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趙國有無其他計策可以獲勝

時間 2021-06-01 16:52:24

1樓:

實際上長平之戰時趙國還有李牧,藺相如,田單(火牛陣那個),樂毅(差點滅掉齊國那個),廉頗這樣的人才。只需要給廉頗派田單和樂毅兩個參謀,允諾封侯,趙國還是很有可能獲勝的。可是歷史沒有假設。

2樓:六點

先評價一下之前的關於呼叫李牧的回答,李牧成為趙國大將還是長平之戰十年後,當時基本不可能。

個人以為,長平之戰時,趙國唯一取勝的希望,不在戰場本身,而恰恰在戰場之外——外交。

我們一般人看長平之戰,過分集中於長平之戰戰場本身,兵力、兵種、後勤、統軍大將、謀略等等,卻恰恰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外交。

這一點,不得不佩服范雎。其實當時在長平之戰後期,魏國、楚國原本有心援助趙國,但是趙王做了乙個非常愚蠢的決定——派使者出使秦國求和,結果還被范雎算計了。范雎對趙國使者非常尊敬,還放出風來,秦國、趙國議和基本OK了,使得各國的探子都將「秦趙議和成功」的訊息傳回本國,最終導致了原本有新心援趙的楚國、魏國,放棄了出兵的打算,並沒有做戰前準備。

結果是趙國使者在秦國耗了幾個月,依舊被秦王打發回去了,和談破滅。

就是這幾個月,使得趙國陷入了極大的被動,當時趙國的軍糧只夠支援2個月,趙王無奈臨陣換將。

當然,各國因為懼怕秦國,或者是想坐山觀虎鬥等心態,確實存在。但是如果趙國放棄和秦國和談的幻想,尋求其它各國的援助,未必不能成功。還有扭轉戰事的可能!

後來的邯鄲之戰,秦伐魏之戰,基本都是靠外援才抵禦了秦國的進攻。

當然,歷史無假設,以上只是猜測。

3樓:Lu2

因為接受了南韓的上黨,所以南韓應該不會幫助趙國了,外交方面基本沒有什麼辦法。

秦國當時已經有了騎兵,趙軍在精銳程度和機動力上並沒有明顯優勢。考慮數量的話趙軍實力是處於劣勢的。

不過趙國並不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個人覺得調李牧到長平是上策,以李牧以後的肥之戰等戰績來看即使對陣白起取勝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至於北方匈奴,用廉頗或者其他將領應該短期內應該是可以穩住的。

其次冒險任用樂毅也有很大機會打破僵局,畢竟論謀略樂毅還是遠以勝勇猛果敢著稱的廉頗的。但是樂毅是新投,對白起勝率也不算太高,可以算中上策吧。

廉頗繼續任主將在消耗戰中尋找勝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例如等待秦國內部發生變化等等,起碼可以保住四十多萬趙軍主力,所以可以算中策。

至於任命趙括,那就是下策中的下策了。

當然,趙王沒有我們的上帝視角對各人的能力性格如此清楚,所以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

長平之戰用廉頗為將趙國有沒有戰勝的可能?如果戰勝戰國形式會有什麼變化?

Eva Lau 長平之戰趙國不一定會輸,如果堅守廉頗戰術,秦國大概率撤兵。年輕的趙王在軍事和外交上均表現出了不成熟,趙國即便不贏,也完全可以不輸。首先要明白戰前兩國實力對比 秦趙兩國戰前均是軍事強國。秦國尚武,經過孝公商鞅變法,惠文王持續深入改革對外擴張,武王對外擴張 雖然很快就舉鼎去世了 昭襄王前...

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有田單有李牧有廉頗,為何派趙括。而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

憤怒地憤怒 想請教一下眾位歷史專家,白起之前在哪?在秦都咸陽養老?恐怕他那時在秦韓的前線吧?韓趙當時是軍事聯盟,眾位覺得和白起在秦韓前線對戰的是哪位韓軍將領,是哪位趙軍將領?為啥戰爭一開始趙王問了那麼多將領,卻沒有問趙括?按理將領們都不願意接收上黨,趙王起碼應該找個支援自己的將領出來說幾句話。除非這...

如果長平之戰中趙國沒有換將,廉頗對白起,最後誰贏?

阿瘋 換誰都一樣。長平之戰就是南韓驅虎吞狼的陽謀。黃圈就是上黨郡。上黨被秦國占領趙國可以說是門戶大開。井陘 滏口陘 白陘秦國有三條進攻路線錘你。特別滏口陘距離邯鄲已經不足100公里了。廉頗出兵上黨就是走的滏口陘 趙國糧道是比秦國近,你去走一次滏口陘就知道厲害了。秦國走的是太行陘,太行陘可沿丹水走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