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為何處死楊貴妃?

時間 2021-05-06 12:44:15

1樓:風雨者再戰

安撫軍心。

有點類似曹操殺糧官王垕。李隆基又不是頭一次了,之前沒他應允,李瑛哥仨能被武惠妃陷害制死嗎?武惠妃可能是個背黑鍋的。

軍心不穩,必須安定下來。跑到四川,什麼時候能回來?讓中下層軍官士兵拋棄家人,他們能安心嗎?

有乙個吊詭的地方,發動馬嵬驛之變的陳玄禮之後隨李隆基跑到四川去了。

剛把人愛妃乾掉,還發動了兵變,之間的信任還在嗎?殺楊貴妃可能忍,兵變絕對不能忍,再怎麼鐵的關係,交情恐怕都無法維持。

除非謀劃好了,派去監視李隆基的,畢竟這活比較安全又輕鬆,又不需要上陣打仗。

不過這樣必須李亨很早就和陳玄禮勾搭上了,不然倉促下,能有如此默契和信任嗎?李亨敢保證陳玄禮不會忽然帶兵護送李隆基回來奪位?可這樣能瞞過李隆基嗎?難。

我覺得可能當時軍心已經躁動了,李隆基察覺到了,便默許殺掉楊國忠等人來穩定軍心,執行人是陳玄禮,但是局勢很快失控,陳玄禮無法壓住軍隊,李隆基不得不殺了楊貴妃來安撫軍心,同時李隆基威望受損,無法全面控制軍隊,李亨作為太子成為新的指望被推舉出來了,如果李隆基威望尚在,能控制軍隊,誰敢勸李亨留下,李亨敢留下?

2樓:破曉時分

因為兵變已成事實的情況下,如果不殺楊貴妃,你覺得那些禁軍能安心保衛唐玄宗入蜀嗎?

等到入蜀之後安定下來,楊貴妃晚上吹吹枕邊風,哭著撒嬌,說那些兵變士兵的壞話,唐玄宗會不會追究禁軍的責任?要殺他們的頭?

所以唐玄宗只能殺了楊貴妃以安軍心,否則能不能入蜀都不一定。

3樓:Wood

我一直覺得很詭異,按理說首先陳玄禮沒有理由反玄宗,他本身就是跟著玄宗搞政變才起來的,玄宗就是他最大的靠山。如果說他想給自己找條後路,那麼從後續來看馬嵬驛後陳玄禮也被投閒置散沒有被重用。況且陳玄禮其實應該很清楚,像禁衛軍統領這種敏感的職務,新皇帝不可能讓他乙個前朝且變節過的人來做吧。

至於太子,雖然從結果上來看是最大受益人,但是安史之亂前基本上都是左騰右挪害怕被楊國忠等人陷害,低調隱忍都來不及,怎麼會染指禁衛軍。他的上一任就是被玄宗賜死的,我覺得太子應該沒有說在當時有實力策劃政變。這個馬嵬驛事件的發生感覺很詭異

4樓:胖胖

禁軍弄死了楊國忠小舅子。

以後怕不怕被清算?

現在,你李隆基要是處死楊貴妃,那馬嵬驛的性質就是英明神武的陛下在忠心耿耿的禁軍將士幫助下消滅楊氏兄妹奸賊集團。

你李隆基要是不處死楊貴妃,那劇本就是楊氏兄妹謀反害死陛下,太子與忠心耿耿的禁軍將士誅殺奸邪為陛下報仇。

5樓:瘋狂紳士

最大的看點是禁衛軍造反的問題。

從隋煬帝到唐玄宗,出現很多次政變,都是禁衛軍搞的事。

隋煬帝之死。直接的死因是禁衛軍造反。楊廣如果能平息禁衛軍的造反,隋朝還不一定那麼快滅亡。雖然他有三征高句麗。四處都是造反的人。

煬帝在江都,造反的是驍果。 驍果就是御林軍,意為驍勇果毅。作為保衛皇帝的精銳部隊,他們配置精良,個個頭戴金盔,臂刺血鷹,騎著汗血馬,身強力壯武功非凡,卻對江都沒有興趣。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漢子都是關中人。來揚州玩玩可以,老死江都,不幹。

於是在三個宇文白眼狼的使壞之下,禁衛軍造反,並殺了隋煬帝。

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是歷朝歷代政變中代價極少。兵行險著的搏命一擊。其中禁衛軍採取中立,或者被收買,或者說袖手旁觀,很大的乙個原因是府兵制的原因,禁軍野戰軍不分家。

