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找不到喜歡做的事?

時間 2021-05-11 15:04:22

1樓:Fiona

長大了唄,天天在衡量機會成本,沉沒成本。

就比如我想學樂器,為了自己高興,但是老師一開始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考級。

主觀上誰都沒有想讓別人沮喪,但客觀上就是造成了這樣的結果。生活就挺狗血的。

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耐煩」好像越來越不經耗了,等到了空餘時間,身體精神只感覺到累,自己就放棄探索了。

而且新事物都有從新鮮到習慣的過程,而且探索過程必然包括一段相對枯燥的受挫階段……不過總不能啥都畏首畏尾,衝就完了。

我認為健身是一種普適的探索方向,根本不用考慮什麼成本,效果實打實。現實中像這樣付出就能有回報的真是太稀有。

2樓:小孟

就是從小教育所致,沒有讓乙個人在最想象力豐富,自由開拓的兒童時代,用他們的本能一點點做事,從而慢慢找尋發現了興趣,奠定自己未來可能從事工作的方向,而是被強行被灌輸根本不喜歡的一大堆繁雜的學科,一切為了考試這種功利心,課業壓力大也沒有時間也許找興趣,最後就是被折磨到自己到了成年,又要面臨社會現實的壓力,只能繼續為了功力的賺錢又做乙個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很多人不誇張的說,從生下來到死去,一輩子可能都在社會被動的活著,孩童被動讀自己不喜歡的書,成年被動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一切都被綁架,裹挾,那麼自己都沒有主動遵循自己的心去發現愛好,愛好怎麼可能主動來找尋你呢

3樓:16air

人類在追尋「有意義」的過程中把最純粹最簡單的東西忘記了,拋棄了。

因為放空吹風望天會被人們認為「無意義」,所以就拼命尋找什麼事情做來才能「有意義」,到頭來「有意義」的事情做了,卻又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值或者「社交圈」的期望值,從而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一件「有意義」的事又變得「無意義」。

實際上,追尋「意義」的過程本就是畫地為牢、自我設限。

逃避現實如果能讓乙個人感到輕鬆愉快,情緒不再出現巨大波動,開始心平氣和、豁達開朗,那麼對這個人來說,逃避現實大可不必成為「無意義」批判中的一員,其他事情也是同理。

說到底問題的癥結在於「太相信別人」,而「不信任自己」。

所謂真正的「有意義」,那一定是自己來定義,而不是拿著乙份清單去一件件事挨著做然後發現好多都不適合自己,最後自閉。

4樓:劉語絲Angela

找不到喜歡做的事,其根本是找不到自我,活不出自我。做選擇時,不聽從自己的內心,總是在聽別人的。在乎別人的看法,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對你的靈魂來說,沒有比這些更大的悲劇了。

——劉語絲Angela

5樓:Q琦妙

原因之一可能是

不是不知道喜歡什麼,而是不願意知道喜歡什麼。

因為你知道僅憑你的喜歡和你自己所謂的熱愛無法讓他人(比如爹媽)信服,普遍認為沒有出路,沒人支援你,自己也不願突破自己,一直在逃避而已。

可能不少人抑鬱也是有這樣的因素吧。

6樓:有志不在年糕

有一種人,從小到大,事事都被安排得很完美,習慣了父母安排好的感覺,長大後便也按照他大多數人的軌跡,找乙份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有乙個和諧的家庭,便也知足。

另一種人,對什麼都充滿熱情與熱愛,什麼都很喜歡,但是若要讓他選出一樣最愛,他便不知如何是好。這種人其實是貪心的,什麼都喜歡,反而會被這些所謂「喜歡」捆住手腳,無法前進。

一部分人能夠在這一生能夠找到自己所愛的事情,很少一部分幸運的人可以從事與自己喜歡的事相應的職業,但是,試想一下,把所愛之事作為謀生的工具,日復一日的完成它一件事,又有多少人能夠保持那份純碎的喜歡呢,多少喜歡都是在七零八碎的瑣事中消磨殆盡。許多人最後的工作或許也並不是他最初的夢想,就像最後與他共白頭的那個人可能也不是他第一次牽起的那個女孩。

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會說「我想當警察」「我想當太空人」「我想當科學家」……稍微長大一點,我們會說「我要考重點大學」「我要找份好工作」,最終每個人都會有乙個結局。人一直都在前進,在不斷嘗試後才慢慢發現自己喜歡什麼。幸運的人在嘗試了幾次之後便找到了喜歡的事,沒那麼幸運的人們只能繼續嘗試。

