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究竟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時間 2021-05-07 01:50:01

1樓:謝超群

不管你們承認不承認,趙光義得國不正,從他的後世子孫所作所為就可以證明,當年宋高宗無子,夜晚夢見燭影斧聲,就尋太祖子孫立為儲君,是為宋孝宗,如果不是宋高宗心虛,怎麼不找個近親立儲?可見趙光義的子孫是知道真相的

2樓:劉平

我覺得吧,當時,趙大其實就還沒決定,到底是傳給趙二,還是自己兒子。

而趙二跟自己侄子,也還處在爭奪儲君之位的轉態中。

那天晚上,其實就是趙大趙二哥倆,喝口小酒,聯絡聯絡感情,根本就沒什麼下毒什麼的,什麼燭影斧聲,其實就是這哥倆,喝大了打鬧著玩的,跟普通人喝大了耍點酒瘋沒啥區別。

只是,出現了,趙大睡了一覺,竟然就血管爆裂猝死,這麼乙個極其偶然的意外事件。

所以,單就這事情上,趙二是挺冤。

之後的爭位,趙二更強,贏了自己侄子而已。

3樓:萬能膠

先打兄終弟及牌,找了敵對派的趙普當證人。

再把弟弟趙庭美說成別人家的孩子,堵上弟及。

然後趙匡胤的幾個兒子又都「恰好」死了,只能自己兒子當太子了……天道輪迴,到了趙構不能生兒子,只能又收了趙匡胤後代做養子繼承皇位。

4樓:萬里如虎劉寄奴

首先趙匡胤絕對是自己病死的,其次趙光義當時掌控朝廷內外,最後趙匡胤早年估計想過讓趙光義繼位,後來兒子大了,趙光義已經成勢,不好更改了。

趙匡胤死後,有人馬上去稟報趙光義,然後趙光義就進大內了。

5樓:

鑑於五代十國這種背景下,老大要是堅持讓自己的兒子繼位,老二是不介意乾掉侄兒再當皇帝的,像這種有繼承權的皇族就不能有兵權一旦有了除死方休。

6樓:歲月有痕1

名正言順的儲君繼位。

只是由於太宗時期戰爭不力,大家需要乙個人背鍋,於是太宗繼位就變成燭光斧影。如果太宗時期北宋戰爭機器給力,統一天下,所有後世都會誇他,也不會造謠說什麼燭光斧影。漢民族自尊心最愛玩的東西。

至於為何趙光義一直是儲君,你可以看看五代十國的樣子,趙光義的權勢可不是趙匡胤給的,如果趙匡胤不給弟弟儲君,恐怕北宋初期就得內戰。趙光義繼位有哪怕乙個人跳出來說不行嗎,沒有。

7樓:時先生

先科普乙個知識五代十國時期儲君的標誌就是親王尹京 (就是任命儲君為親王並且任命為京都市市長)

趙大死前趙二當時已經被趙大任命為開封市市長但沒有封王一切源自「金匱預盟」(由來你們自己去看)內容就是兄終弟及同時趙大也在培養自己孩子從政但是在那趙大臨死的一年裡他也察覺了整個開封布滿了趙二的眼線和勢力提出遷都洛陽但被勸阻了過了幾個月趙大也就去世了

或許不願讓趙二繼承皇位趙大死都沒有立儲所以能由「名正言順的趙二當了」

趙二也在後來的治理下培養出多個反叛自己的勢力西夏國等等很有意思

8樓:「已登出」

我比較相信我看到過的乙個說法

趙大一開始是堅持培養趙二做儲君的京尹+親王不然作為乙個皇帝不會不知道這樣扶持趙二是什麼後果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時局的發展統一大業的逐步完成過程中不能保證趙大沒有重新立回自己兒子的想法吧

但是這個時候趙二會什麼做呢肯定乾死趙大下毒是首選打架是不可能的十個趙二都不是趙大的

9樓:寧靜致遠779

怎麼當上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上了還要能坐穩。

比如趙大黃袍加身,結果趙二兄終弟及。

又比如,老二姬發伐紂成了武王,老四姬旦就只能攝政後又歸於成王。

所以有個成語就叫成王敗寇

10樓:慕容垂

關於宋太宗趙光義登基的過程,我目前找到的最詳細的資料記載是清朝史學家畢沅所著《續資治通鑑宋紀八》中的記載:北宋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冬十月壬子日,在北宋名將黨進剛剛擊敗北漢大軍的捷報傳到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後不久,宋太祖趙匡胤在萬歲殿病重,為了維持王朝穩定,他派遣宦官王繼恩把自己的親弟弟――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詔入建隆觀中,兩個人交談到了深夜,連宋皇后都不知道這兄弟二人在殿堂中聊了什麼:〖(北宋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冬,十月,帝不豫。

