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順政權對滿清沒有絲毫的防禦準備?

時間 2021-05-07 03:05:54

1樓:谷壤城

除非是以今天來看當時的滿清,2023年當時的人們看滿清,了解的越清楚,越不會認為滿清能傾巢而出的進攻。當時皇太極已死,當時其已經成年並且長期領兵的成年兒子豪格不但沒能繼位,反而被排擠出權力中心,繼位的是乙個八歲的幼子。當時滿清的權力中心是,多爾袞、濟爾哈朗同任輔政王,這些都公開的資訊。

了解得深入一點,就會知道,多爾袞也想繼位,由於多鐸不支援而落敗。這種一國三公的情況,像是能傾巢而出進攻關內的樣子嗎?再考慮到當年吳三桂在寧遠之戰中的表現,滿清分明一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樣子。

歷史就是這麼詭異

2樓:三俗好少年

闖王只是敗了一場,後方還有二十萬大軍可以重整旗鼓,再戰。

但是在撤退途中被大明鄉賢擊殺。。。

記住,闖王搞農民起義打明朝,是互有勝敗的,不是闖王一路a上去就贏,他是通過不斷地鬥爭逐漸取得勝利的,人家有敗仗的經驗,能夠做到亂而能整。

不要拿拉胯明軍模擬闖王。

對於闖王而言,與清軍作戰戰敗,也只是一場失利,眾多失敗中的乙個,是可以挽回的。

3樓:清風明月

準備不足,有一絲輕敵。

實際上,滿清實力本身不足以碾壓大順。但吳三桂就是最後一塊籌碼。

沒有吳三桂,滿清和大順誰生誰死,猶未可知。但歷史沒有如果。

4樓:滄海

大順政權沒有長遠戰略規劃,只知道一味打殺,其實當時情況可謂三足鼎立,大順在西北明王朝死守華北,江南則被大順攔腰折斷,清軍虎視關外。這個時候大順王朝不要急於北上消滅明王朝,而是鞏固西北建立完整的地方政權,順勢進攻漢中、巴蜀,並且直下江南,這樣一來明王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大順王朝阻力還不會那麼大,江南財富盡在掌握,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北伐大明,但是依然可以爭取清王朝支援,完全可以效法朱元璋對待突厥的辦法,實在不行大順軍也可以兩線作戰,明王朝那個時候只剩下空架子。

5樓:虛實百出連環火神

李自成是有防備的,但是他應該沒有想到滿清會如此迅速的投入主力進行決戰,他低估了多爾袞的決心。三月十九崇禎死,四月初九多爾袞就率領八旗精銳趕奔山海關了,一度一日強行軍二百多裡,多爾袞只用了十三天就趕到了山海關前線,可以說是非常及時。

當時李自成帶到一片石前線軍隊數量多少至今仍有爭議,我個人傾向於顧誠分析的七八萬人的級別,不足十萬。這些人包括了中權親軍在內的大部分順軍核心骨幹,可見李自成不是沒準備。

當時山海關明軍大約五萬人,僅以李自成所帶兵馬來看足夠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如果八旗軍不參戰或者晚點參戰,李自成在兩天之內就解決了吳三桂,被吹上天的明末「關寧鐵騎」除了吳三桂親軍數千,其餘戰鬥力被嚴重高估了,說到底就是一群兵痞軍閥。

多爾袞真正帶到一片石之戰參戰的八旗軍大概有五六萬人,在李吳實力相當甚至李實力佔優的情況下,八旗軍的忽然出現導致局勢逆轉。

這就是李自成準備不足的問題了,七八萬人得勝之師對五萬失去皇帝士氣低落的孤軍,勝算不小。然而算上滿清五六萬精銳騎兵,那麼整個局勢就徹底逆轉了,即便沒有吳三桂,五六萬八旗精銳對七八萬起義軍野戰,李自成勝算也不大。

說到底就是李自成準備不足,低估了多爾袞的決心,兵力太少導致面對吳三桂和滿清力不從心,試想,假如李自成能多調集一些兵馬,留下足夠的預備部隊,一片石之戰勝負又將如何呢?

李自成是有這樣的實力的,西安誓師號稱騎兵六十萬步兵四十萬,去掉九成也不止一片石之戰的兵力吧?後來收編明朝大批邊軍,用在哪了?占領北京以後的李自成手裡能調動的部隊沒有四五十萬也有二三十萬吧?