最後願看到這個回答的你都能是那個幸運的人~

7樓:小樊

其實沒有喜歡做的事,只有想要達到的目的,如果你喜歡掙錢,努力工作你也會快樂,現在生活壓力大,所以大家都很容易對事物失去興趣,所以說,如果能讓思想壓力對你影響小一些,你會喜歡做的事情就多了

8樓:

我覺得,這個喜歡前面要加真正兩個字,我們喜歡的很多,是一時興起,但是不是真正喜歡,長期熱愛。

我記得在親愛的客棧裡,易烊千璽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是漸漸我明白我不想要什麼」大概是這樣的吧。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找到自己想要什麼的方法。

9樓:盛世

你可能會因為一本書的封面很美而喜歡上這一本書,可能會因為沿途的風光很美而喜歡上騎著單車去旅行,也可能蛋糕很美味而喜歡上蛋糕師這個職業……有些人漫無目的地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殊不知喜歡上一件事情十分容易,難能可貴的卻是堅持。

你喜歡的事情可能有很多,卻因為一些小的困難而不願再堅持下去,於是,這個不行換那個,那個不行換這個,換來換去,久而久之,連你自己都忘記了自己喜歡的是什麼。現如今,與其為尋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煩惱,不如堅持著做一件事情,例如:寫作、健身、讀書、寫日記等。

最後送上一句話——生活太過安逸的人,往往沒有前進的動力。

10樓:愚初

相信乙個人不可能對所有的事物都毫無興趣。大部分的情況可能是,一時心血來潮對某事,真正接觸後發現根本不是那麼簡單或不是那麼理想,發現後就開始放棄,對萬事萬物都缺少乙份堅持。

曾看到有人說:「世上根本不存在完全契合,柏拉圖所說的『靈魂的另一半』,我們需要找到乙個讓自己心動的人,然後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現彼此的不足與缺陷,然後再為了對方不斷調整和適應,磨去彼此稜角,然後達到契合。」

並沒有一樣東西,是天生就該為我們所喜愛的。在接觸喜歡的事物時,最好能受到點挫折,發現這個東西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再捫心自問自己對它是否有足夠堅持探索下去的熱情,而後方能漸入佳境。

我也一直覺得,有自己所喜歡的的事並且在這一領域能做的很棒的人,都是值得學習的大佬。

也希望抽空閱讀我的回答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11樓:久病成醫的曉老師

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不得不說,這背後通常有幾種普遍的思維狀態來「說服」和「催眠」著人們,使得很多人喪失了追求自己想法的勇氣

1.喜歡的事情,多半是由於成就感而來;

同時,成年以後人開始越來越計算得失和利弊,就很難完全按照「興趣」來做事

很多遊戲,被設計的努力就能通過。

很多時候,背單詞難以堅持,是因為看不到成就感,而不斷強化需要漫長的時間。

我們找不到喜歡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你喜歡不喜歡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事情能給你帶來多少經濟利益和價值

當利益和興趣開始產生比較的時候,很多人心中的天平自然會偏向利益。

而很多喜歡的事情,只是很多人平時喜歡調節生活的一種方式罷了。

可是很多的興趣和愛好,大都只是淺嘗輒止,如果真的讓大家長期鑽研的話,未必很多人真的會有時間精力和金錢,或者想有心思鑽研下去。

打個比方,寫一幅字可能就是幾十分鐘內就能完成(根據篇幅大小),而練字,可需要無數個「幾十分鐘」,而且成果不一定很明顯,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

可是兩者卻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都會出現渾渾噩噩的狀態和時期,當你問他,他到底想做什麼,或者有什麼職業規劃的時候,他往往會一臉茫然的告訴你,「不知道,」或者「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能幹什麼,想幹什麼」。

幾乎很多中國學生的道路都是一路被「安排」過來的

小時候上學只知道家長讓你去上學,學習好了可以得到誇獎和鼓勵;

從小要被安排參加各種興趣班,也不知道參加興趣班到底是為了什麼;

長大了也是一味的被「安排」和推薦說,「考個好大學;找個穩定的工作;

體制內的,公務員也很好;你老大不小了,該找老婆/老公了;結婚了,要個孩子吧;

老大上小學了,你們要個老二吧,趁著爸媽年輕還能給你們帶,...等等」

大家幾乎都是被安排過來的,甚至考大學,選專業,去什麼公司,都被妥妥的安排了。

過年過節了,大家都關心的是,你掙多少錢,什麼職位,什麼學歷,老公老婆幹嘛的,沒有人關心「你是誰?你想要什麼?你想成為什麼人?你到底快不快樂?」

當你的人生都被「安排了」,在不知不覺的順利成章中,你已經似乎忘卻了「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了?」