壬子,命內侍王繼恩就建隆觀設黃籙醮。是夕,帝召晉王入對,夜分乃退。

結果到了第二天(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冬十月癸丑日)清晨,宋太祖趙匡胤便在萬歲殿駕崩了。雖然原本宋皇后打算讓內侍王繼恩去把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貴州防禦使趙德芳請來聽取父親的遺詔(因為秦王趙德芳是在太平興國六年即公元981年三月去世的,「年二十三」,所以我們可以斷定,在宋太祖趙匡胤去世時,秦王趙德芳已經十七歲了,比秦皇漢武登基時的年齡都要大了!),但是因為王繼恩認為宋太祖趙匡胤生前已經下了「兄終弟及」的決心了,所以王繼恩就冒險違背宋皇后的旨意,而找到了程德元,兩個人一起把晉王趙光義請來即位了。

因為宋皇后知道大勢已去,所以便哭泣著稱呼晉王趙光義為「官家」,同時還哽咽著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母子的性命全都在官家身上了!」,第二天(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冬十月甲寅日),宋太宗趙光義順利做了北宋皇帝,並且在當年十二月改元「太平興國」。

原文如下:〖(開寶九年即公元976年冬十月)癸丑,帝崩於萬歲殿。時夜四鼓,(宋)皇后使王繼恩出,召貴州防禦使(趙)德芳。

(王)繼恩以(宋)太祖(趙匡胤)傳國晉王(趙光義)之志素定,乃不詣(趙)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見左押衙滎澤程德元坐於府門,叩門,與俱入見(晉)王,且召之。(晉)王大驚,猶豫不行,曰:

「吾當與家人議之。」久不出。繼恩促之曰:

「事久,將為他人有矣。」時大雪,遂與(晉)王雪中步至宮。(王)繼恩止王於直廬,曰:

「王姑待此,繼恩當先入言之。」(程)德元曰:「便應直前,何待之有!

」乃與王俱進至寢殿。(宋皇)後聞繼恩至,問曰:「德芳來邪?

」繼恩曰:「晉王至矣。」後見王,愕然,遽呼官家,曰:

「吾母子之命,皆託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貴,勿憂也!

」。甲寅,晉王即皇帝位,群臣謁見萬歲殿之東楹,號慟殞絕。〗

雖然王繼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貼身宦官,而宋皇后只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三個皇后,並不是與宋太祖趙匡胤一起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但是因為根據元朝宰相脫脫等人所著的《宋史孝章宋皇后列傳》記載,宋太祖趙匡胤與自己的第三個皇后宋氏感情是非常好的,真可謂如膠似漆,宋太祖趙匡胤每次退朝時,宋皇后都會等著他,兩個人甜蜜的回到後宮去:〖開寶元年(公元968年)二月,遂納(宋氏)入宮為皇后,年十七。性柔順好禮,每帝視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饌。

太祖崩,號開寶皇后。〗,所以如果說宋太祖趙匡胤真的已經下了「兄終弟及」決心的話,那麼宋皇后作為他的賢妻良母兼紅顏知己又怎麼可能毫不知情呢?為什麼王繼恩乙個小小的宦官就敢直接違背皇后的旨意呢?

如果非要說這個宦官背後沒有人給他撐腰,或者說沒有非常大的利益驅使他這麼做的話,那麼反正我個人是不太相信的。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雖然宋太宗趙光義是兄終弟及的,但是因為孝章宋皇后再怎麼樣也是他的皇嫂,所以宋皇后為什麼會擔心自己會性命不保呢?為什麼當宋皇后去世後,宋太宗趙光義對自己嫂子的葬禮會如此草率呢?

僅僅是「有司上諡,權殯普濟佛舍。」,要知道當年東晉康獻太后褚蒜子去世時,雖然晉孝武帝司馬曜只是她的小叔子,又正沉浸在「淝水之戰」勝利的喜悅當中,但是因為礙於「夫屬君道,妻亦後道」的皇家禮法,所以晉孝武帝司馬曜也只能立刻收起喜悅的心情,為自己的堂嫂――康獻太后褚蒜子舉行國葬了。難不成是因為宋皇后與西晉惠皇后羊獻容一樣,擔心「兄終弟及」會讓自己做不成太后,所以打算另外找子侄輩做皇帝嗎?

