一礦,被人極限翻盤這也不要緊,家裡五十個兵營瘋狂造兵,捲土重來,勝率九成八然後自己死了,幾個兒子一邊內鬥,一邊鬥曹操,還撐了好幾年這窩囊的,簡直了

比飛龍騎臉還冤

8樓:

關羽是正常的戰役失敗被殺,而且正面對手是三國最強的曹魏,被盟友偷襲,身為皇親國戚的糜芳不抵抗而降,大哥的養子劉封不救援,這種對手隊友,關羽輸得不冤。

張飛不恤士卒經常打罵,卻又留用身邊,連劉備都提醒他要注意,但張飛卻不改正,本就是極端危險隨時可能翻車,而關羽之死,可能加劇了張飛的暴躁脾氣,於是隱患終於爆發了出來。

劉備死於年齡,夷陵之敗,奮鬥大半生的家底差點輸光,如果此時劉備40歲,還能有雄心重起,但他已經垂垂老矣,沒有時間了,也不可能為關羽張飛報仇,年老心衰而死,也是常事。

9樓:真三三無

蜀漢建國前後的挫折,和一直伴隨她建立過程的弱小是有直接關係的,此前一直靠劉備以身作則,所以一直打不散。劉備入蜀之後,他的道德大旗倒下了,關羽的地位的上公升,東吳屢次三番的背刺,漢中之戰幾乎把益州掏空,種種激烈急劇的變化,使劉備集團內部各個派系的凝聚力受到嚴重考驗。其實,與其說劉備勢力內部有問題,不如說是劉備後期發展太快,面對曹操、孫權的巨大壓力,為盡快卡住漢中、襄陽等戰略要地,以獲得全域性上的有利局面,不得不把擴張放在第一位,沒有來得及進行內部建設,沒有來得及建立穩定的權力結構。

我一直認為,劉備在劉琮投降之時,沽名釣譽,前不乘機攻取襄陽、後不疾趣江陵,是決定劉備命運、扭轉他與曹操差距的最關鍵節點。相比關羽在襄陽、樊城的冒險,這步劉備沒走的棋是一招真正的遺失在劉備偉岸身形下的妙手。(但這是否會讓孫權背刺的事件提前發生,那就難說了。

關羽的死亡,荊州的丟失,決定了在三國鼎立中,劉備勢力只能扮演乙個吊車尾的角色,悲劇在此刻已經埋下。蜀漢前途的黑暗,與劉備、關羽、諸葛亮、姜維等人前後的光芒交相輝映,這是歷史的禮物,卻是當事人的悲劇。

ps:劉備和曹操彷彿是一體兩面,無論蜀粉還是魏粉,對己方人物的稱讚,勢必要建立在對敵人的肯定之上,否則就是自相矛盾。至於孫權,嘿嘿,不多說。

10樓:且得白鹿青崖間

關羽死時58歲

張飛死時55歲

劉備死時63歲

三國時期的人均壽命只有26歲

這三兄弟吃的再好、保養的再好,也不如現代人吧,現在的年輕人還偶爾出現個過勞死、猝死

連年的戰爭,高強度前線作戰,身體素質再強,也會有疲勞的一天死是正常的事

死的窩囊也正常

11樓:寸君

因為後期就是會接二連三的死人……

劉關張三個人差不多大,最大的劉備和最小的張飛年齡差距應該不會超過8歲。

他們仨基本算得上是同齡人。

關羽大意失荊州時已經是個60+的老人了。

張飛年紀也差不多。

就算不是橫死的,在三國亂世那個年代,這個壽命也是隨時都有可能死的年紀。

看看隔壁的周瑜,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35歲。

呂蒙,去世時只有42歲。

題主只看到關羽、張飛死得窩囊憋屈,卻沒看到另外一層。

在當時的情況下,包括歷史以及演義。

如果不是這種憋屈窩囊的死法,關羽和張飛幾乎是無解是存在。

關羽在襄樊威震華夏,打的曹操已經在商量遷都的事兒了。

于禁被水淹七軍投降之後,樊城裡的曹仁只剩下殘部,來援的徐晃帶著的人馬中有很多都是新兵。

曹操已經把合肥的張遼調過來了。

要知道,此時曹操在漢中剛剛敗退,虎步關右的夏侯淵被黃忠陣戰。

西面是缺少能夠坐鎮一方的統帥的。

如果關羽不是被白衣渡江了,那麼前來迎戰他的,不是曹操本人,也應該是曹魏陣營第二人夏侯惇了。

在當時那個局面,可以說如果不是孫吳出手,曹魏要麼只能把關羽拖入持久戰等待變局,要麼就只能真的先遷都再說……

再看張飛,雖然前期孩子年輕點,沒少惹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戰爭上的磨練,粗中有細的作戰風格逐漸形成,甚至在謀略上有著不弱於關羽的表現。