這個時候你再問他,「你到底想做什麼?你到底喜歡什麼」的時候,已經去掉稜角和想法的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做的是什麼了?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你現在去問他們,他們很多人一時間還是回答不上來,就算想一會想到了,可是歷史已經被安排,無論是現狀,還是惰性,都不足以讓他們破壞掉現在所有的既成事實,反而跑去尋找自己的夢想,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對於有一部分人是可以做到的,可是更多的人,考慮到方方面面以後,面對「夢想」只能一聲嘆息。

說到這裡,還是先延伸乙個概念,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公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階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階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經滿足,便不能成為激發人們行為的起因,於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熱情是由高層次的需要激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實現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現他自己的潛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

所以,現如今的社會的這一代人,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年輕人,雖然基本滿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底層需求,可是還是處於這兩層需求的夾縫中掙扎,雖然向著更高層次的,社會,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短期內,大多數人還是難以向著更高層級進發。

當人們還在基本基本生存需求層級掙扎的時候,大部分是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工作的人,畢竟只是幸運的一小部分人。就算從事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多的入職情況也可能和自己想象的「大相徑庭」:

一是自己愛好變成事業以後會出現枯燥和不適應的感覺,你覺得「喜歡的」很快就能變成「不喜歡的」。

比如,原來學習設計的朋友,變成了設計師,就開始了沒日沒夜天天畫圖和設計的生活,基本上無暇分身,天天畫圖;

二是,你就算有金錢,可是你的時間基本上都被事業所佔據了,你很難再有時間去學習和從事自己想做的別的事情

有的人為了掙錢從事了很多高壓職業,其實這樣的職業需要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想做的事情和你的安排就被工作擠的一拖再拖,從而再也沒有提上日程。

「人生的苦悶有二:一是,慾望沒有被滿足;二是,它得到了滿足。」

於是,在高壓生活下的很多人,放棄了高壓生活,開始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慾望。

當滿足了慾望時,一旦時間長了,人就像被「溫水煮青蛙」懶得從新開始了。

「就這樣,不也挺好嗎?」

小的時候,老師會問我們,「你們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們喜歡做什麼事情?」

可是長大的我們卻自己忘記,甚至自己割捨了自己的初衷。

興趣愛好要形成習慣和堅持必然要經歷乙個漫長的過程,可是經歷過了,就是曙光。

當我們在不斷追逐生存價值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偶爾停下腳步想想,有些時候,我們應該找回自己。

也許那才是我們本身真的想要的生活和價值。

我的高讚優質回答推薦:

情商高的人都怎樣發脾氣?

有男朋友遇到更好的男生應該怎麼辦?

男生選女朋友最看重的是什麼?

以上,我是Mr.曉,戀愛裡久病成醫,我想用我的經歷,喚醒為情所困的男女。

為什麼很多人很正常卻找不到物件?

很多男性所謂的 女的活的 這種標準也只是說說,實際男方不可能只有這種要求,女方更不會同意這種標準。現實中,普通個體遇到的人是十分有限的。三點一線或者宅呢?1000 區域 典型的城市與農村 年齡 100 年齡本身是問題,隨著年齡帶來的是更大的問題三觀相同 100 能求同存異都燒高香了 兩情相悅 100...

為什麼進大學後,很多人都找不到物件?

你要開心 看你的標準咯,標準低還是很容易的 很多人都認同這句話,愛你的人你不愛,你愛的人不愛你 總之遇到喜歡的勇敢去追,不要給自己留遺憾就好 陳艾旻喏 醫學專業太忙了 偶爾喵一眼臨床的小哥哥也挺好的了 我怕刻意去維護一段感情太費時間 畢竟要學的東西好多啊我超怕期末前的那個月 可能有些人會說差不多的專...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做副業?

乙隻豆豆醬 1.副業可以調劑生活。賺錢和愛好很難兼顧,副業可以讓你因奇葩領導 同事 複雜人際關係,而壓力爆棚 心身俱疲時,有乙個熱愛的事業作為港灣。因為有本職工作,吃穿不愁,所以副業一般可以選擇熱愛的事業。我有朋友熱愛攝影,本職工作和攝影幾乎毫無關係,副業給人拍照,加班到10點,回去一擺弄攝影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