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陸不繼續使用注音符號,而要另選漢語拼音?

時間 2021-05-07 10:46:35

1樓:我果真是個變態

君不見對岸的「Jùyīn fúhaù dì-èr shr(注音符號第二式)」?「通用拼音」?「韋氏拼音(大陸也有)」?

注音大陸也有,但是小眾如對岸通用。

2樓:北條泰時

因為漢語拼音當年是要取代漢字的存在,成為漢字拉丁化的正式方案誰知道,呵呵,「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這都建國七十年了,我還是個注音符號!5555」

就好比乙個大戶人家嫌棄糟糠之妻不上檯面,包了了個中英混血的洋小三,並讓她操持家務,許諾給她名分轉正為正妻。

沒想到正妻經過精心梳洗和梳妝打扮(漢字簡化),又加上替公婆守孝三年(三不去之一,相當於普及推廣漢字去文盲),大戶人家無法休妻。而正妻又注意和洋小三搞好關係,學會了不少西洋事物,還搞起了洋裝打扮(漢字拼音輸入法),越發光彩動人。

於是大戶人家決定了,洋小三做妾,正妻繼續做妻

3樓:教研組長老陳

因為注音符號不如漢語拼音好用,就這麼簡單,另外漢語拼音對音素的分析更加精密。儘管以後可能出現比漢語拼音更好的方案,但是目前最優解仍然是漢語拼音。

4樓:阿玉衡

我小一時(公元2023年),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沒多久。那時,羅馬字母方案和注音字母是同時對照著學的。但現在,注音字母都記不住了。

這個提問就不符合事實。一,拉丁字母漢語拼音不是大陸「另造」的,最晚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二,大陸的《漢語拼音方案》裡仍然保留了注音字母,也就是說,注音字母仍然是大陸的合法拼音字母。

只不過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推廣時沒有重點推廣注音字母,而是考慮到當時流行的「漢字拉丁化」的思潮和中中國人對拉丁字母的相對陌生而重點推廣了拉丁字母方案。後來,全民學英語,人們不但對拉丁字母不陌生了,反而覺得注音字母不如拉丁字母易學易寫,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學習注音字母的積極性了,於是注音字母才漸漸被冷落了。另外,全球使用拉丁字母的人口僅次於漢字人口,大部分外中國人更願意通過拉丁字母拼音方案學習漢語,他們既然有拉丁字母這個選項,那麼除了以研究為目的,誰還去選用注音字母呢?

5樓:雷射

原因很簡單:注音符號上不了電報(電傳打字機),出不了國門。要打電報和對外交往,還得另外制訂一套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對內對外都用拉丁字母方案。

6樓:金重

注音學來發音用,打字能選擇的方式更多。

用注音是覺得在平仄(古詩詞)上比用英文本母要好些。

英文本母對外中國人學中文比較好發音,可能也比較能和目前國際共通語言英文能接軌。

至於筆記,覺得看個人使用,英文講解一定是打英文筆記(這沒什麼問題)。而中文筆記手寫,簡體字簡單書寫,繁體字容易跟不上說的速度,但使用電腦就要看個人了。

我用倉頡拆字,原則上只要知道字"長"什麼樣子,就能拆出來,(腦中有字的長像就行,簡繁字無所謂)所以有時候老師在黑板上書寫,並不需要看懂字,我只需要打出來,但同樣也能邊唸邊打字。拆不出時只拆上下2碼,一樣有字選擇。乙個字最多5碼,相同字的機率小。

看過內地同學打拼音,速度很快雖然要求找字(不過常打大部份也是很好快的)。其中有位打出一串拼音能出完整中文句子是智慧型形,就像你打一句成語有時不需要全打出來就已經出現了。

7樓:

初了要繼承傳統的漢語言基礎之外,必須還要把漢語打造成乙個與國際接軌和在世界上積極拓展的語言。我認識的很多台灣人認為簡體字和拼音是對傳統漢字的背叛,知我覺得他們繼承傳統文化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是眼光過於狹隘。我們不僅要自己傳承漢字文化,更需要在世界上拓展和傳播漢字文化,注音符號我們自己用可能夠了,但是你要讓外中國人迅速掌握和學習恐怕還是太難,為了漢語更有效率的走向世界我覺得拼音和漢字簡化是有必要的。

不要太侷限於自身,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是要走向世界的,難道有一天漢語就不能成為英語第二嗎,一二百年後誰說的準呢。