結果就帶著七八萬人出征,明顯準備不足。(有人會拿糧食不足為藉口,事實上明末起義軍大多流動作戰,在生死存亡的戰略決戰面前李自成如果下定決心,他會因為糧食問題帶不了自己的軍隊?事實是大順政權徵糧比明朝高效的多。

)再後來就是那股邪性的大風了,如果沒有那股大風估計李自成且戰且退,部隊損失會小很多,畢竟打不過跑路是明末農民軍的拿手絕活(這壓箱底的招在潼關戰役後也被八旗軍壓制了),這樣在後面的對清軍的作戰中大順軍絕對不會這麼狼狽。

然而那股邪性的大風導致大順軍徹底崩盤,兵敗如山倒,李自成的基本盤部隊損失慘重,這直接導致後面面對八旗軍和吳三桂的追擊時大順軍力不從心,根本無法恢復戰鬥力。

事後諸葛亮來看,李自成想擋住滿清(先擋住,當時想一戰贏滿清不現實)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就是突襲山海關吳三桂,李自成從北京出發走了整整八天,明顯是用時過多了,他四月二十一到山海關附近,多爾袞的主力是二十二號才趕到山海關附近,假如李自成能迅速行動,提前兩三天到達並趁勢拿下山海關,擋住滿清不成問題。再極端點就是不要在北京用夾棍撈錢,李自成三月十九拿下北京城,用最快的速度整頓治安,然後立刻率領主力進攻山海關,以武力逼降吳三桂,吳三桂不降就直接打。那時候多爾袞就算想入關黃瓜菜也涼了。

第二種方案是在吳三桂出爾反爾之後不要急於行動,調集關中、長城沿線、中原以及襄樊地區的主力雲集北京附近,然後再前往山海關與滿清吳三桂決戰,甚至可以以北京城為依託打一場防守反擊戰。(一片石之後李自成有這個打算,但一片石損失太大,沒辦法實施這個方案了)

只要擋住滿清第一波猛攻,李自成就能穩固北方防線,分兵收拾南明奪取南方財賦基地,然後生聚教訓整軍經武,北伐遼東,與滿清決一死戰。

因為開天眼而論,當時南明脆弱不堪,沒有剃髮易服幾乎要被秋風掃落葉,收拾他們不成問題。滿清方面實力在甲申年達到了巔峰,撐過去那幾年多爾袞快要死了,多爾袞一死滿清拿命入關?不內亂就是好的了。

當然歷史不容假如,甲申年李自成和他的大順政權成敗匆匆,空留遺憾

6樓:tom

因為李自成屢降屢起。形勢一不對就投降,明軍主力一去關外就復反。

李自成實際上與黃太吉相互呼應、互為表裡,活活玩死的明王朝。

黃太吉也面臨草原上的對手與缺糧問題,所以形勢一不對就求和,下面有請闖兄弟表演。等闖兄弟撐不住了,再放著我來!

所以,李自成自以為是與黃太吉達成默契的,惺惺相惜。有心理上的盟約作備,沒想到蠻夷不吃這一套,沒有什麼契約是不能違反的,更何況與反賊沒有可落實的約定。所以大順沙雕了。

7樓:顧則羽

有一點我不贊同 @赤阪凌太郎 ,我不認為緩戰是乙個錯誤的選項。

在2023年,大順收取太原之後,如果李自成對於滿清的威脅有足夠的認識。正確思路應該是由李過坐鎮太原,以封閉滏口陘、井陘、飛狐陘,然後以三四萬老本勁兵北上收取宣大,以三鎮降兵配合老本兵斂兵拒險。老弱婦孺則就地安置,組織屯田生產。

李自成本人帶領三四萬老本掉頭南下上黨,從太行陘出河內,沿著黃河故道向東,一路上整編流民直抵大名府城下,然後向南直插歸德。此時河南已經糜爛,根本養不起大軍,所以李自成自己完全可以帶著兩三萬主力親自坐鎮歸德,從河南流民中再選三精壯。然後派乙個大將帶一兩萬老本加上大量流民新兵向東灌進山東和徐、淮一線,截斷漕運。

除非多爾袞真的有大規模瞬間轉移的魔法,就算他2023年年初提前入關、收關寧、取北京,收編薊遼邊軍,拉拉雜雜怎麼也要忙大半年。這時候兩淮不一定,山東是肯定被大順全據,漕運斷絕。然後多爾袞抱著一團二十多萬的大兵團在北京,能幹嗎?

是去磕太行一線被大順老本嚴防死守的雄關要塞,還是頂著寒冬穿過一片赤地的華北平原南下來磕河防?

