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

時間 2021-05-10 00:16:12

1樓:辛苦的小散

看了不少網友摘錄分析的古代史料糧食產量的文章,發現有不是問題。

我也嘗試寫了個分析,算班門弄斧吧。

古代糧食產量:

(1)《漢書·食貨志》載李悝這言:「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一石半。」這是指畝產粟1.5石。

這裡說的是小畝(應該是大畝?)《孫子兵法》殘簡《吳問》載晉末六卿統治區畝制不一,範、中行氏以160步為畝,韓、魏以200步為畝,趙以240步為畝。這種畝制改革的演變情況不明。

此處暫不涉及。秦則行240步為一畝的大畝。漢初二者並行,故山東諸國地行小畝(楚地可能在外,說見後),故秦地行大畝,到漢武帝後期全國才統一行大畝《鹽鐵論未通》。

戰國、秦漢六尺為步。漢尺約合今23.2厘公尺。

因此漢代一大畝為(6*0.232)^2*240=465m^2=0.7市畝,1小畝=0.

4166大畝=193m^2=0.29市畝。

由此可折算出漢代粟畝產量為5.17石/市畝(小畝折算)或2.14石/市畝(大畝折算)。顯然按大畝折算資料合理。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一石約等於現代30.75kg,漢武帝統一成29.95kg。

因此這裡的畝產換算成現代約為131.6市斤/市畝。

(2)《管子·輕重甲》說:「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鐘。」這是說畝產粟0.2鐘,1鐘等於10釜,1釜也就是1石。因此,0.2鐘也就是畝產粟2石。

齊畝大約是200步,而齊尺比秦尺略大(晏子身高不足5尺,約合現代不足1.4m,可知齊尺在27-28cm之間,取27.5),一畝約=(6*0.

275)^2*200=544.5m^2=0.816市畝。

齊國的石具體沒查到資料,應該和同時期的秦國差不了太多。

折算下來,粟的產量為2.45石/市畝,約150.65市斤/市畝。

比李悝的資料高14.5%,這大概是因為山東的土地條件略好於關中地區,相對合理。這兩條可以的資料可以相互佐證了。

(3)《管子·輕重乙》河:「河淤諸侯,畝鐘之國也」。這就是說,經過淤灌的肥沃土壤,產量較高,畝產1鐘,即畝產10石。五倍於《管子·輕重甲》之數。

折算下來灌溉良好的地方粟畝產12.255石/市畝。這裡的石依舊取相近的秦石,即單產735.4市斤/市畝。

這個資料就很扯淡了。要知道現代農業技術下,結合了育種、農藥、化肥、科學灌溉等現代技術後,小公尺的畝產也就300-400kg。解放後沒有話費農藥時最高單產也就300-400斤。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齊國僅靠充分灌溉就能達到現代農業技術下的畝產?

很顯然《管子》的這兩篇作者根本不是同乙個人,這篇的作者顯然是個數學盲+農業盲。

(4)《史記·河渠書》說:「西門豹引漳水溉鄴,以富魏之河西。」漳水溉鄴後,畝產多少?

《論衡·率性篇》說:「魏之行田百畝,鄴獨二百,西門豹灌以漳水,則畝收一鐘。」畝產1鐘,也是10石。

魏畝也是200步,魏尺和秦尺差不多,可知魏畝為(6*0.232)^2*200=387.5m^2=0.58市畝,大約是秦畝和漢武帝統一度量後大畝的八折多一點。

因此可折算出這裡的粟畝產量為17.24石。

魏石估計也和同時代秦石差不了太多,可能會略小點吧。

這個資料比(3)還誇張,換算過來估計畝產過千市斤了,現代農業技術下也做不到。

顯然作者要麼是度量衡標準搞錯了,要麼就是前些年那些宣傳畝產十萬斤的那種文人,反正不食人間煙火。

(5)《史記·河渠書》說:秦開鄭國渠,「灌澤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鐘」。也是畝產10石。

還是秦石和秦畝,折算下來單產14.29石/市畝=878.6市斤/市畝!

史學大家司馬遷先生顯然也屬於數學盲+農業盲,竟然不假思索的才信了。《史記》裡存在大量的類似資料不靠譜的地方。

班固的漢書裡找到了比較靠譜的資料。其中所說的「石」,應當是漢大石,1石合0.333市石,折成今量,1市畝產粟1.

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當時畝產粟205.8市斤。一家「百畝」,合今市畝32.

8 畝,則一家總收穫的原糧相當於今市斤6750斤。

當然,《漢書》裡也有大量資料存在錯誤,估計班固也無法判斷真偽。因為古代的文人是不屑於務實的,那是低賤的下里巴人才該做的事情。

精品巨作《史記》《漢書》都是如此!

所以,古代文人的史料,嘿嘿,要引用資料的時候還是慎重再慎重。

2樓:文丁138

先秦1畝廣一步,長百步,一步約55厘公尺,一畝約30平方公尺。孟子說百畝8口之家糧食足以,暫且換算成大公尺,古人吃肉少,一月人均40斤公尺消耗計,8人一年約4000大公尺斤消耗,8口之家100畝的產量大於4000斤(即孟子所說的足以)大公尺,1畝大於40斤大公尺,稻穀2斤收不到1斤公尺,1畝產稻大於80斤,這是換算成大公尺、稻穀畝產的乙個下限值。

