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近兩年 NOIP 的超綱行為?

時間 2021-05-29 22:46:09

1樓:有道小圖靈

NOIP屬於競賽,競賽和學校裡的考試不一樣,學校裡的知識是針對所有孩子的,考試是考察孩子的掌握情況,所以孩子如果真正學會了,目標應該是要考滿分的。

但是競賽是選拔性質,只要有排名,能夠有區分度就達到目的了。不用考察孩子的掌握情況,超綱也是對所有選手超綱,比賽並不是追求滿分,而是看選手們所處的位置。一場比賽有可能分數很低,但是排名很靠前,這樣就能夠說明孩子的水平。

目前的資訊學競賽出題方向,有兩種爭論,有些出題老師認為應該限制考試內容,但是加強深度,類似中學的數學比賽IMO;另外一方則認為不應該限制考試內容。目前來看後者佔了上風。

資訊學競賽的現狀可以說沒有考試範圍,官方的競賽大綱寫得非常模糊,任何演算法都有可能考,比賽題目也是越來越難,很多新提出來的演算法很快就出現在比賽試題裡,因此對於競賽選手來說,競賽內容是學不完的。

那可能有些家長就會覺得,既然學不完,那是不是參加競賽就沒有意義了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孩子學習競賽的過程就是逐漸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乙個問題可能有多種解決方法,方法也可能有好壞之分,不過可以先用已經掌握的方法部分解決,隨著自己的能力提高,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解決得更好。

2樓:rsa

NOIP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考綱,所以也沒有超綱這種概念。

但NOIP畢竟是普及性的比賽,考點難度是有嚴格控制的。從考點上看,個人認為這兩年NOIP並沒有太過分。

NOIP2016:

D1T1 水題。

D1T2 考點:LCA、DFS序,都很基礎,難點在思維方面。

D1T3 考點:數學期望、最短路、DP。概率雖不常見但很基礎,另兩個很常見。

D2T1 水題。

D2T2 考點:佇列,難點在思維。

D2T3 考點:搜尋或狀壓DP,挺常見的。

NOIP2017:

D1T1 數論,結論不難。

D1T2 水題。

D1T3 考點:最短路、DP,比較套路。

D2T1 水題。

D2T2 考點:狀壓DP,有一點思維難度。

D2T3 考點:Trie/線段樹/樹狀陣列。這題考點稍微難了些,儘管離線樹狀陣列的做法不容易想到,不過線段樹、Trie這類資料結構現在應該很普及了,所以也並不算偏。

3樓:82111668-2012

noip居然有考綱……搞了這麼多年都退役快兩年了第一次看到。

首先提一點,反對競賽搞考綱制度。競賽考察的有兩個部分,一是智商,而是對這個學科的熱愛。所以參加競賽的優秀學子們,憑藉著對這些學科的熱愛以及出色的智商保送或者優錄進入頂級高校研究這些學科,為國家乃至世界的科研事業做出貢獻。

考綱無非告訴你哪些你要學,哪些你可以不要學。但是如果真的熱愛,又怎麼會去區分這些;反之,如果並不熱愛,只想通過競賽獲得更好的大學而並不願繼續從事這個方向的研究,那麼競賽本身的目的也就沒有達到。

然後我反對超綱這個問題。不要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直接刪了吧,考綱會影響一些老師讓他們誤以為學生只要學多少所以只要教多少。然後最後老師學生把因為超綱而沒有出成績的責任扔給組織者,這反而不好。

說實話,很多競賽都超綱。尤其是物理吧 。但從學生角度來說,並不影響,成績永遠與努力成正比。

4樓:

這是NOIP考綱

請你告訴我,什麼東西超出了這個範疇?

既然有二叉樹,考什麼資料結構都不奇怪了。

既然有圖論,考網路流也不是沒有可能。

既然有動態規劃,斜率優化、狀態壓縮、概率DP、插頭DP也不是沒有可能。

5樓:Random Forest

早在NOIP2012就開始了……第一道題就是同餘方程,考完後聽人說,這是NOI省隊培訓原題,考過省選的人都是秒A,至今怨念 :)

就算有什麼超綱或者不公,大家都是參加競賽的人,一切都可以拿實力(或智商)不夠來搪塞咯。渣渣沒話語權,神牛不會追究,這個圈子本來就是殘酷的。

如何評價近兩年 MacBook Pro 的品控和系統?

Allen Huang 我的是19年的MBP13寸,macOS10.15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每一次公升級都會卡在iCloud賬戶介面,滑鼠一直轉一直轉,實在等不了了強制關機再重啟,能進入系統,能夠使用,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問題。我本以為是公升級的問題,然後我格盤重灌,結果在設定完使用者名稱密碼之後,又進...

如何評價近兩年的選秀新熱潮?

gyyysughtsugtssu 皇族當道,飯圈撕逼,資本的遊戲,勸沒有入坑的姐妹趕緊逃命,不要以為有什麼逆風翻盤,更多的是壓票換票搖號,現在被搖號的叫天天不應告不了,皇族小哥哥還不能罵,成功跳脫粉圈,小萌新趕緊跑離得遠遠的。引用看到的某帖子,希望沒有冒犯到 極星 群情激憤,失智者狂歡。一場資本遊戲...

如何評價薛之謙近兩年的表現

賈某人 別的不想說也沒能力說,單說唱功吧 是肉眼可見的進步 題外話 為什麼大家覺得換聲區強混做好了就是唱功好呢?咽腔共鳴真的是基礎,林俊傑還有其他人nb主要在於面罩關閉平衡等技術,並不是扯著嗓子混到五組就很nb。看待聲樂並不能單看共鳴,共鳴nb是真的nb,但黃女士都被噴到天上了 俄派美聲不強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