另外一點是,雖然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後通過給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封官來安撫人心,但是因為齊王趙廷美、武功郡王趙德昭兄弟二人都被趙普等人告發圖謀不軌,所以這兄弟二人最終落得乙個被朝廷流放,乙個被迫自殺的命運。而《宋史》為了自圓其說,只能努力的美化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兄弟之情,並且多次將「金匱之盟」提起,原文如下:

〖(宋太祖趙匡胤)受(其母)命杜太后,傳位(宋)太宗(趙光義)。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每對近臣言:

晉王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雲。」〗――脫脫《宋史宋太祖趙匡胤岑紀》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昭獻杜)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

"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

"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趙弘殷)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

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

"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雖然《送史昭獻太后杜氏列傳》中以「立長君」為由來個「兄終弟及」看起來非常合乎情理,似乎吸取了後周世宗柴榮的教訓,但是因為當時的秦王趙德芳已經十七歲了,比秦皇漢武登基時候的年齡更大,而且通過宋皇后在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後的行為來看,宋太祖趙匡胤應該是有意以趙德芳為繼承人的,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段記載存疑。至於趙德昭和趙廷美的死,《宋史宗室列傳一》中是這樣說的:

〖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云"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夭絕,廷美始不自安。

〗、、〖上不忍暴其事,遂罷(趙)廷美開封尹,授西京留守,賜襲衣、通犀帶,錢千萬緡,絹、彩各萬匹,銀萬兩,西京甲第一區。〗,又因為趙廷美的部下王榮開玩笑說自己很快能沾主公的光,做個「節度使」,所以趙廷美最終被他的叔叔――宋太宗趙光義「坐削籍,流海島」。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趙德昭)從徵幽州(高梁河之戰)。軍中嘗夜驚,不知上所在,有謀立德昭者,上聞不悅。及歸,以北徵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賞。

德昭以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

上聞驚悔,往抱其屍,大哭曰:"痴兒何至此邪!"贈中書令,追封魏王,賜諡,後改吳王,又改越王。

德昭喜慍不形於色。〗(宋太宗趙光義抱著屍體痛哭的場面總讓我想到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為什麼這二人會有如此結局呢?

不就是因為他們二人一直對宋太宗趙光義的登基過程存疑,所以被朝廷認為圖謀不軌嗎?如同隋朝漢王楊諒一般。

除此之外,在《宋史趙普列傳》中明確記載了「因為趙普說出了『金匱之盟』的真相,所以被太宗原諒」的故事,簡直是和部分影視劇一樣曲折啊:〖太平興國初(趙普)入朝,改太子少保,遷太子太保。頗為盧多遜所毀,奉朝請數年,鬱鬱不得志。

會柴禹錫、趙鎔等告秦王(趙)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帝召問,(趙)普言願備樞軸以察奸變,退又上書,自陳預聞太祖、昭憲皇太后顧託之事,辭甚切至。太宗感悟,召見慰諭。

最後,因為可能連《宋史》作者脫脫自己鬥無法自圓其說了,所以只能對宋太宗趙光義來了個強行洗白:〖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雖然這段文字一直想要把宋太宗趙光義吹捧的如同唐太宗李世民一樣偉大,但是因為我覺得這段文字壓根不能夠把我上面提出的疑問解釋清楚,所以我覺得這段話說了和沒說是一樣的。

明朝的沒落究竟是哪個皇帝導致的?

河東太守杜畿 明朝的沒落不是某個皇帝導致的,這個大一統相對完善的體制是階段性成敗累積的結果。明亡始於嘉靖,深於萬曆,定於天啟,終於崇禎。如果再往前看,其實朱標早逝和朱瞻基早逝,也都是間接影響了這個走勢。但真要說沒落的正式開始,那無疑是嘉靖朝。 哥倫比亞火槍手 萬曆二十八年 公元1600年 明朝為平定...

所謂的皇帝桔究竟是什麼品種,產自哪兒?

這玩意叫貴妃桔,不是皇帝柑,網上皇帝柑基本都是大果,很挑產地,貴的確實甜但是和貴妃桔不一樣,這個果子到長沙就叫皇帝柑了.清香,有的帶苦味,純甜無酸,我是長沙的.想買很久了,和你一樣疑惑.可能就是為了讓線下賣的動吧,網上一買不是這回事.而且只有小果才好吃,大了水分多味淡沒意思.線下8 9.8一斤 11...

司馬光究竟是乙個怎麼樣的人

小島 封建禮制的衛道士。禮崩樂壞的時候,他撥亂反正。突破束縛的時候,他固步自封。執著地守著這條線,不進不退,不偏不倚。道德使者,精神潔癖。對自我要求極高,對他人要求極高。活得太累。做學問嚴謹務實,政治上缺乏經驗,也不夠變通。一輩子一夫一妻,儘管沒有孩子。妻子主動給納妾都不要,在那個時代,顯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