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所列出的商王諡號是否有所依據?

時間 2021-05-29 23:55:48

1樓:

瀉藥。《逸周書·諡法解》說:「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一般認為諡號出現在《逸周書》之後,至於《逸周書》是先秦典籍,還是後來偽託,都可以看出規模性的諡號是西周開始的。

王國維先生在《觀堂集林·遹敦跋》中這樣說:

殷人卜辭中有文祖丁(即文丁)、武祖乙(即武乙)、康祖丁(即庚丁),《周書》亦稱天乙為成湯。則文、武、成、康之為美名古矣。《詩》稱,率見昭考、率時昭考;《書》稱,乃穆考文王彝器,有周康邵宮、周康穆宮。

則昭、穆之為美名亦古矣。

此美名者,死稱之生亦稱之。《書》「酒誥」首「王若曰」。釋文雲:

馬本作「成王若曰」。注云:「言成王者,未聞也,俗儒以為成王骨節始成,故曰成王;或曰,以成王為少成二聖之功,生號曰成王,沒因為諡;衛、賈以為戒康叔以慎酒,成就人之道也,故曰成。

」此三者,吾無取焉,吾以為後錄書者加之,未敢專從,故曰未聞也。案馬所云俗儒,謂今文歐陽、大小夏侯三家,是「酒誥」首句,三家今文並衛、賈、馬古文皆作「成王若曰」。又「顧命」:

「越翌日乙丑,王崩」。釋文雲,馬本作「成王崩」。《漢書》律曆志、《白虎通》「崩薨篇」引「顧命」,皆同。

《史記》「魯世家」,周公曰:「吾成王之叔父」,又雲:「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

」是成王乃生時之稱。此敦生稱穆王,即其比矣。

內府藏獻侯囂尊,其銘曰:「惟成王大□在宗周,王賞獻侯囂貝,用作丁侯寶尊彝。」是為生稱成王之證矣。

《考古圖》所錄敦曰:「穆公入右 。」《博古圖》所錄敔敦曰:

「武公入右敔」。此皆生而稱穆公、武公。是周初天子諸侯爵上或冠以美名,如唐、宋諸帝之有尊號矣。

然則諡法之作,具在宗周共、懿諸王以後乎?

2樓:殷祈

相傳諡號起源於周公姬旦,是他最早發明諡號的禮制的。

然而考古證據已經否定了這一觀點,因為青銅的銘文裡,似乎在周武王活著的時候就稱他為武王,所以,在三千年前,諡號似乎還沒出來,周武王也是生前美稱!

既然「諡號」在周朝初年都沒有被發明出來,商朝諸王有諡號的說法自然值得懷疑了!

商王朝是從哪弄來這麼多烏龜殼的?

清一諸華 商控制區的中原,3000 4000年前的氣候比現在濕潤的多,湖泊水道也多,犀牛大象都尚在中原生存,更何況龜類?詳細情況可以參見竺可楨先生的相關論述。 浩哥愛聊龜 題主是以今人的世界去猜度古人的世界,這個思路是有問題的。首先,夏商時期,中華文明不過是中原的一小塊,其餘地區都依然是大面積的蠻荒...

滑雪單板列出的適用體重範圍是指淨重還是穿上所有裝備以後的重量?

板長和體重的關係,其實和滑手的核心力量對板刃的壓力形變有關。這個核心力量,和體重呈密切的正相關。但區區幾公斤的重量,遠遠比不上版型,滑法,雪道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不必太計較。 小熊雜說 不要糾結淨重毛重的問題好嗎。個人認為,真正決定板長的因素是肌肉強度,也就是乙個人的力氣大小。就同一種型別的板...

《紅樓夢》中,元妃是怎麼死的,到最後連諡號都沒有?

虎兕相逢大夢歸,有種說法是兩股宮廷勢力的爭鬥,元春被卷了進去,做了權利鬥爭的犧牲品。也有種說法 這種有點陰謀論 皇帝冊封元春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這個 賢德 就是給她早就準備好的諡號,旨意可解讀為鳳藻宮尚書賈元春死後追諡賢德妃,皇帝一開始就把她當做政治誘餌,最後棋子沒用了,就被丟了。 茜茜 元妃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