另外方裡九百畝(井田制),這裡1裡就是300步,約為今1.5公里多,而非今1公里等於2裡。

3樓:殺豬狂

看種啥玩意,秦漢時期與之前主要種粟,也就是小公尺,那東西沒化肥沒雜交良種,1畝60斤就到頭了,1年種2季,合計120斤。秦漢以後種麥開始普及,一季畝產100斤附近,1年兩季200斤上下,種稻是宋代開始推廣占城稻,1年2季,一季能打300斤,以後差異都不大,直到出現化肥和雜交稻後再次翻倍。江南種粟和麥,產量不如中原,而稻公尺則是江南才合適種植,宋代江北種麥江南種稻,造成江南大開發,從此江南不再被稱作蠻荒,實際上江南一直有稻公尺種植,但長期不被中國人所接受,導致江南地區中國人稀少野人成堆,江南蠻荒是指中國人少而已,北宋在江南推廣種稻後,江南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不是中國人在江南快速繁殖了,而是江南野人被朝廷收編了,被編入戶籍成了宋人,也叫獠口入夏化獠為漢,宋朝的中國人80%實際都是化漢獠,北宋時期中國人男丁稀少所以必需容納獠口歸化,無論南北從此10人8獠

4樓:一葦以航

1、戰國前期的糧食多為粟,折成今量畝產粟205.8市斤。

2、戰國後期畝產粟合今量畝產247市斤。戰國時代是「菽粟」並提的時代,因此,在計算產量時,還必須注意到戰國時代「菽」的比例。據《汜勝之書》說:

古時(應指戰國時期)「種大豆,率人五畝」,五口之家種大豆25畝,佔25%。假定大豆畝產為粟畝產的一半,即一石半,折合今市製為畝產123.5斤。

與粟加權平均(75%×3小石+25%小石=2.625小石),折合今市製為畝產216斤。

3、漢代畝產粟折合今市製畝產281斤;漢代粟豆平均畝產折合今市製畝產 264斤。

4、魏晉南北朝,南方水稻耕作尚較粗放,畝產水平不高,與漢代相當。北方旱地的畝產也維持著同樣畝產水平。

5、唐代在中國歷史上是與漢代並稱的繁榮時期,唐量畝產再考慮到種豆等因素,與漢一樣,打九四折,,折合今市製為畝產334斤。

6、宋代南方水稻的畝產折合今市製畝產381斤,但北方產量較差,宋代南北方糧食平均畝產合今市製畝產309斤。

7、元代北方糧食產量有所恢復,南北方糧食平均畝產折合今市製為畝產338斤。

8、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產經驗更為豐富,糧食畝產比宋元有所提高。

北方的糧食畝產夏麥秋粟合起合今市製畝產300斤。南方稻穀折合今市製畝產577斤。

9、清代的糧食畝產

清代前期,南方一季晚稻折合今市製畝產397斤或 438斤,北方旱地的糧食折合今市制約為畝產303斤。

清代後期糧食畝產清代後期的糧食畝產,由於推廣雙季稻以及玉公尺、甘薯等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清代的平均畝產比明代(畝產346斤)共增加21斤,為367斤。

5樓:王佞君

這也得看不同的時期了,,以下內容也是之前在某帖看到的……

先秦時期,生產力肯定是不能跟後來的漢唐比的,據魏國李悝對戰國初年魏國農產量的估計,一畝地普通年景可產粟一石半,古代多以漢代的一石一百二十斤為主要換算標準,一石等於十斗,一都等於12斤,戰國時糧食畝產量為180斤左右。

漢唐時,畝產3石粟,產量能達到300斤左右,人民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到了明清,經濟重心和糧食產區的重心已經南移,南方水稻畝產量最多能達到畝產500斤。北方人種植的小麥一般畝產是300斤,好田能多點,到400斤。

6樓:靜宇者

豆子的產量還是比較高的。每畝能出產一百斤以上。自漢代以來,豆子在普通中中國人補充蛋白質上居功至偉。

如果沒有豆子這種農作物,就不可能有不吃肉的和尚。2、古代農業受天災影響比較嚴重。水旱天氣不說。

火災野獸、昆蟲都可以減產。土壤不同產量也受影響。從戰國以後,每畝單產直到明清,增加得不大。

農作物品種改良的也很慢。家禽家畜品種變化也不快。

現在種地一畝地一年大約可以賺多少錢?

行者 江西種稻穀家庭式種估計一畝地能收穫1千斤稻穀就不錯了,除去化肥農藥種子啥的一畝地盈利500塊,普通人家裡也就3 4畝地,就算多種點別人不要的算10畝,兩季能達到收益1w頂天了,這投入絕對要兩個壯勞力。15年畢業,以前家裡一直有種地,辛苦,餓不死但沒錢。以前村里有少部分地第二季可以村里統一安排搞...

一畝田的豆牛代賣怎麼樣,可靠嗎?

小菜 3月份我從雲南發了一車大白菜去西安市場,通過豆牛代賣發貨,乙個叫姜志雄的業務員接待了我,菜一過去他就挑我毛病使勁壓價,結果賣了2天,乙個9.6公尺的車下來所有費用去了六千多,我真的好驚奇,大家覺這是不是個坑呢? 蠟筆小新 豆牛代賣是一畝田旗下的農產品代賣品牌,現在已經是全國農產品交易量最大的代...

假設乙個高學歷人才回到古代,能改變什麼

歐陽 穿越到古代,首先考慮怎麼活下來。其次考慮怎麼活過40歲。能做到這兩點已經很不容易了。改變世界?不存在的。在古代,出身基本決定了人一生的走向。穿越過去沒有任何根基,你無論能創造出什麼都會被無情的奪走。你根本無法守護自己,更不要說知識和財富。更不要說任何技術進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很多個 點 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