別誤會,我沒認為黃河故道能擋住多爾袞,但是多爾袞過了黃河有什麼用?豫東地區已經一片黃泛區,十萬級別以上的集團軍連行軍都困難,別說後勤了。你寒冬臘月擁十幾萬大軍南下,背後撂著一條漫長的補給線,山西順軍隨時從太行山的各個隘口殺出切斷你後勤,傻子才幹這種事兒。

就憑已經被韃清自己打爛了的河北,在漕運斷絕的情況下絕對是養不起二十多萬脫產軍事人員的,更何況韃清已經把治下所有成年男丁徵發從徵,根本沒有任何退路。

歸根結底,還是「天命在我」的速勝論害人啊。

8樓:呂亞意

高讚項天鷹,赤阪凌太郎,都說的差不多了,是做出了一定的準備。我想再說一點,那就是大順政權對和滿清主力決戰可以說沒有絲毫心裡準備!我打全戰都知道的,如果騎兵沒有電腦多,那你的步兵一定要比對方多很多才能打。

李自成和大順的那些沙場悍將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吧!最後主力決戰了兵力竟然弄的比八旗騎兵還要少。

9樓:gggg

明軍跟清軍打,根本就不應該發展的紅衣大炮。

老老實實的讓所有科技退化掉,退化到最原始階段,然後在北方大件堡壘,讓清朝這個只有幾萬主力的小部落,在北方的堡壘中把所有的軍力浪費掉。

因為在大順政權最後關頭的潼關決戰中,擊敗大順的正是清軍投入的紅衣大炮,導致最後關頭清軍不用跑到城牆上和大順軍血拼。

10樓:當代張敬軒

我的看法跟 @項天鷹 大體相同,但還是少有差距。

先說結論:李自成也許確實不知道清軍的戰鬥力已經達到了東亞最強的水平,但他多少聽說過清軍入關和消滅洪承疇的事情,因此對清軍作過一般程度的防範。

李自成東征時的老本兵力(指李自成本人轉戰河南湖廣的嫡系部隊,以及部分崇禎十年左右在李自成翻雪山過草地戰敗後被朝廷收編又在崇禎十六年孫傳庭失敗後回歸李自成的舊部)十萬人左右。之後,他在大同、宣府、薊鎮等地都收取了當地武將精銳家丁,更換以自己的部分老本將兵駐防:在大同留下了制將軍張天琳所部萬人、在宣府留下了黃錠(後來又南下接管漕運的制將軍白邦政調回宣府,因其做過宣府總兵)所部六七千人、在薊鎮留下了制將軍劉忠等所部六七千人、在天津留下了白鳩鶴所部六七千人、在真定留下了節度使馬重禧所部六七千人。

這一配置是為了迅速接管明朝留下來的各鎮堡寨兵恢復長城沿線的防禦,從之後清朝接收點驗的綠營實在兵力來看,李自成基本上是每鎮以一名老本監督三四名降兵(而且老本相對集中於鎮城和協路城)。這樣就分出三四萬老本去控制了十多萬的明朝降兵。

(當時,在黃河以北的河南北三府即懷慶、衛輝、彰德地區,還有果毅將軍劉汝魁帶都尉王進才等老本六七千人防禦;在太原有製將軍陳永福、節度使韓文銓所部萬人防禦;在黃河以南的河南開封地區有陳德所部數千人防禦,在洛陽和南陽地區另有李好等上萬人防禦,在汝寧有綿侯袁宗第帶左營兩萬老本平叛收復失地;在西北地區,有權將軍田見秀包括四萬以上老本的八萬左右的軍隊防禦;在湖廣地區,有安樂白旺跟襄陽路應標合計三萬老本防禦;諸如此類跟邊防關係不大的就不細說了。)

隨後李自成為了京師的正常運作,派前柳溝鎮副將郭昇帶三千降兵前往平定山東、前總兵白邦政為督餉帶三千降兵送漕儲使方允昌前往接管明朝的漕運系統、。這樣做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取糧食、食鹽和金錢了。但是可以看出,被派去執行這些任務的兵力總共只有三個降將和九千名降兵,且除了董學禮和呂弼周輕敵大意被南明淮安巡撫路振飛擊敗外,其他兩路基本完成了任務;而與之相對的是,李自成卻是集中包括主力的二十萬大軍留在北京一帶準備對抗岱清,顯然不能說對岱清國沒有絲毫的防範了。

這時候,李自成決定把吳三桂的主力調離山海關,而以唐通的七千昌平兵接管(注意山海關本身有高第的一萬關兵,應該還有吳三桂四萬人裡沒帶走的部分兵力)。李自成作如此部署,可能是計畫讓吳三桂去征討南明控制下的南方(一如他派馬科護送黎玉田接管四川,並且當時天津的白鳩鶴也在布告裡提出要南征南明),但也不排除是計畫利用吳三桂在明軍中首屈一指的實力為未來在北京附近與清軍決戰作準備。

但是吳三桂在途中聽信不可靠的謠言,改變計畫背叛大順,驅逐唐通重新控制了山海關關城。這個時候,李自成發現自己的計畫出現了致命漏洞,但他此時即便得到清軍出動的情報,也會判斷清軍主力並沒有向山海關進發:此時清軍按戰前計畫應分為兩支,主力六七萬人繞道蒙古向薊鎮而來,偏師一二萬人攜帶紅衣大炮由遼西走廊正面逼近山海關以配合入邊的主力,但後者或許並無野戰能力。