先是在入蜀時搞定了老將嚴顏,使對方心服口服,接著又在漢中擊敗名將張郃,這是實打實的勝利。

雖然沒有關羽的水淹七軍那麼耀眼,但至少劉備、法正、張飛、黃忠加上後方的諸葛亮這個組合,是讓曹操都無能為力的存在。

關羽、張飛先後去世的那段時間裡,是蜀漢陣營的超豪華陣容。

決策層面有劉備、諸葛亮。

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齊全。

弱一級別的魏延、馮習也都在。

小一輩的關平、劉封正冉冉公升起。

硬碰硬的話,恐怕很難有擊敗蜀漢的陣容,除非魏吳聯手。

白衣渡江這件事其實和魏吳聯手也差不多了……

這麼看,還覺得關羽、張飛死得窩囊麼?

有多少人,沒來得及打出威震華夏的戰績,就先一步滅地無聲了?

在襄樊圍剿關羽的,是乙個當世名將的陣容。

五子良將中,除了已經去世的李典、樂進,可是要麼被關羽打殘,要麼就在來的路上。

能頂上的都頂上了。

而東吳這一方可是出動了四督中的兩位。

至於最後實際死於潘璋、馬忠之手,以及張飛死於範疆、張達之手,就是執行人的問題了。

這個和最後到底是誰搶到了項羽的屍體一樣,有運氣的成分。

至於劉備。

他完成了桃園結義的誓言,拼了家底也要幫二弟報仇。

又忍著三弟也離世了的痛苦,前期打了乙個漂漂亮亮,後期雖然敗了,但仍守住了永安白帝城,沒使東吳長驅直入,曹魏兩面夾攻,還要怎麼樣……

如果這哥仨兒叫窩囊的話……

孫策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馬超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典韋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張郃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董卓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呂布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公孫瓚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袁紹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袁術覺得自己也挺窩囊的。

華雄覺得自己死於乙個馬弓手刀下也挺窩囊的。

司馬昭覺得自己笑死……也挺窩囊的。

12樓:

三國亂世百餘年,有名有姓的人物乙個接乙個得謝幕,劉關張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罷了。你覺得他們接二連三死的窩囊,其他陣營的文臣武將又哪乙個不是抱憾而終。在他們之後也有無數人步其後塵。

這就是歷史洪流。

為什麼劉關張三兄弟三打一,還能天下揚名?

雲粹滇風話古今 因為呂布此前太厲害了,有勇氣單挑者都是死,一起上的都沒撿到便宜。劉關張 三英戰呂布 打成平手,第一次讓呂布不敢輕舉妄動 以守待攻。從氣勢與聲威上,劉關張為所有人出了口氣,打壓了呂布一貫的驕橫跋扈 無人敢惹的囂張氣焰,所以劉關張三打一也贏得了尊重,天下揚名。 龍之翼 因為,老羅寫其他組...

趙為什麼和關張馬黃同傳?

蜀置五軍,其左 右,將軍 督 護一人 其中師,監 護 典 參軍各一人 其前師,將軍 監 護 督軍各一人 歷代兵制 翻譯一下,就是蜀國有五個軍團,常設職位各有不同。以前軍為例 有前將軍 關羽和李嚴擔任過這個職位 前軍師 魏延在李嚴為前將軍的時候擔任過前軍師 前監軍 劉巴曾暫任 前護軍 許允曾暫任 前督...

為什麼阿斗劉禪有劉備這樣的父親 關張這樣的叔叔還有諸葛亮等等的謀士長輩,最後卻成長為扶不起來的劉阿斗?

故事檔案局 大家都覺得我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實我也有另一面。一 章武三年,三月,成都的桃花開了。我想到了三歲那年荊州的桃園,桃花也是這麼絢爛。我揮舞著木劍在桃園邊的小湖上和張苞 關興追跑。我爹笑笑說 別鬧。我爹摸了摸了關興的頭說 今日桃花爛漫,像極了我們兄弟三人結拜的那天 不如 你們三人今日效父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