導致了真正對砍的是李世民的私兵VS太子集團的私兵。如果是當面鑼對面鼓的的對砍,李世民未必能贏。

李世民由於經常打仗,所以在禁衛軍中有很大的聲望。他可以單獨的搞定禁衛軍的造反。《貞觀長歌》中就有這一幕。

根據舊唐書、新唐書的記載,唐玄宗殺楊貴妃的原因很明確的

舊唐書記載:

天寶中,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大立邊功,上深寵之。祿山來朝,帝令貴妃姊妹與祿山結為兄弟。祿山母事貴妃,每宴賜,錫賚稠沓。

及祿山叛,露檄數國忠之罪。河北盜起,玄宗以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國忠大懼,諸楊聚哭,貴妃銜土陳請,帝遂不行內禪。

及潼關失守,從倖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

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新唐書記載:

初,安祿山有邊功,帝寵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於廷。

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

「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

其實就是李隆基搞不定禁衛軍了。然後殺了楊國忠。

但是楊貴妃在以後就會給禁衛軍穿小鞋,所以高力士動手殺了楊貴妃平息禁衛軍的兵變。

上面一書第四篇是非常熱血的爽文。講的是李二鳳穿越成康王。其中一幕可以細品。

狹路相逢。

康王身側不過百騎。

曹燁下令放箭,而後閉上眼睛。

弓手四顧,騎士沉默,軍官低頭不語,唯獨沒有人拉開弓弦。

康王轉身下馬,張開雙臂,讓每個人看清他的臉。"將士們,是我。"

"如果你們,想對你們的王爺放箭的話,那就來吧。"聲音迴盪。

開始有人收弓,很快傳導到所有人。

前來圍剿的士兵,在相遇的一瞬,再度成為等待檢閱的軍隊。

曹燁彷彿一瞬間失去了全身的力氣,他恍惚下馬,走向康王,康王笑著看著他。

曹燁釋然下拜,捧劍舉過頭頂。康王接劍,迎光高高舉起。"此去東京。"身後,是山呼海嘯的萬歲聲。

6樓:如夢似幻似真人

不處死能行?

本質上這就是一場政變,政變後,唐玄宗已經失去了權威。

你們想,乙個皇帝連自己的女人都護不住,還談什麼權威?

所以唐肅宗即位的時候,唐玄宗就算再不情願也沒辦法阻止這一切。

7樓:沒想好名字

馬嵬驛其實是一場政變,李隆基早年就是就是以政變起家的。

那十年五次政變中李隆基就參與了影響最大的後兩次政變,唐隆政變和先天政變,一次乾掉了韋后和安樂公主,奠定了李旦能夠繼承皇位,還有他能夠以庶子之身有機會競爭皇位;一次乾掉了太平公主,讓他徹底掌握政權。

所以他這輩子很明白政變的風險和收益,他當皇帝的這四十幾年嚴防死守的就是別人搞政變。他對兄弟和兒子雖然恩寵有加,但是那根防的弦始終沒有斷過。

哪想到晚節不保,最後逃跑過程中還是遭遇了政變。

這次政變卻是十分蹊蹺,只是乾掉了楊國忠和的同黨,還有楊貴妃。

說實話,楊國忠的上台其實和楊貴妃沒啥關係,楊國忠和楊貴妃也只是族兄妹。有史料表明楊國忠走的是楊貴妃姐姐南韓夫人的路子。

當然楊國忠真的被李隆基寵幸也不是因為他和楊貴妃的關係,而是因為楊國忠真的有能力,他有能力幫李隆基弄到錢。

對,你沒看錯,李隆基雖然貴為天子,但是十分缺錢。當然這些錢雖然也有一部分花在了世人所謂的驕奢淫逸的生活,但大部分還是用在了開疆拓土的軍事開支上。

李隆基的私生活雖然奢華,但他始終是一位傑出的帝王,他的那種帝王之心從來沒有磨滅過。就連任用安祿山掌管三邊節度使也是因為安祿山能夠幫他弄到錢以外還能幫他擋住北方的威脅,讓他能夠專心解決西北和西南的問題。

所以杜甫才在《兵車行》裡說: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而楊貴妃其實十分貼心和聽話地幫助李隆基處理內廷的事務,而且還幫李隆基處理他不能做的對外邊大臣的拉攏的事。