8樓:「已登出」

上面須要。

注音之前不是也有韋氏和郵政?為什麼要再弄注音?一樣的道理。

說拼音不用記鍵位我真是無語,這是習慣問題,外省教拼音應該多是「啊a波b車c得d」,可我地是「波b坡p摸m佛f」,反倒我當年用拼音要記鍵位。

9樓:楊江燁

哪有那麼多原因,方便而已,例如12345。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包容吧?^_^(其實我知道你要的不是這個答案。

)如果只注重傳統,人類應該還在鑽木取火吧?當然也應該注重一些有價值的傳統,也許這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意思吧。

10樓:飛翔的橘子

其實各種的拼音系統創立的初期,皆以與外中國人溝通,或是外中國人為了要了解中國而要有個標準辨識法則。但是從清末明初開始,各種新式教育與制度的推行,使當時的中國知識份子認為對內對外都要有一套標準的拼音系統,所以在民國建立之後對內推行注音符號,對外則以威碼拼音、國語羅馬拼音為主。

而注音符號是為了白話文教育推行及國語(北京官話)的普及化而設立的,使其全國的人民都有其共通的語言標準來溝通。威碼拼音、國語羅馬拼音則是對外中國人中文音譯部份統一個標準,這在當時這兩套系統是同時並行的並沒有任何的衝突。

當然從2023年後中國分為兩個政治實體,而對中文音譯的部份有了不同的發展,台灣則繼續延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2套拼音系統 (注音符號、某一種中文音譯) 使用至今,而在大陸部份則自2023年漢語拼音制定後,對內對外就統一使用拉丁字母化拼音系統推行至今。

2023年 ( 同治6年 ), 威碼拼音、英國劍橋大學首位中文講師威妥瑪依北京官方話所設計,並於英國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統的修訂。此套拼音系統為延用最久的系統,並為很多拼音系統基礎。雖然台灣2009官方通過使用漢語拼音為對外音譯的標準,但大部份的台灣地名與人名皆還使用威碼拼音。

2023年 ( 光緒32年 ),朱文雄先生出版江蘇新字母,以拉丁文本母標註蘇州話讀音。

2023年 ( 光緒32年 ),頒布郵政式拼音,在上海舉行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中通過。這一套拼音是針對中國地名,以威碼拼音為基礎,再搭配當地的方言和古音為主。此套拼音一直使用到2023年由漢語拼音取代。

2023年 ( 光緒34年 ),劉孟揚先生出版中國音標字書。

2023年 ( 民國元年 ),為統一國音推行國語,由當時的教育總長蔡元培成立讀音統一會。

2023年 ( 民國2年 ),由當時國民黨元老吳稚輝先生擔任讀音統一會擔任議長,開始注音符號的設計工作,以利推行國語運動。

2023年 ( 民國7年 ),頒布注音字母表,共39個,但現行使用為36個。

2023年 ( 民國8年 ),吳稚輝參與國語統一籌備會(後改為國語推行委員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方案、辦法;編制「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等通俗教材,力圖國語推行的通俗化、簡易化、普及化。

2023年 ( 民國17年 ),頒布國音羅馬字、由林語堂先生倡議、趙元任先生做主要研究與當時推行的注音符號並用。在2023年由注音二式取代。

2023年 ( 民國21年 ),共產黨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漢語拼音前身),此系統是由蘇聯科學院主導,學者瞿秋白和俄國語言學家科洛科洛夫所設計,但於2023年由共產黨廢止。

2023年 ( 民國34年 ),陳儀在台灣委由北大中文系畢業的魏建功籌備國語推行委員會。

2023年 ( 民國35年 ),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在臺成立。注音符號在台灣使用直至今日。

2023年(民國4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捨棄注音符號,以漢語拼音法做為漢語讀音學習的標準。

11樓:gaga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一開始是不打算用漢字的,本來是要通過拼音逐漸拉丁化的,但是吧,總有意外,比如說同音字太多啊之類的,最後導致拉丁化失敗,發現還是自己的漢字好,字已經簡化了就用簡體字唄,有了大家都會的拼音就用拼音唄,至於不管是繁體字還是注音要重新學不難,但是要讓十幾億男女老少都學會太難了,咱還是用現成的吧,而且拼音和簡體字都不比另外倆差,何樂而不為呢

12樓: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看過《新華字典》中的注音符號,那時並不知道這些符號從何而來。記得不錯的話,上世紀末的一些字典詞典是帶有注音符號的,雖然我們這些學生都用不上,但字典中加入這些符號進去應該是有原因的。所以在四九年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陸其實還是保留有注音符號,只不過不作為授課內容。

