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師哲學作品覺得很多地方有錯誤,是我太狂妄了嗎?要怎麼辦?

時間 2021-05-09 19:42:43

1樓:尼采

這個不難理解,每個人的經歷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也就導致了對生活的不同理解,比如我很長時間認可的一本書《阿特拉斯聳聳肩》,也會有不認可的時候,每個人有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所謂大家只不過是發現了人們都知道但是總結不出來的道理,個人拙見。

2樓:第一人

看書,無論是哪一位文豪的作品都會有我們認為與我們思維期望不對等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在於吸收精華,在別人深挖的大河中引一細流即可

3樓:哲學為何p開頭

1、人類的哲學有乙個邏輯框架,直到海德格爾才算徹底弄清楚;

2、他之前有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兩大陣營,本體論邏輯框架都有所缺失;

3、上述是深層次的問題,對於中國人來說說,主要是淺層次的問題,也就是基本的邏輯常識;

4、簡單說來,西方哲學不可漢譯,如果你讀的漢譯,那大多是翻譯的錯誤;如果你讀的是外文,那是因為你還不懂人家在邏輯上要說什麼?

4樓:lanxia5755

我認為質疑和追問本身就是理性思維的表現,這是一種值得鼓勵的思維方式。不過如同有的答友所說,讀書也同時應該用理性思維看到並吸收書中合理的地方,吸收其精華,拋棄其糟粕,我認為這是我們享受閱讀的本質所在。

我沒有閱讀過題主所說的書,僅就題主所描述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人的生命本是就是乙個活動過程,所以用生活來表述生命也是可以的。人的生命活動過程本身也是由自覺和非自覺的活動共同構成,也正是如此,藝術作品中才常常出現這樣的語句,「他無意識的做了乙個動作。」而這個無意識的動作當然也是人的生命活動過程。

當然要論對錯,還是要結合書的上下文才能說的清楚,這裡僅僅是舉個例子。

5樓:一東

人無全人,大師的稱謂是他人或後人給的,說明大師在某方面造詣很深,其實常人看大師作品,一般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無所謂狂妄,就算是不認同大師的觀點,也無不可,想漢末魏晉時期,王弼注解《道德經》時,尚二十掛零,時人皆服其注,他留傳下來的《道德經》版本一直為後人所用,我們現在用的通行本即是王弼本。

6樓:二傻子.首席槓精

我不知道對錯。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

我也過這種沾沾自喜又有所擔憂旳心理。我現在對自己的告誡是:

1.不能懷疑書,就是沒有讀書。

2.懷疑與批判不是目的,為了深化認識才是。

3.雖然不一定要認同書裡的觀點,但最好看清楚它的理由。

4.不要絕對認為當下的想法就是自己最終的結果。

深度 關於《恐怖油輪》的很多問題,我覺得很多地方無法解釋。

sergio 乙個乙個回答吧,都是我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準確。1主角的時間跟船上的時間一致就是說明她是屬於這艘遊輪,要永遠待在這艘遊輪的意思。2 主角每次在遊輪上時是沒有上一次迴圈的記憶的,對她來說都是全新的經歷 其實不是 至於失憶的時間要麼是離開計程車司機遇到朋友們時,或者是中間遇到風浪 很早前看的...

我覺得很多影視作品配音非常出戲,生活裡哪有每個人都是字正腔圓的發音的?

這不是配音導演的問題嗎?難道配音導演讓他自然點,配音演員還要字正腔圓?那麼他字正腔圓,只能是配音導演覺得OK了,反正影視劇周期短,要求低 要求高的劇都是演員自己配音的 群雜不重要。沒幾個觀眾會像題主一樣,看個配音劇還認真提問,人家打發時間罷了。這個問題很好解決,讓演員自己配音。避免了配音演員聲音聽膩...

有哪些反覆看還是覺得很好笑的喜劇?

飛雪連天射白鹿 必須是2015年的 夏洛特煩惱 最近幾年難得看了很多遍的電影。電影裡有很多經典台詞,比如問老大爺,馬冬梅在家嗎?以後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 金魚 非常推薦美劇 摩登家庭 已完結。摩登家庭 Modern Family 是一部以偽紀錄片形式敘述與拍攝的處境喜劇,三個不同組成的家庭,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