因此,李自成就算知道岱清大軍已經出動,顯然也不可能認為清軍會跟吳三桂在短期內合流,那麼自己先打弱敵奪回山海關重建長城防線無疑才是上策。

最後李自成留下劉芳亮、李友率老本萬人鎮守北京,帶領五萬老本跟白廣恩、唐通所部降兵合計六萬多人出擊山海關。抵達山海關之後,李自成派制將軍白廣恩、唐通所部一萬多降兵繞道出邊,警戒和阻擊清軍可能的援兵,自己帶領五萬老本對吳三桂的五萬守軍發動攻擊。李自成此舉,可能是估計清軍主力遠在薊鎮邊外,最多有偏師前來救援;而白廣恩、唐通都參加過鬆錦大戰,白廣恩還曾帶五千人突圍成功,估計他們就算不敵清軍阻擋一時大概還沒有問題。

然而,他低估清軍的機動能力,四月十五日多爾袞在翁後接吳三桂求援後,四月二十日至遼西走廊的連山一帶會合原來分路行動的偏師,得到吳三桂再度求援並得知李自成抵達山海關之後,清軍一日夜行軍兩百里,抵達距離關城十里處。次日晨,清軍又抵達距離關城僅兩里的威遠臺。

此時,李自成派往一片石邊外的唐通、白廣恩何在呢?他們是被清軍擊敗後自行逃走,還是陷入跟吳三桂牽制部隊的戰鬥未發現敵人(一片石在威遠臺差不多正北十多公里的地方)呢?從事後唐通八月間退至山西保德州叛變、白廣恩次年在李自成撤出西安時叛變來看,這二人並未當場叛變,但也談不上多可靠。

不過,即便他們發現清軍並且報告了李自成,此時李自成也已經無法撤退了:大順軍在二十二日晨經過一天血戰才拿下北翼城,此時再在強敵面前撤退顯然已經不可能。因此,李自成唯有選擇稍微後撤,跟入關的清吳聯軍展開野戰。

此時,聯軍兵力在十萬以上,且以逸待勞,大順軍兵力不足六萬人且激戰一天後人困馬乏,因此在交戰後很快失敗。清軍追亡逐北,大順軍損失超過半數。

大順軍在山海關附近損失主力後,被迫撤出了北京。先前投降大順軍的長城沿線各鎮也紛紛發動叛亂,白邦政、黃錠、張天琳等人相繼被殺,他們所帶領的接近三萬大順軍老本也在叛亂中損失掉了。十萬東征的大順軍老本兵,約三分之二損失在北京附近。

此後,大順軍不得不主要依靠西北和中原的軍隊來對抗大清了,相反大清卻收取了北京附近的十多萬邊兵。

結論:李自成模糊地知道清軍的實力,並執行了相應的對策。但是,李自成誤判了吳三桂的動向並低估了清軍的實力,最終導致了山海關大戰的失敗。

而山海關失敗後,本來穩妥的對策也變成了致命的失誤,進一步削弱了大順軍老本的實力,讓大順軍陷入了嚴重不利的局面。

同樣對蒙古各部實行打壓為何金與滿清結局完全不同?

弗拉基公尺爾 第一招,滿清對蒙古人歹毒陰狠的計畫生育政策,這叫掘其根本,連根拔起,保證不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肉體上消滅,使得蒙古人口緩慢衰減,種族逐漸衰弱。人口都沒有了再驍勇能戰又如何。第二招,喇嘛教,精神上控制。以前蒙古人信薩滿教,很是彪悍善戰。就像唐初的吐蕃,所向披靡的唐軍,也是屢屢吃癟,...

李唐政權為何對俘獲的竇建徳 蕭銑等諸侯趕盡殺絕而不是懷柔安撫?

竇建德是什麼人,是明知道當時河北綜合實力不如關中,悉眾而來妄圖以軍事勝利改變戰略劣勢的狠角色。他要是像劉黑闥一樣自守河北,李唐啃起來更費勁,可他沒有,他來虎牢關是來爭天下的,是賭他比李唐所有名將更強,強到能逆天到無視軍力河南人心以及李二軍事才華,他遇上李二的脆敗,和他的野心是分不開的,這樣野心勃勃的...

如果沉迷一件對你沒有絲毫益處的事,如何戒斷它?

閆三月 不需要刻意戒斷,時間長了會發現沒有意思。我之前一度沉迷農藥,吃雞,但是基本上只會迷一段時間,那段時間過後就碰都不想碰,然後又隔一段時間開始玩,然後又不想碰,反反覆覆了好幾次,就發現其實這不是我生活的必須,就學會怎麼控制玩的時間了 差不多是乙隻熊幹了 現在對任何不妨礙他人的沉迷,都是抱著鼓勵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