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一代人特別相信諸如「德國下水道」「日本海底煤」之類的謠言?

時間 2021-05-11 09:48:33

1樓:87年的90後

看兩方面人的動機。

首先是公知,出過國,甚至移民了,那當然要吹國外呀,不然我怎麼能體現自己的優越性呢?你們這些沒出過國的人就是土帽。

再說國內淳樸的群眾,他們之所以會信這些謊言,是因為他們有希望,他們希望中國能知恥後勇,雖然現在不如國外,但一定要努力超越。

2樓:霧雨生

因為在上一代人年富力強的時候,洋產品就是比中國產的強,而且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93年我家購買第一台冰箱。琴島利勃海爾,海爾用的德國技術,到現在還在正常使用,除了聲音大點和耗電高點沒啥毛病,當年買中國產冰箱的早就不能用了。94年我們這家庭開始普及電單車,廠長兒子買的就是進口的,和我們這些職工家庭比較下來,跑得快,毛病少,關鍵還耐用。

2年後女士摩托流行,鈴木小木蘭是最好的選擇。等到中國產家用商品興起,上代人已經奔5了,觀念早就定型了。要是你生活在那個年代,你也一樣

3樓:東東

因為上一代所處的時代就是外國的月亮圓。

10年以前都可以說外國的月亮圓。

10年到現在,你如果是做真正傳統生產性勞動的,非金融計算機這類的,一樣是外國的月亮圓。

我看你是個學生的感覺。說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現在的下水道。你真是個工人,你就願意在德國挖下水道,而不是中國,算是親身經歷了。當然,如果你是下水道的使用者,那應該是中國的好。

4樓:奧特蘭託公爵

德國下水道本就是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段子,不管真不真實,確實找準了使用者特色。

典型例證如宋代段子,童貫打贏方臘,是因為挖出了趙匡胤留下的超級弓箭。

承平時,揚州郡治之東廡,扃鎖屋數,上有建隆元年朱漆金書牌雲:「非有緩急,不得輒開。」宣和元年,盜起浙西,詔以童貫提師討之。

道出淮南,見之,焚香再拜,啟視之,乃弓弩各千,愛護甚至,儼然如新。貫命弦以試之,其力比之後來過倍,而製作精妙,不可及。士卒皆嘆服。

施之於用,以致成功,此蓋太祖皇帝親征李重進時所留者。仰知經武之略,明見於二百年之前,聖哉帝也。

這裡有兩個點值得我們想一想。第一是延續性,相隔千年的中中國人居然會拜倒在同一型別的話術之下。第二是斷裂性,這種話術的主體從神聖的開國皇帝很自然地變成了洋大人,也就是中中國人自己想象出的「西方」。

這個「西方」的政治正確程度,已經是古代皇帝的級別了。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甚至相對於這個現象反映出的社會意識而言,對錯都完全不重要了。

5樓:留德文案工作室

這個下水道說的是德國的下水道在修建的時候就考慮了水流量的問題,修的比較寬。而中國的城市一般都下水管道都比較細,因為節約成本。

所以你家裡人肯定是希望我們的發展也能像人家一樣更具有科學性。並不是說他們願意相信外國的月亮圓。

為什麼前一代人總喜歡罵後一代人?

一代一代的環境發生了改變,心境也不一樣。每代人的優越感都建立在狹隘,互相不理解罷了。父母一輩經歷各種災難,戰亂饑荒 物質匱乏 三進三出,養成的價值觀是吃苦耐勞 省吃儉用 穩重踏實 年輕一代,物質好了很多,經歷的是雖然物質豐裕,但也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碾壓,畢業就失業,工作十年買不起房的高壓力處境。...

是不是很多地方上一代人藍綠不分?為什麼?

Wang小可 我們家也是,座標海南。我明明和我爸說要藍色的那本書,結果他給我綠色的。我也好奇是不是因為方言影響。家裡親戚也有不分的。 我的藝名叫菜菜 感覺跟地域年齡沒有關係。是感官和腦子的問題。我小時候一直藍綠不分。很微妙的.我腦子裡知道藍是藍綠是綠,但總是藍說成綠綠說成藍。灰 棕其實也有點但還沒到...

為什麼上一代人總催自己的子女生二胎?

橡果子 僅寫一下我吧,我媽一直催我要二胎。我姥姥生了四個女兒,三個兒子,大兒子癌症去世,老兒子車禍去世。大兒子還好,至少病了很久心裡都有了準備,老兒子真是猝不及防,姥姥姥爺當場就暈了過去。如果是獨生子女真是活不下去了,我媽因此也受了很大刺激,天天接送我上下學,那時我都高中了。然後身邊也有我的同齡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