回到你的問題,近代注音的主流其實還是用羅馬字母來注音,這當中除了威妥瑪式等給官話注音的方案之外,還有給方言注音的,比如閩南語也有自己的一套注音方法。現代通用的漢語拼音是上世紀中期的產物,前一陣子去世的周有光正是設計者之一。你可以看看與他相關的一些資料,了解為何會放棄注音符號。

答的不好,請見諒。

13樓:LKMI-sherry

因為相對於您所說的注音符號,拼音更合適用於解決文盲問題。

您要非得要證據我也沒法找,在知乎上回答個問題我還得去找現存的老人我是閒的沒事。

別老說別人主觀,想想您自己吧。

14樓:

漢語拼音是出於乙個用心險惡的目的創造出來的----漢字拉丁化。通過普及漢語拼音,再逐漸替代漢字,消滅漢字,最終達到亡國滅種的目的。

當然,廢除漢字並不是新中國才冒出來的想法,所謂的民族魂魯迅就是這一理論的鼓吹者之一,他極端仇恨漢字和漢文化,所以才有中國歷史都吃人的這一說法,他高聲疾呼漢字不滅,中國不興。

現如今,歷史的發展已經狠狠的打了這些半吊子,以罵戰博出位的所謂大師們乙個響亮的耳光。

15樓:

是是是,您島最正統最高貴,我們連繁體字都不認識怎麼會用最能繼承中華正統傳統文化的注音符號呢?

而且題主為什麼就只許自己先入為主地認為注音符號方便,不許別人先入為主地認為拼音簡單呢?

16樓:

因為懶啊~

面對世界最大的文盲群體,想在最短時間脫盲,中國人只能發揮最大特長:融合。

簡單說來:現在的漢語體系,最高效的不一定是拼音。但是在當年肯定最佳方案,現在只是路徑依賴。

原來注音那套適用於小部分精英人群,現在的拼音更適用於平民群體。

懶才是動力,越能偷懶越好學。

當然,我也不會亂扯簡繁體,我只是想少寫幾筆。

17樓:金波

漢語拼音是作為替代漢字來作為漢語普通話書面文字而設計出來的(吸取多種拉丁化方案加上創新)。漢字簡化方案是實現漢字拉丁化目標的過渡措施,通過限定常用漢字縮減漢字數量簡化這些常用字寫法,再結合推廣普通話,最終實現漢語拼音書寫漢語普通話作為官方文字的目標。

正是因為漢語拼音書寫漢語的文字的功能目標,所以設計漢語拼音的時候追求簡短的拼式,採用了大量的拼式簡寫(-iou -> -iu)、隔音字母(iou -> you),以及充分利用非常規字母(j, q, x)。有人說設計漢語拼音是為了方便外中國人學習中文,我個人認為是不合適的;相反,漢語拼音字母的發音並不遵循單獨某一種外國語言,而且大量的拼式簡寫「整體認讀」,恰恰削弱了方案的規律性增加了記憶難度

正是因為簡化字方案漢字拉丁化的中間過渡措施,它只考慮了那些常用漢字,並沒有完善地考慮所有的漢字,這就造成了部件不統一(如腦、惱、瑙)的現象。

後來廢除漢字的大方向被廢止,保留下來了就是現在這套簡化字(現在標準化為通用規範漢字)、漢語普通話,以及現在轉型為為漢字標註讀音漢語拼音

台灣為何使用大陸法系?

我想和你玩個遊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是想把你的法律老師氣死然後繼承他的知乎賬號嗎?大陸法系和大陸的司法體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已登出 不要看香港用英美法你們就可以用。你們應該看看日本用的是大陸法 我明白了你是...

蔡幸娟為何在大陸不火?

橙汁 蔡的歌路比較單一,在台語歌曲中反而有一些另外風格的,但國內很少能聽到,從事業上來看她也屬於細水長流那種風格,直到現在她其實還是很有活躍度的,相比同時期歌手,她紅得更長久。 劉凱 蔡幸娟。偶像 實力兼備。給她寫的歌也太少了。人們過於流於表面,沒有任何深度挖掘。深度挖掘出蔡幸娟的時候,已經是很多年...

為何有些大陸人喜歡使用繁體字?

陶朱散人 大學時是中文系,那時候由於學習的緣故,再加上常看一些古籍,所以很自然的動不動就使用繁體字,一來是為方便讀古籍和繁體字書籍,二來也有所謂裝逼的因素,比如把手機和電腦調成繁體字系統,寫一些詩歌時使用繁體字等,但是時間一長,特別是大學畢業後脫離了那種環境,發現繁體字並不適應已經習慣了簡體字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