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 毛玠版《隆中對》,具體是什麼時候向袁紹 曹操提出的?

時間 2021-06-09 04:01:01

1樓:shinbade

太祖臨兗州,闢為治中從事。玠語太祖曰:「(毛玠版《隆中對》)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太祖敬納其言,轉幕府功曹「。

可見,毛玠提出的對策,是在曹操初入兗州不久。曹操入兗是在初平三年,即192年。毛玠對策提出的時間,最早不過192年,但是遲也不過次年吧。

曹操入兗州,不會拖延其廣攬人才的進度。曹操正是採納了毛玠的「對策」,事業一步一步走向巔峰。

魯肅的榻上策,發生在孫策亡孫權接掌東吳時期,最早不過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因此,可以認為毛玠比魯肅早8年提出戰略規劃。

沮授對策據《後漢書》記載,發生在袁紹初領冀州牧之年,即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因此,至少比毛玠早一年,比魯肅至少早了九年。

2樓:阿蒙德

魯肅的「隆中對」是在200年。

毛玠其實沒有「隆中對」,他應該是在192年末,或者193年初的時候,被曹操徵召為從事。這個時候向曹操提出:

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今袁紹、劉表,雖士民眾強,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實際上比魯肅早7年左右,分析其內容也就是:漢朝的朝廷已經沒錢了,其他的諸侯沒有人重視生產,所以都不會長久。我們要利用朝廷的名義打仗,注重農業生產,準備大量物資。

說白了,毛玠看出了天下戰亂的時候,大家不注重生產,所以主張種田流。但是並沒有任何的具體執行方案。

而實際上,曹操確實憑藉屯田在三國的初期佔據了重大的優勢,但是曹操的屯田和毛玠並沒有太多關係。曹操的屯田始於棗祗,成於任峻,時間是呂布襲擊兗州之後的事情(194年)。

至於奉天子,也是曹操後來被一群人勸的,其中大概是包括毛玠,但是不主要。

這就是毛玠的尷尬之處,他的意見提出的很早,而且正確,但是基本上沒被採用。

至於沮授,他本來是韓馥的人,後來被袁紹接手冀州後上言,時間是191年:

「將軍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蒙特內哥羅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蒙特內哥羅,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這個就比魯肅早了8年多,是可以和隆中對比一下的,因為這個方面是提出了可執行的具體方法,另一方面是袁紹真的執行了其中的大部分。

沮授提出的方案是總結是(吹捧袁紹部分略):先消滅青州的黃巾和幷州張燕(兩個弱小勢力),然後憑藉強大的力量消滅公孫瓚;之後結好匈奴(匈奴當時在幷州,大漢的境內),最後在南下爭天下。

對待漢室的態度是迎奉。

以袁紹的發展來看,確實是先收復的青州(平原);然後攻打張燕,張燕雖然沒有被消滅,但是打下了上黨地區;之後滅掉公孫瓚統一冀州,並且收服了幽州;最後結好外族——真的成為天下最強了。

對漢獻帝,袁紹態度反覆,等到想要迎立漢帝的時候,曹操已經不同意了。除此之外,沮授的方案基本上被執行了。

實際上,袁紹是有統一天下的機會的,可惜官渡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