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離開培養他的母隊後,在待遇上會有什麼區別嗎?

時間 2021-05-12 19:53:24

1樓:馬大炮

待遇太大了。

乙個球星離開了培養他的土地和陪伴他一步步走來的球迷,可以說是背井離鄉了。

而對於他投奔的另一支球隊和當地球迷來說,他就只是個外來打工仔,打的好了誇幾句,打的不好罵幾句,根本沒有對於自己孩子的「感情」在裡面。

生意就是生意這句話我們中國球迷總說,並奉為經典,然而在美國NBA球迷眼裡,當地城市和球隊早已密不可分,這種感情的歸屬感,才是NBA球迷喜愛球隊和球星的原因。(這種歸屬感可參考我們的CBA)

不信你問問邁阿密球迷,他們愛韋德還是詹姆斯。

2樓:自私鬼

有注定會被新球隊感恩戴德的,遠有賈巴爾近有哈登。有在流浪中顛沛流離的,這種人太多不一一枚舉了。歸根結底,這取決於球星是去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的。

雪中送炭的,意味著不可或缺,多半和新球隊相處得很好。錦上添花的那種,意味著可有可無,下場如何也就可以預計了。

3樓:陳思

單從薪水來看,工資收入的最大可能值會變少,母隊開的頂薪可以長一年,數額大一點,具體計算是根據伯德條款來的,需要考慮到球員的工齡、當年工資帽和上乙份合同的最後一年數額。

以卡哇伊為例……在馬刺他最多可以拿到5年2.2億,在猛龍是5年1.9億左右,明夏以自由球員身份簽約其他球隊是4年1.4億左右。

4樓:KonMa

其實這個問題放在NBA答不如放在CBA,因為絕大部分CBA球員都是由其出身的俱樂部從小到大逐步培育的,可以說,俱樂部就是他的家,姚明改革的球員交易制度中的培養費就是這麼個意思,力圖通過這個費用減少球員出走造成的損失。

NBA的話,母隊這個概念十分模糊,因為美國的人才培養機制並非為了給NBA輸送人才,而是給NCAA輸送人才。美國的籃球培養機制是從小學到大學,很多優秀的運動員甚至是多項運動精通比如詹姆斯艾佛森還有庫里,而NBA只不過是乙個畢業後的職場。人們認為的球員母隊只是一種概念化的說法,我說湖人是科比的母隊,有意見的人應該不多,然而選中科比的是黃蜂,湖人是付出了一定代價才交換到了科比,理論上科比的母隊應該是黃蜂才對。

所以人們幻想的母隊準確來說應該是這個球員將職業生涯最美好的時光留下的那支隊伍。

而對於絕大多數球員來說,處於顛沛流離狀態中的他們並不會把所謂的母隊放在心上。為家鄉打球比為某個球隊打球要更加讓他們興奮,我想,傑拉德格林和奧拉迪波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家鄉或許不能提供給你最好的薪資待遇,但是人們都是看著你長大的,對你的親切感要強得多,球迷的包容感也好得多。威爾特張伯倫在湖人奪冠後,說過這麼段話,在76人奪冠的時候,人們不止是愛他為球隊帶來的冠軍,人們愛他像愛球隊的一部分一樣,而在湖人奪冠的意義就小了很多,洛杉磯的人們只是希望他為球隊帶來個冠軍。(張伯倫的母隊是費城/舊金山勇士,而且他本人也是費城賓夕法尼亞人,他對費城的歸屬感很強)

為什麼在眾多離開阿森納的球星中,我們對於亨利的態度始終是「眼中常含淚水」的?

小海 Les Ulis出道,克萊楓丹出品,17歲進入摩納哥,21歲手捧大力神,23歲助法國成為第三支連奪本洲及世界盃冠軍球隊。但法蘭西的藍不屬於亨利,說起法國的藍,你第乙個會想起齊達內 圖拉姆乃至其摯友特雷澤蓋卻不是他,除卻聯合會杯外從未在盃賽決賽上進球,無法如炸雞在雅典一般做到主宰決賽,前鋒難以為...

無父無母,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應該怎麼培養(心理)?

愛的天籟 就像諮詢師說的那樣,不能去同情可憐孩子,這樣的情緒不能幫到孩子,反而會引起孩子的自卑情緒,不安感。讓孩子體會到爺爺奶奶對自己充分的愛,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獲得勇氣和自信的品質。同時做到不溺愛,不無條件的滿足,也要讓孩子有規則感和自我責任感。 蔓欄谷 應該讓他多接觸其他小孩,不要打不要罵,用其...

如何評價科爾 倫納德是聯盟的超級球星,他現在更全面了?

David J 全面這個詞,不是形容乙個球員多麼能得分,多麼能防守,即使他功防一體,只是個獨行俠也沒用,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乙個點再強都沒用,尤其到了NBA季後賽這種全球頂級強度的比賽,你乙個人再強,最多就是一場的高光,看看當年惜敗的艾佛森 詹姆斯,到了季後賽這個強度,乙個人挽救不了乙個系列賽。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