再說回馬嵬驛政變,唐朝政變的時候都會推出乙個李姓宗室,神龍政變是李顯,景龍政變是李崇俊,唐隆政變是李旦(李崇福只是當過渡性皇帝),而先天政變則是李隆基自己。

而馬嵬驛政變則是太子李亨。

當陳玄禮找到李亨的時候,李亨的反應是沉默。

既不表示反對,也不表示同意。

這個反應極其詭異,事後推測李亨應該是預設這場政變的發生。但當時政變的那些人不知道是沒有協調好還是因為太過匆忙,居然還在協調的過程中襲擊了楊國忠。

政變就此拉開序幕,也再也沒辦法回頭了。

我想政變的原定計畫是陳玄禮這幫禁軍殺光楊國忠黨羽,然後逼李隆基退位,讓李亨繼位。

但是當事人李亨沒反應,陳玄禮等人也沒有備用計畫(如果籌畫周密的話應該強行逼李亨繼位),於是只能退而求其次逼李隆基殺了楊貴妃。

這其實就是給雙方乙個台階下,等於逼李隆基承認政變的合法性,不能事後追究政變的人。而李隆基也不至於逼禁軍做出更激烈的動作。

說到底如果李隆基不殺了楊貴妃,那他和楊貴妃都活不了。他如果還活著至少還能讓楊貴妃死後有人幫她收屍。

我相信李隆基政變之後也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所以李亨後來要和他分道揚鑣的時候居然沒有反對。

8樓:

唐玄宗楊貴妃, 姿色冠代, 善歌舞, 通音律, 玄宗寵愛非常。「宮中禮秩, 一同皇后」。安史之亂爆發後, 楊貴妃在馬嵬驛被賜死, 許多人認為楊貴妃之死是無辜的, 乃玄宗的替罪羊。

事實上, 楊貴妃雖深居宮中, 卻並非不干預政治。安史之亂爆發後, 唐玄宗想親自出馬征討叛軍, 並想讓太子 (後為肅宗) 監國。「玄宗以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 監撫軍國事。

國忠大懼, 諸楊聚哭, 貴妃銜土陳請, 帝遂不行內禪。及潼關失守, 從幸馬嵬驛, 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 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 玄宗遣力士宣問, 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

力士復奏, 帝不獲也, 與妃訣, 遂縊死於佛堂」。

《資治通鑑》也載安史之亂期間玄宗曾言「朕當親征, 且使太子監國, 事平之後, 朕將高枕無為。」楊貴妃的兄弟楊國忠知道後, 非常恐懼, 對貴妃姊妹南韓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說, 太子向來厭惡我們家專橫, 若讓太子得天下, 我和姊妹們性命難保。四人相與哭泣, 三夫人勸說楊貴妃, 楊貴妃於是「銜土請命於上, 事遂寢。

」楊貴妃的「銜土請命」使太子失去掌握國家大權的機會。楊國忠又常想陷害太子, 楊貴妃一家與太子一派矛盾尖銳, 太子對楊貴妃一家早就懷恨在心。

楊貴妃不知退避, 楊門一家仗貴妃受寵, 作威作福, 其兄弟楊國忠為相, 政敵也不少。楊貴妃被殺實是肅宗、玄宗與楊國忠之間政治鬥爭的結果。楊貴妃本人為了家族的榮華富貴與顯赫, 也參與其中, 並非完全無辜。

大家覺得楊貴妃對唐玄宗有感情嗎?

汪Simon 有些感情吧,但是馬嵬坡那會估計已經沒了,在武惠妃死後,楊貴妃只不過是武惠妃的替身罷了,唐玄宗自始至終愛的不是楊貴妃,而是已經死了的武惠妃,所以說既可以說楊貴妃對唐玄宗有感情也可以說楊貴妃對唐玄宗沒有感情,這問題我也不好隨便下定論 三水 感情,有。小貓小狗陪了主人一輩子還對主人有感情呢,...

唐玄宗如此寵愛楊貴妃,為什麼不立她做皇后呢?

賀田雨 不是對白居易先生不敬,而是白居易先生真的是唐朝的大喇叭。詩人不是史官,他寫的不是史實,不是歷史,而是經過聯想的浪漫的詩篇。比如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長生殿不是嘿嘿嘿的地方。哈哈 本來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故事可能並不是那麼出名,但是經過白居易的大力宣傳,傳播了幾千年,現在全天下人都知道了...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是唐玄宗,你會選擇楊貴妃還是江山社稷,或者你怎麼做?

汪Simon 這事需要分兩種場景說 1.馬嵬坡楊貴妃自盡之前 唐玄宗 我 把韋嫣語叫來吧。唐玄宗 我 擬旨道 今有韋昭訓之女韋氏嫣語,頗有文德皇后之風采,故而特冊其為皇后,入主中宮,崔玉媖可自行尋找良配 2.馬嵬坡楊貴妃自盡時 唐玄宗 我 無妨,讓她自盡去吧,皇孫李俶有明主之風,特立其為皇太孫,建寧...