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詩人看到一處景色就能發出感慨從而寫出詩句

時間 2021-05-12 03:33:25

1樓:飛黃騰達

需要景色嗎,李白看著月亮就能寫無數詩

比如大名鼎鼎的靜夜思

比如,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2樓:一條叫陳豆豆的狗

這就好比火山噴發,一定是在地下先有足夠的能量積聚,之後一定要有乙個東西去觸發乙個薄弱的點。這樣,詩人的情感就如岩漿一樣噴薄而出。

3樓:風大 可稍息否

舉個例子。

山花開。三個字的景色,很簡單。

給這三個字分別組十個詞。

青山,雪山,名山,重山,傍山,靠山,依山,山嶺,山脈,山崗,山岡,山頭,山清水秀,山明水秀,山水,山路……

春花,夏花,雪花,梅花,花朵,花瓣,花開,花香,花蕊,花心,花粉……綻開,睜開,展開,放開,潤開,鬆開,推開,開明,開放,開始……組合一下:

山路梅花開,名山花蕊綻。

再隨便聯想聯想,句子到處都是。

說到底,就是心裡有個意思,嘴裡有個詞兒,就完事兒了。

首先是心裡有個意思,這個意思還能說明白,然後再美化。

這是人類語言資訊交流能力高度發達的表現。

4樓:你猜

詩有詩語,但是在現代環境下,很多人沒有經過這方面的練習。

最大的區別就是古漢語是單字表意,而現代漢語更多的是片語,那麼在字數有限的情況下,古漢語就能傳達更多的意思。

舉個例子,如果你去到景區,讓你寫一篇不是流水賬的遊記,對於上過高中的人來說,難度並不是太大。但是換成寫詩,可能你絞盡腦汁,都無法把你想說的話濃縮在二十八個字裡。更不要提還要管押韻,平仄,節奏,對仗了。

所以,就算是普通人,看見美景也會發出感慨,只不過寫不成詩而已

5樓:小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好多詩人壓根兒沒看過景色,也能給你逼逼一通。你看到的詩句文章,未必是看著景色,即興而為的。

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岳陽樓記》,人家壓根兒沒來過。詩人們托物言志,物並不那麼重要,重點在志。

借一段通俗易懂的說辭。

李紈道:「方才我來時,看見他們抬進兩盆白海棠來,倒是好花。你們何不就詠起他來?」

迎春道:「花還未賞,倒先做詩!」

寶釵道:「不過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見了才做!古人的詩賦,也不過都是寄興寓情耳,若等見了做,如今也沒這些詩了。」

就這個意思。

天下之水歸於一源,言情言志,不拘哪一瓢,哪一條河,哪一段江。不拘於在眼前的,不在眼前的。

還有相當的詩人咋寫詩的。

回家鋪開紙筆,然後翻書,翻書,翻書。量變引起質變,典故一用,名句一化,又是經典。能這麼幹的,幹得漂亮的,也是天縱奇才。

6樓:「已登出」

那不是時代不允許嘛

古代人想當公務員,只能科舉,科舉只能看文縐縐的書籍,不像今天,你搞什麼都行

哪怕偷偷研究民科,只要你不吭聲,別人一樣不會拿你怎樣。

前提是不能學八股,學八股你就崩了

7樓:

哪有那麼多詩人出口成章啊。

像李白那樣速度驚豔落筆成詩的實在太少了。

大部分都是需要持續打磨的,這種打磨,有的人快一點也是乙個時辰半天就可以,有的就慢一點,好幾天才完成相應的錘字錘詞。再誇張點的就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這不是孤例,注重一字一詞打磨典型苦吟的詩人,有唐一代,就有孟郊、賈島等人。他們還是在詩壇上留過佳句和名聲的詩人,像其他做了功又默默無聞的就更多了。

古人說李白的詩不可學,有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李白的詩才更像一種天賦,這種信手拈來卻又靈動三分的天賦是學不來的。所以很多人學詩是學杜甫學其他人,打磨工齡,積累腹藏,一起研究怎麼遣詞造句,這樣循序漸進了,遇到感慨感觸了,下筆才有內容,才有質量。

大唐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哪個單拎出來不能打。

驚豔如詩鬼李賀,浪漫色彩隱追李白,寫出了許多名句,如,

天若有情天亦老,

雄雞一唱天下白,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那麼,這樣乙個大詩人。

他平時是怎麼寫詩,怎麼去做積累呢?

原來他除了自己天才的一面。

暗地裡還做了好多任務夫,收集整理做筆錄等,十分注意增加生活閱歷和積累素材。用功刻苦到連老媽都過意不去,覺得他太辛苦了。

關於多觀察多體驗多積累。

南宋的大詩人陸游,這個有小李白之稱的男人,也有類似的寫詩感觸和舉動。他甚至還專門寫了這麼一首詩,告誡小兒子陸聿,想學詩,想寫詩,工夫還在詩外,什麼時候,你知行合一去寫去做了,你的詩也就成了: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當然。只是一昧觀察不懂提煉不懂反思也是不行的。

每一首成功的詩。

都有其相對獨道的一面。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8樓:汍瀾之意

在絕美景色面前,人們會不禁感嘆,有表達慾望,這是「表達衝動」;但油然公升起的表達衝動在藝術家處容易成為「創作衝動」。

為什麼詩人的創作衝動是詩情、詩意,作曲家是樂思,畫家是畫意?面對同一景物發生同一情感的情況下,為何普通人與藝術家的衝動表達不同、不用門類藝術家之間的表達衝動也如此分明?

原因無非是藝術家受過專業的練習、在特定領域中浸潤心靈。對於普通人來說,衝動表達的形式便是日常話語,一聲吶喊、一句讚嘆;

對於乙個愛唱歌的人來說,他總不自覺哼唱抒發情懷;

於乙個熟讀唐詩三百首的人,總會在美景前吟前人之詩應景;

同樣地,對乙個長久浸淫於詩歌創作的人來說,詩歌的形式也許是其創作衝動自然而然的表現形式。

我只是乙個藝術哲學的搬運工。

為什麼一處用at一處用on?

Elva 正好講過這篇文章,這課語法也是講 in on at等這些介詞的對比。其實語法是為了給現象定性而總結出的一般適用性規律。另外關於介詞比較重要的就是對介詞本身的理解和固定搭配的記憶。這裡的主要區別在於 airport和 airfield是兩個不同的地點。airport airfield 所以根...

為什麼文藝一眼就能看到或感覺出來?

沒有耳朵跑得慢 這個我覺得還是要看氣質吧,腹有詩書氣自華嘛,文藝的一般心境都會比較不一樣,然後眼神,姿態都會和其他人不太一樣,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嘛,從眼神就可以感覺不同,氣質這種東西還是對人的第一感覺嘛 Carlnl 人的個體特徵有著生理基礎,即不同的氣質是由先天遺傳因素決定的。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特通...

為什麼很多時候,看別人的問題一眼就能看到關鍵,然後分析的井井有條 而看自己的問題時,卻經常無從下手

Penn 給乙個方向的參考,沉默成本悖論。我們自己考慮問題的時候容易本能的受到過去已經投入的資源影響。而很多影響和現在需要做的選擇沒有緊密的關聯。旁觀者周到這類的影響比較小,容易基於現有的條件去評估利弊。 君羊 當局者迷呀。乙個理論只有真正實踐了之後,才能成為獨一無二自己的經驗。如果看自己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